加速布局通用人工智能,蚂蚁上新AI助手

来源 | 《财经》杂志 作者 | 《财经》记者 唐郡 编辑 | 张威  

2025年11月19日 11:45  

本文3604字,约5分钟

2024年,蚂蚁集团研发投入达234.5亿元,较2023年的211.9亿元增长10.67%,主要投向包括人工智能及数据要素技术等领域

最快30秒,普通人也可生成AI(人工智能)应用。 

11月18日,蚂蚁集团正式发布全模态通用AI助手“灵光”,该产品支持“自然语言30秒生成小应用”,让普通人也能实现一句话生成AI应用。

“作为蚂蚁集团AGI(通用人工智能)战略的产品级探索,灵光精准把握2025年AI应用市场向场景化生产力工具转型的趋势,其核心理念‘让复杂变简单’,通过将应用开发嵌入日常对话,重新定义了通用型AI助手的生产力边界。”蚂蚁集团表示。

所谓AGI,就是拥有和人类一样综合能力的“全能型”人工智能。它不像现在的AI只擅长某件事,而是能像人一样在各种场景里灵活应对问题。目前,AGI仍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尚未真正实现。

尽管如此,许多科技公司已朝着AGI方向探索,部分产品被业内认为正在逼近AGI。以AI行业标杆企业OpenAI为例,其研发的GPT系列模型(如GPT-5)被认为是逼近AGI的代表性产品。

在国内,阿里、蚂蚁、腾讯、京东、度小满、深度求索(DeepSeek)等科技公司均在积极进行AI探索,并推动相关应用产品落地,与AI相关的资本开支也迅速上升。

2024年,蚂蚁集团研发投入达234.5亿元,并宣布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全面投入”。京东在近期举行的三季报电话会上表示,其规划在未来三年持续投入AI领域,带动各个产业共同形成万亿规模的人工智能生态。

近日,在“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钱塘对话”现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就AI投资热潮等问题展开对话。

“我们正面临一场AI投资竞赛。在中国,大型科技企业之间有这种竞争,美国的大型科技企业间也是如此。”斯宾塞表示,对科技巨头来说,相比过度投资或效率低下带来的损失,在竞争中沦为第三名所付出的代价过于巨大,所以他们都在以极高的速度投资。

同时,斯宾塞判断,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AI工具的开发将主要集中在中国和美国,因为其他国家在算力、人才、资源投入等领域都无法与中美相比。

蚂蚁发布AI助手“灵光”

目前,灵光App已同步登陆安卓与苹果应用商店。

据蚂蚁方面介绍,灵光首批上线三大功能——“灵光对话”“灵光闪应用”“灵光开眼”,支持3D、音视频、图表、动画、地图等全模态信息输出,对话更生动,交流更高效。

“灵光对话”突破传统文字问答模式,根据用户提问可以输出动态3D模型、可交互地图、音视频等多模态内容,让回答更加简洁生动。

“灵光闪应用”支持用户一句话生成AI应用,即用户在对话中说出或输入一句话,灵光1分钟以内、最快30秒就能生成一款AI应用。

例如,在对话中输入“做一个房贷利率计算器”,灵光App随即生成一个房贷利率计算应用,输入“贷款金额”“贷款年限”“贷款利率”等信息,即可计算出月供金额。此外,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对AI应用提出修改意见,生成个性化专属应用。

“这种快速生成日常生活小应用的功能,让普通人也能零门槛享受AI Coding带来的生产力变革。”蚂蚁集团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据蚂蚁介绍,灵光生成的闪应用可直接调用大模型等能力,实现与外部的实时交互。

“灵光开眼” 功能搭载了AGI相机技术,通过实时视频流解析实现对物理世界的观察和理解,并支持文生图/视频、图生图/视频等多种创作模式。比如,在旅游场景下,用户用灵光对准想了解的建筑,灵光可以实时“看见”并讲解。

2025年以来,蚂蚁集团加速AGI布局。

今年早些时候,蚂蚁集团成立AGI部门,由CTO(首席技术官)何征宇直接挂帅,专注于通用人工智能算法和应用。

4月25日,蚂蚁集团宣布推出“Plan A”AI人才专项计划,面向全球一流高校招募顶尖AI人才,以加强在AGI领域的研发投入。

何征宇在首场招募宣讲会上表示,蚂蚁将坚定投入AGI技术,跟行业一起解决AI普惠的问题。“世界级的难题需要世界级的人才,对于顶级人才我们只有plan A,没有plan B。”

截至目前,蚂蚁集团已发布AI医疗管家AQ、布局具身智能灵波科技,蚂蚁百灵大模型也跻身了万亿参数模型阵营。

其中,11月初,蚂蚁集团宣布AQ App月活用户正式突破千万,成为继豆包、DeepSeek、元宝、即梦之后,中国第五个月活超过千万的AI原生应用。

灵波推出的首款单场景服务机器人Robbyant-R1,已在餐饮服务、展馆导览、医疗问答等多个生活服务场景中投入实际应用。

截至10月14日,蚂蚁集团百灵团队共发布两款万亿参数大模型,分别是万亿参数思考模型Ring-1T和万亿参数通用大语言模型Ling-1T。

蚂蚁集团《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蚂蚁集团研发投入达234.5亿元,较2023年的211.9亿元增长10.67%,主要投向包括人工智能及数据要素技术等领域。

上述报告表示,蚂蚁对人工智能技术是“全面投入”:聚焦人工智能的能力边界拓展,在通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关键方向持续攻关,探索通用人工智能的潜力上限。

巨头AI应用探索提速

事实上,包括蚂蚁在内,国内科技巨头均在加速AI领域探索。

灵光发布前一天,阿里巴巴旗下千问App公测版上线,该产品被认为将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

阿里方面表示,这次发布的千问App是一个初级版本,将用最先进的模型,打造一个“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除了聊天足够聪明,“能办事”将是千问App的一个重要发力方向。千问App的战略目标是打造未来的AI生活入口。

2025年初,该公司曾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人民币,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该金额已超过过去十年的总投入。

此外,2025年初,据媒体报道,字节跳动正式宣布启动代号为“Seed Edge”的AGI长期研究项目。据Seed官网介绍,Seed Edge是字节跳动Seed团队(豆包大模型团队)发起的长期研究计划,以构建通用智能为目标,更加耐心地研究长期重要课题、探索未知的智能边界。

2025年9月,京东发布AI全景图,系统展示了AI整体战略布局,并宣布未来三年将持续投入,带动各个产业形成万亿规模的人工智能生态。

据京东集团CEO(首席执行官)许冉介绍,京东发布了多款新的人工智能产品,包括全能数字人助手,以及面向机器人、玩具、设备等的AI智能体。目前,该公司推出了覆盖零售、医疗、物流和工业四个领域的行业专属AI应用。

在一众战略投入AI的科技公司中,腾讯已经凭借AI实现收入增长。2025年三季度,腾讯实现营收1928.7亿元,同比增长15%。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我们对AI业务的战略投入,不仅为公司在广告精准定向及游戏用户参与度等业务领域带来助益,也带来了编程、游戏及视频制作等领域的效率提升。我们持续升级混元基础模型的团队及技术架构,混元的图像及3D生成模型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在百度世界大会度小满智能金融论坛上,度小满CEO朱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金融是人工智能最佳落地场景,它的本质是数据处理。近三年,度小满在智能金融技术研发方面不断投入。目前,度小满的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应用的阶段。

朱光表示,目前,度小满一年研发投入将近20亿元,2026年将持续加大投入。此外,今年10月,朱光曾对媒体透露,为加强人工智能布局,度小满正筹备建设西安人工智能研发中心,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耕人工智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应用。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同时,报告表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实现了从技术到应用的全方位进步,产品数量迅猛增长,应用场景持续扩大。

“AGI之路虽充满挑战,但技术进阶从未停歇,从2024年开端,向2025年延续,人工智能的发展,将由模型开发与竞赛,转向产品为先与场景打磨的新阶段,加速AI产业落地。”易观分析在《2025年AI产业发展十大趋势》报告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