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周观察|首个飞行汽车工厂落地广州;长安汽车计划2028年量产下线人形汽车机器人;“启境”将于11月20日亮相

来源 | 《财经》新媒体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撰稿人 王婧雅 | 整理 编辑 | 高素英  

2025年11月17日 12:25  

本文3082字,约4分钟

在汽车之外,行业正在探索包括飞行器、具身智能等诸多前沿技术。上周,首个具备“万辆级”产能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汽车工厂在广州进入试产阶段,这标志着在低空经济领域,该类产品在国内首次进入规模化制造环节。

在企业方面,上周,长安汽车宣布计划于2028年量产下线人形汽车机器人。目前,在具身智能领域,已有特斯拉、小鹏等诸多企业入局,而车企瞄准这一赛道的背后,在于汽车与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复用性。自动驾驶、电池管理、电驱系统等核心技术互通,既能分摊研发成本,又能开辟全新赛道。

在产品方面,即将在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亮相的 “启境”是广汽集团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据悉,该品牌定位 30 万级高端市场,聚焦年轻群体,首款车型计划 2026 年年中上市,将全栈搭载华为乾崑智能解决方案,涵盖智能驾驶、智慧座舱等核心能力。在当前智能汽车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跨界合作已成为车企抢占高端市场的重要路径。

【大公司动态】

雷军连发多条微博重申小米安全理念

11月16日,雷军连发多条微博,重申小米汽车安全设计理念。他表示,在去年4月的一次采访中,我在谈产品定义时说,“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这和“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矛盾吗?在微博中,附上他于2023年和2024年发布的四则微博截图,称“这是小米SU7发布之前我发的微博,我谈对安全的理解和SU7的研发标准。”在此前的发文中,雷军曾多次强调“安全高于一切”。

长安汽车计划2028年量产下线人形汽车机器人

11月12日,长安汽车在互动平台表示,人形机器人方面,公司正持续加快布局,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工业机器人、门店服务机器人等应用场景,突破机器人“大脑”“能源”“驱动”等核心技术,计划2028年量产下线人形汽车机器人。

“启境”将于11月20日亮相

据启境汽车消息,广汽集团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全新品牌“启境”将于11月20日举办的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正式发布,据悉,启境汽车是华为乾崑“境”系列的第一个落地项目,首款车型计划于2026年年中上市。

东风汽车固态电池预计明年9月量产上车

近日,东风汽车表示,目前已建成0.2GWh固态电池中试线并投入使用,预计350Wh/kg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9月正式量产上车,届时整车可实现1000公里续航。

文远知行与Grab获批启动新加坡自动驾驶测试

11月13日,文远知行WeRide与东南亚超级应用Grab宣布,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正式批准其在榜鹅区开展Ai.R车队自动驾驶测试。Ai.R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覆盖榜鹅地区的两条专属接驳线路,将于2026年初迎来首批公众乘客。

奇瑞汽车就天门山挑战测试意外致歉

11月13日,奇瑞汽车发布关于天门山挑战测试意外情况的致歉声明:2025年11月12日12时,风云X3L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进行的极限挑战测试项目中,因突发意外导致测试中断。经初步调查核实,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测试装置的安全防护绳固定点卸扣意外脱落,进而导致防护绳缠绕右侧车轮,动力输出受阻,车辆下滑撞击护栏,造成部分护栏受损。

滴滴自动驾驶与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达成战略合作

11月13日,滴滴自动驾驶宣布与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滴滴自动驾驶加入阿布扎比智能和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集群SAVI,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中东的规模化应用,并逐步拓展至中东地区。

华为申请“齐界”商标布局汽车领域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信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今年6月16日申请注册“齐界”商标,目前处于等待实质审查阶段。该商标涵盖汽车相关商品及服务,归属于国际分类第12类。

理想汽车架构再调整

11月11日,理想汽车发布组织调整公告,“组织部”与“人力资源”部门整合为新“人力资源”部,并入产品与战略群组,由杨海山负责,直接向CEO李想汇报。同时,组织与财经群组更名为CFO职能群组。今年以来,理想汽车多次调整架构,包括销售与服务群组变革、成立智能汽车群组等。数据显示,理想汽车10月交付新车31767辆。

【行业风向】

10月新能源新车降价幅度超11%

11月12日,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表示,2025年1-10月份,新能源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到2.1万元,降价力度达到10.8%。10月份,新能源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到1.8万元,降价力度达到11.1%的正常水平。2025年1~10月份,常规燃油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到1.4万元,降价力度达到8.4%。10月份,常规燃油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到1.2万元,降价力度达到11.1%。

前10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主要集中在10万-20万价格区间

1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10月,传统燃料乘用车中,销量主要集中在10-15万价格区间,累计销量369.8万辆,同比下降8.6%。1-10月,新能源乘用车中,30-40万价格区间销量同比下降,其他价格区间销量均呈正增长。目前销量主要集中在10-20万价格区间,累计销量544.6万辆,同比增长29.4%。

公安部将限制汽车百公里加速小于5

近日,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制修订计划,公安部组织完成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及限速要求:乘用车每次启动后,应处于百公里加速时间(0~100km/h)不少于5秒的默认状态。同时,纯电动、插混载客汽车应具备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在静止、蠕行时能够检测,抑制动力输出,并通过一个明显的信号装置(例如:声或光信号)提示驾驶人。

聚焦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电池起火事件,《条件》提出安全要求:纯电动汽车、插混汽车应具有能切断动力电路的功能,当车辆在纵向或横向方向上150ms时间内有不小于25km/h的速度变化或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时,应能自动切断动力电路。

商务部等部门: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

11月14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自2026年1月1日起,对申请出口距注册登记日期不满180天(含180天)的车辆,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指导本地企业补充提交该车辆生产企业出具的《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内容包括出口国别、车辆信息、提供售后服务的网点信息等并加盖生产企业公章,对无法提供上述材料的车辆,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对于通知实施日前已办理转让登记待出口手续的车辆,要指导企业做好合同履约并有序出口。

首个飞行汽车工厂落地广州

据央视新闻消息,近日,首个具备“万辆级”产能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汽车工厂在广州进入试产阶段,这标志着在低空经济领域,该类产品在国内首次进入规模化制造环节。除了制造技术的改进,飞行汽车的研发流程也借鉴汽车行业的做法,通过“多架并行试飞”的方式缩短验证周期。据介绍,待完成相关验证与适航取证后,工厂将按照规划逐步进入量产,实现飞行汽车从“小批量验证”迈向“规模化制造”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