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4000点拉锯战,资金流向哪里?

来源 | 《财经》杂志 作者 | 《财经》记者 黄慧玲 编辑 | 郭楠 陆玲  

2025年11月17日 12:01  

本文2093字,约3分钟

防御与进攻的平衡成为当前市场核心逻辑,资金仍在涌入黄金、以恒生科技、港股互联网为代表的跨境ETF逆势吸金

近期A股在4000点附近展开拉锯战。市场情绪的微妙变化,正通过ETF 资金的流向差异逐步显现。

截至11月14日收盘,全市场ETF总规模达5.56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2万亿元,年内增幅56%。其中股票 ETF 规模3.7万亿元,占 ETF总规模的66%,较去年80%的占比显著下滑,资金向债券、商品、跨境等多元资产配置的趋势明确。

与前期相比,最新资金动向呈现新特征:伴随着近期A 股、港股的调整,资金一方面对高性价比标的展开逆势布局,另一方面持续向黄金板块集中。防御与进攻的平衡成为当前市场核心逻辑,以恒生科技、港股互联网为代表的跨境ETF逆势吸金。

资金流向全景扫描

从申赎净流入核心指标看,不同时间维度资金偏好差异显著,政策受益品种与低估值跨境资产成为新的配置焦点。

11月14日,全球市场风险偏好回落,A股、港股同步承压。上证指数下跌0.97%,失守4000点。创业板指下跌2.82%。恒生指数下跌1.85%,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82%。

但资金却呈现出逆市布局特征。从流入端来看,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科创50、中证短融三大指数单日净流入均超过11亿元;港股通非银指数ETF净流入3.90亿元(规模256.74亿元),紧随其后的净流入大户是SGE黄金9999、创业板人工智能、细分化工、科创芯片等。

流出端来看,仅中证A500净流出23.89亿元,沪深300、创业板等宽基指数均呈单日净流入,显示4000点附近资金抛售情绪有所降温。

将时间维度拉长至近一周、近一月、今年以来等维度来看,资金在避险防御、政策导向与跨境资金之间形成了均衡配置。

防御方面,低风险资产保持稳健流入,但力度较前期放缓。SGE黄金9999周净流入55.69 亿元,月净流入231亿元,均位于全市场首位,仍为防御类核心;中证短融指数月净流入112亿元,周净流入6.81亿元,反映以债券为主的防御需求边际减弱。

政策方面,围绕“十五五”规划建议,高端制造布局力度显著加大。机器人、港股通创新药、通信设备为近一月净流入资金较多的细分行业指数。今年以来,机器人与相关产业指数ETF资金净流入超过500亿元,高端制造全产业链布局趋势明显。

跨境资金方面,低估值资产配置提速。数据显示,港股通非银、恒生科技指数的周净流入均超过了16亿元,较单日流入规模进一步扩大,资金布局节奏加快。此外,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恒生指数等港股相关跨境ETF单周合计净流入超107亿元,近一月净流入540亿元,最新挂钩ETF规模为6631亿元。同期A股股票指数净流入总和分别为143亿元、-63亿元,最新挂钩ETF规模为3.7万亿元。对比可见,资金对港股市场的配置优先级正在提升。

从ETF申赎数据亦可以看到,今年以来A股沪深300、中证A500、科创50、创业板指等宽基指数流出压力较大,资金的多元资产配置特征持续强化。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债券类资产净流入超过5000亿元,其中AAA科创债、沪做市公司债、中证短融指数资金流入居前;跨境资产今年以来净流入3584亿元,资金明确向港股集中,恒生科技、港股互联网指数流入资金最多;A股股票型指数中,今年以来申赎净流入为1233亿元,考虑到4月市场震荡期间中央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曾对 A 股宽基指数进行增持,剔除该部分资金后,A 股股票型指数今年以来实际呈净流出态势;商品型指数中,SGE黄金9999今年净流入888亿元,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资金为何偏爱这些资产?

从近期资金流向看,黄金板块延续避险吸金态势,港股指数板块则依托相对较低的估值水平吸引资金配置。其中恒生科技指数作为港股科技赛道的核心代表,成为资金流入的重心。

华夏基金分析认为,近期恒生科技走势略显疲弱,主要系短期因素导致。如A股科技弱势拖累、传统板块短暂抬头分流资金、港股三季报前静默期等,这些都不影响恒生科技底层优质企业的长期发展。“这种利好空窗期、单板块跑输整体的时刻反而是不错的低位窗口,港股是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不会像A股那样具有很强的结构分化,既然代表市场整体的恒生指数还在不断走好,那恒生科技就不会没有机会。”

黄金方面,华安基金认为,近期短期过热后黄金的调整已逐渐趋于充分,后续建议投资者仍以大类资产配置为出发点,以分散风险、稳健投资理念参与黄金投资。“在低位时可适当布局。展望后市,美联储降息周期有望延续,美债信用下行和去美元化下全球央行维持购金,都是支撑黄金配置的中长期逻辑。”

“从8月末以来,A股市场成交量逐步下滑,显示投资者情绪较三季度高点有所降温。临近年末,一方面投资者落袋为安情绪较浓,同时市场也普遍预期四季度出台超预期政策的可能性较低。导致资金整体从今年涨幅较高的AI、机器人、创新药等板块撤退,并转向红利等偏防御板块。”汇丰晋信基金认为,随着未来“十五五”规划建议进一步落地、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市场或将重新挖掘新的产业机会并修正现有定价。而中国各项经济数据的稳步修复,也将成为未来A股市场保持相对强势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