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吴飞:家族财富管理最核心需要关注人的关系和权益关系

来源 | 财经网   

2025年11月15日 09:23  

本文2588字,约4分钟

11月13日,在中国外贸信托主办,《财经》杂志和《财经智库》承办的中国外贸信托财富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家族财富首席投资官项目”学术主任吴飞

表示,要对抗“富不过三代”实现长期成功,家族财富管理需要同时关注家族中人的关系和权益关系的处理。

首先,每个家族都是由人组成的,而人性很难预测和管理,往往容易受到很多外部的诱惑或冲击。在这个维度下,他建议家里就像管公司一样,有一些章程和规章制度,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去对抗人性的挑战。其次,权益关系的处理就是对家里边的财富的权益进行有效的配置安排,比如回答谁应该拥有家族的财富,谁来管理,谁最后能享受这个财富产生的收益等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家族财富首席投资官项目”学术主任吴飞

吴飞还表示,财富传承的长期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风险,但可以做到的是对需要保全的资产和风险源头之间进行有效隔离,这也是今天家族信托工具所提供的功能。

谈到构建财富生态,他认为,通过教育机构和金融机构合作去教育、改变企业家很多传统的理念,这些理念在过去被认为是成功的,但在今天未必继续有效,不要对过去的成功经验有过度的路径依赖。家族财富完全可以生前做好结构性安排,这个理念既要关心人,也要关心财,要全局性、系统性地考虑家庭财富的安排。

以下为部分实录:

主持人 徐小宁(中国外贸信托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在当前中国家庭从“积累财富”到“传承财富”转型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被验证有效的实践方法或共性经验,能够应对“富不过三代”的挑战? 

吴飞:我曾问过一位企业家,怎样用最朴素的语言去定义所谓家族的长期成功?他说,希望我们家的钱子孙几辈子都花不掉,家里边人丁兴旺、人才辈出,一家人团团圆圆,和谐团结。

我想,要以这样的一个概念去定义长期成功,来对抗“富不过三代”,需要去考虑两个维度的问题:一是人的关系,涉及到家里边人与人之间、人与财富之间的关系。二是权益关系,也就是对家里边的财富权益更好的进行分配安排。这两个维度非常朴素,但要做好也非常困难。

对于人的维度,希望我们去理解与对抗人性的挑战。每个家族都是由人组成的,而人性是很难预测和管理的,往往受到很多外部的诱惑或冲击。其实核心的一个点是每个人都有他处理事情的标准和原则,我们会基于这个标准和原则重复地去处理类似的事情,这是价值观,所谓三观不一致是因为大家的标准不一致。在家庭层面,肯定是希望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能分享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不会各走一个方向。

第二点,很多时候家里边出现矛盾,大家并不清楚在面对问题时应该怎么去做,按照什么样的流程去做。因为我们很多企业家,特别是创一代都喜欢保留一个灵活度,比如在一些事情上不公开给任何的指导意见和原则,希望任何事情都由我说了算,这就会给家里边处理问题制造麻烦。所以我们建议家里就像管公司一样,应该有一些规章和制度,通过制度去对抗人性的挑战。

关于如何处理权益的关系,我的理解是对家族财富的各项权益,也就是所有权、控制权、管理权和受益权,进行有效的配置,比如谁应该拥有我们家里的财富,谁来管理,谁最后能享受这个财富产生的收益。处理好权益的关系的目的是要保证财产的所有权稳定,不会因为人的变故或家庭的变故,导致家族财富的所有权面临重新分割。

控制权强调家族对于所拥有的财产的控制,特别是上市公司还有一些公众化或股权较分散的公司,要保证家里边对于财产的控制可以通过机制来设计,并不一定你的股份越多,控制权就越大。管理权的设计很容易理解,谁能干,谁来管。收益权一定要平均、平等,因为每个家族成员都应该有权利去享受家族的财富,这时候如果你做得不平均,一碗水没有端平,就很容易导致人的关系问题。

要使得家族长期成功,还要做好风险管理。因为在财富传承的长期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但可以做到的是对需要保全的资产和风险源头之间进行有效隔离,这也是今天家族信托工具所提供的功能。

主持人 徐小宁:中国家庭的财富管理正从单一资产配置,走向 “投资、传承、治理” 的综合模式。在这一趋势下,您认为应当构建怎样的财富管理生态,满足中国家庭多元化、长期化的需求?

    

吴飞:“治理”一词听起来偏学术,但实际上很简单。举一个例子,我有两个女儿,很多人说生女儿都是用来宠的,我在我女儿面前基本没有任何威信的,有底线都是用来打破的。比如晚上睡觉11点约定好了,只要我让她们上床的时候,她都会要求我再多给5分钟,我一般都会同意,最后实际都是拖了半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但我太太采用另一种方式,她说可以给你5分钟,但这5分钟需要从明天的时间中扣出来,所以明天你就要提前5分钟,10点55分上床。这就给小孩一个选择,她自己会怎样安排这5分钟,她也清楚知道制度安排的边界。

所以我想讲的意思是公司如此,家庭亦如此,有人性的诱惑,这时候要有一套规章制度,要有一套有章可循、有理可依的规则,让大家明白应该怎么去做,既相信你好的一面,也防范人性不好的一面,才能够最大限度符合大家的利益。所以我想这是保证我们“家和万事兴”的出发点。

当前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治和世界格局,我是教金融的,我自己也做了大量的投资,我发觉投资并不难,难在你怎样去建立一套持之以恒去遵守的一套理念,比如翻开各自的投资组合,最上层都是各类产品,但实际上归根到底在底层就是你的认知与价值观。投资出问题往往就是你的认知或价值观上的错误。

我今天最想做的事情,是能通过教育机构和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去帮助企业家去改变很多传统的理念,这些理念在过去被认为是成功的,但在今天未必继续有效,不要对过去的成功经验有过度的路径依赖。

家族财富完全可以生前做好结构性安排,结构性安排如果提前做好是很难打破的。但通过人治的方式,比如通过信任某一个人,或是认为后人能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导致的结果通常会是一地鸡毛。这个理念既要关心人,也要关心财,要全局性、系统性地考虑家族财富的安排,任何可能发生的人的关系的变化,比如婚姻、传承当中的风险等,先要改变最基础的认知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