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用户需求出发,京东与联想通过C2M反向定制推出的拯救者Y7000P 2025 AI元启版游戏本,在“双11” 开售即迅速登顶京东同配置产品销量榜;京东、广汽集团、宁德时代联合推出的埃安UT super以4.99万元的租电版售价,打破同级别车型价格体系。这些成果背后,共同指向京东超级供应链的核心能力——从传统的生产推动模式,转向以消费者真实需求为导向的需求拉动模式。
这一创新模式在“双11”期间展现出强大动能。据京东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23:59,平台成交额再创新高,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超级供应链的优势正快速拓展至更多场景:七鲜小厨带动周边餐厅订单增长超12%,京东旅行机票出票量激增880%,家政业务首周成交额增长超250%。
在这次变革中,AI技术成为重要助推器。JoyAI大模型在超1800个场景中应用,调用量较“618”增长4倍;超3万个“数字员工”覆盖零售、物流、金融、工业等多个领域,实现高效协同。在业内看来,在这场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竞争中,京东的AI技术实现了角色跃迁,已经从“辅助工具”变成驱动增长的“生产力工具”。
核心业务持续增长
本届“双11”,京东以“现货开卖、官方直降”作为核心策略,突破传统价格竞争逻辑,通过持续提升消费者的质价比,再次交出亮眼答卷。截至11月11日23:59,平台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40%,订单量提升近60%。京东提供数据显示,京东3C家电品类的规模、增速稳居行业前列,日用百货、服饰品类分别同比增长36%、30%,展现出稳健的增长动能。
在细分赛道中,AI产品表现尤为抢眼,AI平板成交额同比增长200%。家电家居闪电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0%,送装一体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90%。
今年,京东采销直播间玩起了新花样,通过“比价贵就赔”等活动吸引了上亿消费者参与。京东提供数据显示,“双11”期间,采销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50%,用户总观看时长同比增长3倍。商家侧同样活跃,开播数量达去年同期3倍,用户观看时长达到去年2.5倍,直播生态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
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京东“超级供应链”能力的系统性体现。该体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与效率为目标,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从设计、采购到生产、销售、服务的全流程协同,本质上投建了一种“用户洞察驱动+全链路数字化”的新型组织形态。
联想集团消费业务群京东业务总经理余尚奇表示,通过京东的超级供应链与反向定制能力,拯救者Y7000P 2025 AI元启版在“双十一”迅速出圈。该模式不仅有效降低了库存与运营成本,也确保了消费者能在第一时间以高性价比体验到前沿科技产品。
供应链重构全场景消费
京东的供应链能力始于电商业务的深耕,如今已超越传统零售范畴,作为“超级供应链”系统性地复用于即时零售、旅行、汽车、工业、健康等多个创新场景,推动新业态迎来爆发式增长。
京东提供数据显示,到“双11”期间,京东外卖已吸引超200万家品质餐厅入驻,头部合作餐饮品牌日均订单量较上线首月激增13倍;七鲜小厨3日复购率达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并带动周边餐厅订单量增长超12%;七鲜私厨店铺搜索量环比增长超350%,订单量环比增长超400%。在旅行领域,京东酒店离店间夜量突破历史峰值,同比增长超10倍,机票出票张数同比增长880%。
这一创新实践同样延伸至汽车领域。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埃安UT Super在“双11”期间全面开售,其电池租用购车4.99万元的价格重新定义A级轿车市场。表面看,这款新车凝聚了三方企业的核心资源;实质上,它是京东“超级供应链”在汽车产业的一次能力验证。
传统汽车销售长期面临产业链条割裂的痛点,用户需在4S店、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等多方之间辗转,体验碎片化且数据难以打通。对此,京东构建了围绕供应链基因全链条商业模式。
据京东方面介绍,通过分析超7亿用户数据及数十万问卷调查,京东精准把握消费者对价格、空间、安全及续航等方面的核心需求,并将这些洞察直接转化为产品特性:500公里超长续航、2750mm轴距空间、华为云车机系统及特有的倒车哨兵功能。在销售与服务环节,京东通过线上独销模式使购车如家电般透明,“选-买-用-养”生态则通过京东养车3000余家门店及整合增值服务得以落地,形成完整闭环。
该模式还在持续拓展应用边界:在工业领域,京东为德力西电气打造“万仓合一”体系,实现定制订单分钟级启动,紧急订单履约率提升至98%;生鲜领域,京东构建从江苏蟹田到香港超市的直达链路,使大闸蟹售价比当地传统渠道降低约20%。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些成果标志着京东战略角色的转变,从销售渠道逐步演进为数据提供者、产品定义者与生态构建者。超级供应链不仅是效率提升工具,更是京东在产业数字化进程中实现价值重构的核心能力。
AI改写“人货场”
在京东超级供应链体系中,AI技术已融入消费运营、商品管理和物流履约全链路,成为驱动电商平台降本增效、优化体验的重要生产力。
京东数据显示,JoyAI大模型在超1800个场景中落地应用,“双11”期间调用量较“6·18”增长超4倍。据京东探索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11.11期间数字人直播服务覆盖超4万家品牌商,累计带动GMV超23亿元;京小智5.0服务商家数量突破百万,大模型导购服务量达1.6亿次。
物流环节的智能化升级同样明显。通过首度大规模投用京东物流超脑大模型和狼族机器人系统,京东物流开启科技11.11,实现物流全链条环节95%的自动化覆盖率,支撑95%自营订单及87%乡镇街道的24小时内送达。“独狼”无人车实现规模化部署,部署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153%,总接驳次数同比增长656%,构建起高效智能的履约网络。
通过京东的AI布局发现,其始终以解决实际业务问题为导向,通过构建开源平台与推动数据共享,持续将自身产业积累转化为行业基础设施,形成技术迭代与场景优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闭环。在此基础上,AI技术推动“人货场”关系重构:智能推荐实现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升级,消费者通过简单描述即可获得精准推荐;"食品数字标签"突破传统信息壁垒,实现从配料到溯源的全景可视。
刘强东指出,AI技术将持续推动产业自动化进程。公司正通过自动化技术优化物流成本结构,预计明年4月率先建成无人配送站,未来将实现机器人自主配送至用户家中的全新服务模式。
据京东集团SEC副主席,京东集团CEO许冉透露,公司已与多所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在人工智能与供应链领域开展前沿研究,未来三年,京东将持续投入,带动产业形成万亿规模的人工智能生态。
AI的应用深度与技术水平,正成为定义下一代超级供应链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京东以"产业大脑"为核心推进数智化变革,其核心在于将内部验证的AI能力基础设施化,打造面向全行业的开放赋能基座。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其构建可持续产业影响力的核心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