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由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办,太湖世界文化论坛财富文化发展工作委员会、《财经》杂志、《财经智库》、浙江金融研究院、浙江财鑫传媒承办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钱塘对话”在杭州举行。
《财经智库》总裁张燕冬在发言中指出,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关键力量,正成为创新体系顺利运转的重要支撑。推动发展科技金融,优化资源配置,让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更紧密融合,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张燕冬表示,在这一背景下,本次“钱塘对话”旨在探索科技、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的路径。“希望今天的讨论,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金融在新时代的功能重构和价值延展,找到资本高效、精准服务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法,为未来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与方向。”

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杭州与大家相聚,共同开启今天“钱塘对话”的主旨演讲环节。
感谢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郑传焮副主席和总干事潘峙钢热情洋溢的介绍,让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同时感谢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对《财经》、《财经智库》的诚挚邀请,作为“钱塘对话”的承办方,当文化论坛与《财经》相遇,相信“钱塘对话”将赋予新内涵!
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快速改变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也在重新定义全球竞争的格局与规则。创新,不再只是技术突破,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关键力量,正成为创新体系顺利运转的重要支撑,它犹如“血液”和“工具”,为整个系统提供养分,它既是科技研发和产业落地之间的桥梁,也影响着市场活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科技犹如种子与引擎,是价值创造的源头和创新核心;产业则是土壤与果实,即科技落地和价值实现的载体;而财富金融文化是“灵魂”与“导向”,决定其金融资本的性格与追求。这四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底层逻辑,培育一种鼓励长期主义、包容失败、信仰创新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财富金融文化,并构建与之匹配的现代体系,是推动科技突破、产业升级,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
一个健康、灵活、有韧性的金融体系,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过去几年,全球经济经历了深刻重构: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浪潮不断推进,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同时,地缘政治复杂性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也让金融这一“基础设施”作用更加突出——它不仅是资本流动的通道,更能激活创新、保障经济安全、支撑产业链的稳定。
今天,我们讨论“财富金融文化的互鉴与创新”,其实也希望从全球的视野来探讨金融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引导科技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让资本流向前沿领域、关键环节和长期创新。这不仅关乎金融改革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创新能力和经济现代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能够让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更紧密融合,为经济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钱塘对话”的意义,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汇聚智慧和经验,探索科技、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之路径。希望今天的讨论,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金融在新时代的功能重构和价值延展,找到资本高效、精准服务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法,为未来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与方向。
鉴于此,要深刻理解科技、产业与金融的关系,就要超越表象的“融资”与“投资”关系,从一个更宏大、更动态的生态系统视角,以及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大背景下来审视。下面,让我们有请今天的五位主旨演讲嘉宾和两名高端对话嘉宾,为大家带来洞见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