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金融的重要功能是创造、积累、和传承财富,实现民富国强

来源 | 《财经》新媒体整理   

2025年11月13日 17:59  

本文2499字,约4分钟

11月13日,由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办,太湖世界文化论坛财富文化发展工作委员会、《财经》杂志、《财经智库》、浙江金融研究院、浙江财鑫传媒承办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钱塘对话”在杭州举行。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及副院长肖耿在发言中表示,在实体经济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价值与财富,它们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金融产品实现积累和传承,金融港湾便是这些财富的聚集地。“金融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创造有用的财富,即要有流动性,要能被积累和传承,从而实现民富国强。”

谈及金融港湾和金融中心,肖耿认为,凡是金融中心一定有较高的房价,以及非常丰富的不动产资源。“我也想特别强调,房地产是非常重要的财富载体,因为对中国人来讲,哪怕是低收入的家庭,很可能都拥自己住的房子。所以如果房地产能够不断增值,将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非常重要的一个渠道。”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肖耿:我主要是从金融的本质来看港湾金融发展。金融本质上是要为实体服务,但是产业实体都存在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净经济学意义上的利润为零。如果你没有垄断,没有创造新的专利,你最后经营实体企业就没有经济利润。但在实体经济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确定不可持续的价值与财富,这些财富都是以各种不同的金融产品来积累与传承,如房产与股票,金融港湾就是这些财富的聚集地。我们经常讲金融有风险,但金融的本质就是创造可控的金融风险,去解决家庭、企业、地方政府、及国家实体运作当中可能出现的有关生死存亡或非常系统性的风险。

什么叫金融?企业上市就是金融服务,上市就是创造一个股票有可能升,但也可能掉下来的风险;发债也是金融服务,发债就是创造一个国家债务不断上升的风险。我们要理解这些可控的金融风险,实际上是为了解决我们在实体经济运作中,特别是关系到家庭、企业、地方政府、及国家生死存亡的一些系统性风险。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当时发明了国债,因为要动员资源和法国人打战,国债以国家信用来迅速集中资源,打完仗之后再慢慢去还债。荷兰发明股票市场和现代股份公司时是为了实现霸权的原始资本积累,送一条船出去找殖民地及资源,风险很大,船还没回来但缺要用钱了,就把股份转给别人,股票市场就产生了。美国最强的就是它的股票市场,它通过强美元,强的宏观刺激,非常高的股票市场回报率,创造了七大世界顶级科技公司。这七大科技公司的高回报吸引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及全球最聪明的钱,也实现了持续的最高回报率,所以历史上很多新技术都是在美国的高科技公司产生。

另外,我们要注意到,凡是金融中心一定有很高的房价,及非常丰富的不动产资源。如果从全球来看,有三类金融资产,一类是股票、债券这种传统金融资产,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类具有投资及金融属性的资产就是房地产,第三类是刚刚开始出现的现代加密数字资产。我们看一个地区,如在杭州,第一类、第二类都是挺不错的。杭州没有股票交易所,但有很多上市公司,也有丰富的房地产资源。我也想特别强调,房地产是非常重要的财富积累与传承载体,因为对中国人来讲,哪怕是低收入的家庭,它可能都拥自己住的房子。所以如果房地产能够不断增值,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渠道。    

谈到金融的差异性,并不是所有的金融港湾都需要有交易所,因为交易所是一个高度数字化和被严格监管的平台,它和普通法、监管系统比较相关。我来自香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她的股票市场是特别重要的,但和历史的路径依赖有关。但是,实际上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内地与香港合作模式,就是香港的H股。香港的H股是在香港上市,在香港做全球交易、全球定价,但它背后的H股公司的运作都是在内地,这就通过叠加香港监管、开放、与国际市场优势与内地产业、资源、与空间优势帮助了内地创造财富。    

金融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创造财富及管理风险,及财富要有流动性,可以抗风险,能够积累与传承。从家庭、企业、地方、以及国家财富的角度看,就是需要能够创造、积累、及传承财富,实现民富国强。

我先讲到这里,谢谢!

苏琦:您觉得现在有没有一个特色鲜明的大湾区金融文化,如果没有,怎么打造?

肖耿:大湾区的独特点就是“一国两制”,从金融上看就是“1+1>2”,“1”就是中国内地企业在香港H股上市,但实际的企业生产、运作在内地,这就是一方面用了香港的软件,即开放的国际市场加上普通法监管环境等制度优势,但另一方面又用了内地,特别是大湾区的科技、产业、空间、及人才优势。未来,需要将H股合作模式升级,升级到“跨境双总部合作机制”,内地企业目前在香港只是上市,但还没有涉及到利用在香港上市的优势,直接在香港聘用全球顶尖人才,然后这些人才的主要工作居住地点可能在深圳、珠海、广州、甚至杭州、上海。按照我一直推荐的“跨境双总部运作机制”,将来会出现内地城市与香港深度合作的丰富场景。现在香港政府已经说了,你成为香港优才,并不需要只在香港上班,只要一年里有几次跑到香港去办理与香港有关的并创造价值的业务(例如你的年薪要高于120万港元,并在香港缴点税),这会导致未来这种大湾区“1+1>2”的跨境双总部运作文化,不仅会在大湾区生根、发展,而且有可能遍布全国,包括杭州、上海、北京,及遍布全国的自贸片区。上海现在也在和香港谈,你只要是做离岸业务、跨境业务,就可以把香港的金融、会计、法律等服务性机构与公司直接在上海、杭州设第二总部。上海、杭州可以委托香港来监管这些本质上属于香港注册的内地第二总部。因为这些服务性公司,特别是金融机构,它服务的实体主要是内地做跨境及离岸业务的企业,也就是帮助内地公司在海外市场创造财富。这也非常符合中央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方向,如果全中国只要是做跨境、离岸业务的企业,都能直接用香港的离岸服务平台,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就一定能够得到巩固和提升。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