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井贤栋:以香港为起点加速全球金融普惠

来源 | 《财经》新媒体   

2025年11月03日 21:13  

本文1497字,约2分钟

11月3日,2025年香港金融科技周拉开帷幕,以“策动金融科技新时代”为主题,吸引了超过100个经济体的逾3万名参与者。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在大会中表示,通过参与香港政策创新试点,进一步加大在人工智能与区块链领域的战略投入。以香港为起点加速全球化发展,推动新技术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5年,香港特区政府将人工智能确立为关键产业,全方位推动其稳步发展。据悉,特区政府已预留10亿港元,计划于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促进AI的上游研发、中下游成果转化及应用场景的开拓。

井贤栋指出,人工智能和基于区块链的通证化技术是驱动金融服务演变的关键要素。金融行业作为数据密集、语言密集的领域,其产品和服务的抽象性、复杂性以及对信用的依赖,使得语言表达在产品描述与客户沟通中尤为重要。他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对金融行业产生贯穿性的影响,覆盖从后台运营到客户服务的全流程。

他进一步称,在不久的将来,每位银行客户都将拥有一个由AI智能体驱动的专属客户经理,能够全天候、低成本地解答问题、解决困扰并提供个性化建议。这一变革的背后,是银行内部的多智能体系统与AI基础设施的协同运作。

通证化技术则是推动金融服务升级的另一重要因素。井贤栋表示,利用区块链的通证化技术,全球支付氪实现实时结算,从而提高全球贸易效率,惠及跨境企业。同时,随着监管规则的不断完善,将有更多受监管的可信机构参与其中,使区块链活动从投机性交易转向真实价值交换,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过去一年,香港成为多项技术落地的重要试验场。井贤栋称,香港通过审慎的“沙盒”机制,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与通证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其中,蚂蚁集团参与了其中两个项目:去年加入“Ensemble”项目,实现通证化银行存款在同一银行不同市场间的实时结算,今年扩展至跨行实时结算;今年,蚂蚁集团还入选香港金管局的生成式AI沙盒项目,重点关注银行AI智能体、AI风险管理两大方向。

作为全球创新要素的聚集地和关键枢纽,香港在中国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出海”已成为拓展发展空间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的《2024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按年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内地的驻港公司数量达到9960家,同比增长10%。其中,内地驻港公司数量最多,达到2620家,占比超过26%。

井贤栋认为,香港凭借其完善的金融体系、专业服务和国际化人才库,已成为内地企业出海的“超级联系人”,是理想的国际化跳板。

目前,香港已成为蚂蚁集团及旗下蚂蚁国际、蚂蚁数科、OceanBase的全球化战略支点。AlipayHK已成为香港第一大电子钱包,服务超过450万活跃用户;蚂蚁银行(香港)则为本地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数字银行服务。在AI时代,蚂蚁持续加大在港投入,并于今年10月购置铜锣湾商业写字楼作为集团香港总部。

2025年施政报告提出,整合香港投资推广署、贸易发展局及驻内地办事处资源,构建一站式平台,设立“出海专班”,主动吸引有意拓展海外业务的内地企业以香港为平台“出海”。

井贤栋表示,这一机制将进一步强化香港连接全球资本与市场的枢纽功能。目前,蚂蚁集团已建立起覆盖全球收款、贸易金融服务及合规风控等领域的服务体系,重点支持跨境电商卖家拓展海外市场。未来,蚂蚁将通过香港这一战略支点,让更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舞台。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