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远知行(WRD.O)赴港上市迎来新进展。10月28日,文远知行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0月28日至11月3日招股,并将于11月6日在港交所上市。
文远知行拟全球发售88250000股,并预期将向国际承销商授出超额配售权,如全额行使超额配售,募资金额预计超4亿美元。
文远知行称,此次募资主要用于自动驾驶技术开发、L4级车队的商业化量产和运营,这也是此前该公司支出的重要方向。
此次IPO(首次公开募股)募资中,出行平台Uber、东南亚科技公司Grab、全球最大Tier 1(一级供应商)公司博世再次作为投资人参与投资。
10月28日晚,文远知行又发布公告称,公司创始人兼CEO(首席执行官)韩旭签署自愿锁定协议,承诺三年内不减持公司股份。韩旭也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他对文远知行非常有信心。受此消息影响,10月29日,文远知行股价为11.72美元/股,涨幅超过5%,最新市值40亿美元。
文远知行并非资本市场的新面孔。2024年10月25日,文远知行在纳斯达克上市。在港交所上市后,文远知行将形成“A+H”双平台资本架构。
一位资深市场分析人士向《财经》表示,当前智能汽车产业链正处于商业化落地期,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扩产和技术研发,在A股IPO阶段性收紧的情况下,港股的门槛更低、政策更友好、标准更灵活,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融资渠道。文远知行也是因此选择此时冲击港股。
顺利开启港股招股后,文远知行仍需解决商业化和盈利的问题。
Robotaxi与辅助驾驶业务并行
文远知行成立于2017年,早期专注于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2022年开始将业务延伸至L2级辅助驾驶领域。
目前,该公司有自动驾驶通用技术平台和五大产品——Robotaxi、Robobus(自动驾驶公交车)、Robosweeper(自动驾驶环卫车)、Robovan(自动驾驶货运车)、L2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布局,业务覆盖全球11个国家。
韩旭形容五条产品线是“像树的枝丫慢慢长出来的”,把这个过程称为“沿途下蛋”。他认为,除了文远知行,没有哪家公司成功做到了这点。
他认为,这可以改善Robotaxi业务在前期投入过大的问题。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他表示,Robotaxi的订单量还有很长的爬坡期,但Robosweeper、Robobus等业务只要产品过硬,订单量很快会上涨,“文远知行不可能一直烧钱”。
在Robotaxi业务方面,是否建立车队运营是判断该业务能否成功商业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这一方面,文远知行在国内外的实践均处于前列。
在国内,其新一代量产车型GXR主要在北京、广州运营,该公司称,北京运营数量将在2025年增至数百辆。
在海外,文远知行选择和出行平台Uber合作,在中东拥有中国、美国外,规模最大的商业运营Robotaxi车队。文远知行是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中国、美国、阿联酋等七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企业。
在辅助驾驶业务方面,文远知行采取的商业模式是跟Tier1公司合作,向其提供自动驾驶软件模块和算法模块,共同为主机厂客户提供辅助驾驶方案。
这个过程中,博世成为文远知行重要的合作伙伴,双方共同在18个月内完成了奇瑞汽车星纪元品牌L2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量产上车。
与业务相对应,文远知行的收入分为三部分:销售自动驾驶车辆、自动驾驶相关运营及技术支持服务、其他技术服务(包括ADAS研发服务和智能数据服务)。其中服务收入占比超60%,占比更少的产品销售收入近期增幅显著。
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其服务收入为1.30亿元,同比增长0.76%,占总收入的65.3%;产品销售收入为0.69亿元,同比增长228.57%。这两部分收入的增长,带动总体毛利增长10.91%至0.61亿元。
盈利难题
盈利难题是目前自动驾驶公司无法回避的问题。
据文远知行此前的招股书及财报,2022年至2024年,其收入分别为5.28亿元、4.02亿元、3.61亿元,收入连年下滑。
同时,2022年至2024年,其净亏损持续扩大,累计亏损近58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同比收窄10.32%至7.91亿元。
文远知行在财报中提及,亏损的原因是公司在前期投入了大量研发及运营开支。过去三年,文远知行每年的研发费用都超过营收,累计投入33.51亿元,2024年每天的研发投入就近300万元。
文远知行尝试用更多元的业务组合来缓解盈利焦虑,但其毛利率更高的服务收入受项目周期影响,并不稳定,而Robotaxi、Robobus、Robosweeper等产品虽然想象空间更大、软件能力相通,但目前销量较低、需求较少,还需要漫长的爬坡期。
此外,业务分散也导致了营业成本的增长。2025年上半年,文远知行的营业成本为1.39亿元,同比增长46.32%。
特殊的商业模式,促使文远知行的业务与少数核心合作伙伴深度绑定。
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达近50%,最大客户则占据16.6%。文远知行在招股书中提示了客户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公司可能无法找到水平相当的替代客户,也可能无法继续吸引新客户,进而影响未来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前景。
除了核心客户,与巨头博世的合作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位资深汽车分析师告诉《财经》,目前大部分车企会要求供应商派驻专业团队进入项目,保证及时响应供应商需求、快速迭代相关技术,而相比Momenta、华为这些本土企业,博世的响应速度并不占优势,沟通效率也有待提升。
自动驾驶赛道的竞争越发激烈,文远知行的周围群狼环伺。一方面,友商在不断追赶,另一方面,车企巨头也正在加快自研的脚步。
友商中,小马智行(PONY.O)正与文远知行争夺“港股Robotaxi第一股”的名号。
得益于在全球化上的进展,文远知行的毛利率和自动驾驶车辆总数略胜一筹,但营收规模和市值不如小马智行。截至2025年10月29日,Wind数据显示,小马智行的市值为661.95亿元,是文远知行的两倍多。
此外,特斯拉、小鹏、理想等整车厂正大力推进全栈自研战略,逐步构建闭环技术能力,鸿蒙智行也为华为的合作车企,如问界、智界等提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这进一步挤压了自动驾驶方案商们的市场空间。
港股上市后,文远知行更需要证明自己的商业化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