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房企上半年成绩单揭晓。在政策利好带动下,近半数房企实现业绩回暖。具体来看,A股上市房企中,46家营收同比增长,43家归母净利润上升;港股已披露半年报的239家房企中,107家营收增长,104家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房企积极开拓第二增长曲线,加快布局商业运营、代建等新业务。
“因城施策”步伐也在加快。上周,苏州取消了市区新房2年限售政策。目前,除上海尚未取消限售外,杭州、成都、北京仍对部分房源执行限售。市场分析认为,取消限售能有效打通改善性住房交易的堵点。在过往市场过热时期,限售政策对于抑制投机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今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正常的住房置换需求。取消限售政策后,能提升供需匹配效率,进而加速改善性需求的释放。
此外,“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亦折射出地产行业的结构性转变。龙湖、贝壳、新城控股、滨江房产、弘阳集团分别位列第73、109、117、161和167位。整体来看,虽然上榜房企数量减少,但头部企业集中度上升,行业正从单一开发驱动转向多元协同,政策与市场压力也在倒逼企业优化业务结构和财务体系。未来,那些具备精细运营能力、多元业务布局和财务稳健的房企,更有望在行业格局重构中占据先机。
【行业风向】
苏州取消市区范围内新建商品住房2年限售
8月26日,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宣布,为进一步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即日起,取消苏州市区范围内新建商品住房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满2年方可转让的限制措施(有特殊限制转让要求的住房除外)。
多地优化楼市限制性措施
8月28日,目前,调减限制性措施成为各地楼市政策的重点发力方向。8月份以来,北京、上海、苏州已相继对楼市限制性措施进行优化,从调整或取消楼市限制性措施角度发力,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为促进住房等大宗商品消费,激活内需和消费市场,各地正梳理本地的政策措施,解除对住房消费的政策限制。”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称,“因区施策”力度加大也是近期各地楼市政策的特点之一。各地聚焦价格下调快,二手房挂牌量大、新房销售慢的区域,通过上述措施针对性引导购房需求。
国家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8月2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公布。其中提到,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更好满足群众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建造、维护、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建设创新型产业社区、商务社区。加快建设完整社区,完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构建城市便民生活圈。科学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城市环境,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长春将发放购房补贴
8月29日,长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2025年长春秋季商品房促销月购房补贴申领细则》。自2025年9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购买新建商品住房(不含未登记确权项目,不含双阳区、九台区及外县、市)的个人,采取公积金、商业贷款形式购买的,按照初始贷款金额1%发放贷款贴息,每年最高不超过1万元,贴息期为3年,按月等额发放。自2025年9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对采取一次性付款方式购买新建商品住房(不含未登记确权项目、工抵房,不含双阳区、九台区及外县、市)的个人,一次性发放1.5万元/套购房消费券。
前8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13.3%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5年1—8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3270.5亿元,同比下降13.3%,降幅与1—7月持平。8月单月,绿城中国、滨江集团、中建壹品、保利置业等房企销售表现较为强劲。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为16275.2亿元,权益销售面积为8382.8万平方米。
【大公司动态】
珠免集团上半年净亏2.74亿元
8月25日,珠免集团(600185.SH)公告称,珠免集团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9亿元,同比下降45.62%;净利润亏损2.7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54亿元。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公司完成重大资产置换,房地产项目结转收入下降。同时,公司费用化支出较高也是本期亏损的原因之一。
中海地产底价6.22亿元获惠州宅地
8月25日,中海地产以底价6.22亿元竞得惠州市惠城区金山新城湖山片区JSH-B04-30-01地块。该地块用地性质为住宅用地,总用地面积为5.7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2.68万平方米,要求落实“交房即发证”政策,开发投资总额不少于11亿元。该地块是中海地产在金山湖片区拿下的第三宗宅地,未来将建设四代宅项目。
绿城预计全年拿地货值不低于1200亿元
8月25日,在绿城中国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提及新增货值及企业拿地节奏的具体情况,执行董事、行政总裁郭佳峰表示,当前土地市场仍处于筑底过程中,但分化空前加剧。下半年公司将采取更为谨慎和精准的策略,进一步提高项目要求,严守安全底线。全年拿地货值目标将根据下半年销售及集团现金流情况动态调整,预计在1200亿元至1300亿元之间。
融创中国上半年营收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1.7%
8月26日,融创中国在港交所公告称,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连同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为235.5亿元;集团收入约为199.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1.7%;集团毛亏约为20.8亿元,亏损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4.9%;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28.1亿元,亏损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4.4%。
贝壳二季度净收入260亿元
8月26日,贝壳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交易额(GTV)8,787亿元,同比增长4.7%;净收入达到260亿元,同比增长11.3%;净利润为13.07亿元,去年同期19.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8.21亿元,去年同期26.9亿元。二季度,贝壳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的净收入占总净收入比例达到41%,占比创历史新高。当天,贝壳同时宣布已获董事会批准对现有股份回购计划进行进一步扩大及延长,回购授权由30亿美元增加至50亿美元,回购计划期限延长至2028年8月31日。
滨江集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8.87%
8月26日,滨江集团(002244.SZ)发布半年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4.49亿元,同比增长87.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53亿元,同比增长58.87%;基本每股收益0.6元。业绩增长主要系公司2025年上半年交付楼盘体量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龙湖集团完成两笔共计36亿元中票兑付
8月26日,龙湖集团完成两笔中期票据的资金划款,本息合计36.018亿元。其中,“22龙湖拓展MTN001”本息15.495亿元,发行规模15亿元;“22龙湖拓展MTN002”本息20.523亿元,发行规模20亿元。至此,龙湖集团年内到期债券全部偿还完毕。
中国金茂、建发北京合作项目公司向股东提供35.78亿元贷款
8月27日,中国金茂公告称,中国金茂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北京兆兴与其股东方兴亦城、上海建发及福州裕诚于当日订立框架协议,北京兆兴同意按照方兴亦城、上海建发及福州裕诚所持股权比例,并根据相同的条款与条件向方兴亦城、上海建发及福州裕诚(或其各自指定的实体)提供贷款的每日最高结存余额(包括应计利息)分别为19.5671亿元和16.21274亿元。
深深房A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732%
8月27日,深深房A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374.85%;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732.32%。
富力地产预计上半年净亏40.8亿元
8月27日,富力地产发布公告,集团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将录得约人民币40.8亿元的净亏损,而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则录得净亏损人民币23.3亿元。期内净亏损主要由于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导致来自物业开发的收入及毛利下降。
龙光集团上半年净亏19.6亿元
8月27日,龙光集团公告,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4亿元;净亏损为人民币19.6亿元。持续亏损主要由于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毛利率依然处于低水平;及就存货计提减值拨备。
新城控股等多家房企入选2025中国民企500强
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此次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3.05万亿元,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地产企业方面,龙湖集团位列第73位,贝壳位列第109位,新城控股位列第117位,杭州滨江房产位列第161位,弘阳集团位列第167位。
碧桂园上半年营收725亿元
8月29日,碧桂园(2007.HK)在港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共实现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67.5亿元,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约205万平方米。期内,本集团实现总收入约为725.7亿元,同比减少约28.9%。本集团实现净亏损约为196.5亿元,归属本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约为人民币190.8亿元。本集团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和行政费用约为人民币39.4亿元,同比下降18.9%。
禹洲集团完成约67亿美元境外债重组
8月31日,据禹洲集团消息,禹洲境外债务重组各项条件已获满足,并正式生效。本次境外债务重组涉及总债权金额约66.8亿美元,涵盖美元票据、永续证券及银团贷款等类型境外债务。禹洲的重组方案获得了境外债权人的支持,同意比例超过99%。通过此次境外债务重组及后续持续的业务稳定措施,公司预计将削减约3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本息偿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