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半年报披露进入尾声,A股上市公司成绩单亦浮出水面。截至2025年8月29日,A股市场共计约4829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占比近九成。其中,超五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
万得(Wind)数据显示,已披露中报的A股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81万亿元、1.88万亿元,相对于上年同期的26.67万亿元、1.82万亿元,均有小幅增长。
行业层面来看,2025年上半年,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30个行业净利润合计金额为正,26个行业净利润合计金额超百亿元。同期,钢铁、农林牧渔、建筑材料、计算机、电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合计金额同比增幅均超26%,暂时分居前五位。其中,钢铁、农林牧渔该数据同比增幅均超100%。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5年上半年,银行、非银金融、石油石化、通信、食品饮料行业归母净利润合计金额暂时分居前五位,该数据总额均超1100亿元。
从净利润平均增速来看,2025年上半年,以证券、保险为代表的非银金融行业表现突出,其以超五成的归母净利润平均同比增速,暂居首位。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的AI(人工智能)相关板块,业绩也呈现增长势头。
亦有行业业绩下行。房地产、煤炭等行业业绩低迷,其中已披露2025年半年报的A股71家房地产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合计亏损230亿元,相对于上年同期的64亿元亏损数据,亏损额进一步扩大。截至8月29日,上半年A股公司亏损金额前五名公司中,房地产公司占据三席。
从净利润平均增速来看,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的AI(人工智能)相关板块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呈现出增长势头。图/IC
AI板块业绩向好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中,钢铁、农林牧渔行业的业绩整体增速排名靠前,而从净利润同比平均增速看,非银金融、农林牧渔、钢铁行业排名靠前,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电子行业亦有较好表现。
截至8月29日,已发布半年报的43家A股钢铁公司中,31家公司盈利,2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家公司同比增速超五成。细分行业中,普钢表现亮眼,24家A股普钢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合计47亿元,相对于上年同期41亿元的亏损金额,同比大幅改善。
农林牧渔细分行业中,生猪养殖行业业绩突出。在牧原股份(002714.SZ)、温氏股份(300498.SZ)等公司业绩大涨带动下,已发布半年报的七家生猪养殖类公司,归母净利润合计金额为150亿元,同比增幅超3倍。
其中,盈利能力高居生猪养殖行业首位的牧原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至76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倍至105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生产成绩持续改善,生猪养殖成本逐月下降,2025年6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低于12.1元/公斤。”牧原股份在半年报中表示,后续公司会持续降本增效,努力实现2025年制定的全年平均12元/公斤的成本目标。
从净利润平均增速来看,非银金融、农林牧渔、钢铁、通信、电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平均增速均超两成,分居A股前五位,其中非银金融的增速超五成。
截至8月29日,已发布半年报的58家非银金融公司中,46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18家公司增速超五成。其中,10家公司增速超100%,证券公司占据八个席位。
从归母净利润规模来看,非银金融净利润居前的前五家公司均为保险公司,其中四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上述保险公司中,新华保险(601336.SH,1336.HK)以34%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位居首位。
2025年上半年,新华保险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至70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至148亿元。公司表示,当期,公司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发展,新单业务增长强劲,续期业务基盘稳固,业务品质持续向好。
与此同时,当前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的新质生产力行业,如人工智能相关板块等,亦有较好表现。
近期,A股持续上涨行情中,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电子行业受到资金追捧。截至8月28日,电子行业2025年内总市值涨幅达到34.89%,并以11.38万亿元的总市值于8月22日超过银行业高居A股第一。
资金追捧的背后,是多家AI算力产业链公司业绩呈现高增长。截至8月29日,已发布上半年成绩单的442家电子公司中,254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8家公司增速超五成。细分行业中,已发布半年报的142家半导体公司中,8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六成。
近期,国产AI芯片龙头寒武纪(688256.SH)股价超越贵州茅台(600519.SH),登顶A股市场。财报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倍;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
民生证券表示,寒武纪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盈利能力得到市场验证。“公司存货和合同负债等前瞻性指标,表明公司下游需求旺盛,且在手订单充足,AI芯片业务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主营业务为高密度PCB(印制线路板,被誉为“电子产品之母”)的胜宏科技(300476.SZ),亦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0亿元,同比增长86%,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幅超3倍。
胜宏科技高管今年透露,公司下游客户已经覆盖各领域国际知名厂商,如英伟达、英特尔、特斯拉、微软、博世等。
对于AI产业相关板块业绩的表现,星石投资副总经理方磊对《财经》表示,目前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早期阶段,中美算力需求共振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从需求端看,海外头部公司在2023年开启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海外需求持续景气,国内互联网头部公司在DeepSeek技术突破后也开启了新的资本开支周期,模型军备竞赛和推理调用需求的爆发,成为算力板块业绩增长的驱动因素。
鸿道投资对《财经》表示,在AI的大方向之内,如果把视野放宽,AI应用行业在商业模式上也符合净利润率加速的基因,AI应用部分子行业的龙头公司会率先进入到收入、净利润率的加速点。
有券商指出,在中美关于AI算力芯片销售形势反复的情况下,国内大模型厂商和互联网公司未来有望持续扩大国产芯片的采购和应用比例,对应的国产芯片供应商和相关产业链体系有望从中受益,对应的GPU(图形处理器)、交换机芯片、代工等环节重要性显著且市场认可度较高。
地产煤炭承压
从净利润和净利润增速来看,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煤炭、石油石化三个行业表现欠佳。
从净利润下滑数据来看,房地产、煤炭行业居前。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政策延续“止跌回稳”基调,商品房销售降幅有所收窄。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下降5.5%,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19.5个百分点。
行业持续低迷之际,A股房地产公司业绩在2023年普降后,调整仍在持续。截至8月29日,已发布半年报的71家房地产公司中,33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40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24家净利润同比降幅超五成。
作为曾经的房地产龙头,万科A(000002.SZ,2202.HK)业绩依旧低迷。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6%至105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1%,录得亏损119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超五成,亏损116亿元,亏损金额暂居房地产行业首位。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金额高达495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506.8%,亏损金额位居当期A股公司首位。
上半年,万科A稳步推进改革化险工作,逐步消化风险,但彻底化解仍需“以时间换空间”。现金流方面,公司上半年合并报表范围内新增融资和再融资249亿元(不含股东借款),公司第一大股东深铁集团为公司提供流动性支持,截至半年报披露日已累计向公司提供238.8亿元的股东借款。同期,公司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务偿还,2027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万科A在半年报中坦言,当前公司在经营上仍面临阶段性压力,公司将全力以赴推进经营改善,通过战略聚焦等措施,推动业务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2025年上半年,公司负债总额约为8730亿元,资产负债率73.11%,相对2024年下降0.55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为90.38%,较2024年增加9.78个百分点。
2024年位居房地产行业盈利榜首的保利发展(600048.SH),在当期归母净利润腰斩后,业绩仍在调整。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9亿元、2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63%,尽管公司业绩下滑,但其归母净利润仍暂居行业首位。
2025年上半年,保利发展实现签约金额1451.71亿元,站稳行业龙头位置,同比减少16.25%;实现签约面积713.54万平方米,签约均价提升至2.03万元/平方米。基于2025年初“市场回暖基础较弱、政策效果可能逐步消退”的预判,公司确立了全面抢抓销售、增量存量分类施策的策略。
2025年以来,政策层面持续释放积极信号,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3月,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随后,北京等一线城市限购政策再次松绑。
“8月,北京、上海相继落地调整优化限购政策、加大公积金政策支持等,未来深圳或将跟进。”有券商指出,随着城市更新工作的展开,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
煤炭行业的日子也不好过。2025年上半年,已发布半年报的32家A股煤炭公司中,12家公司亏损,2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占比近九成。其中,16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跌幅超五成。
暂居煤炭行业净利润榜首的中煤能源(601898.SH),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4亿元、77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0%、21%。而在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跌幅均在2%以下。
从煤炭行业来看,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供应结构呈现国内增量为主、进口结构性补充的动态格局。需求端面临工业用电增速放缓、清洁能源加速替代火电、传统高耗煤行业消费量下滑等压力,上半年动力煤现货价格降幅较大,长协、现货价格倒挂,导致煤炭市场总体呈现量增价跌、供过于求的运行特征。
“今年以来,国内煤炭产量持续增长,进口保持高位,煤炭消费整体疲弱,库存居高不下,煤炭价格不断下行,给煤炭企业经营带来很大压力。”中煤能源董事长王树东在半年报中表示,“随着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经济政策发力显效,煤炭市场形势逐步出现触底回升态势。”
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化工市场毛利低迷等因素影响,石油石化行业虽然净利润规模仍较为靠前,但其业绩也在调整。
2025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均价同比下行: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价格为71.87美元/桶,同比下滑14.5%;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现货平均价格为67.6美元/桶,同比下跌14.4%。
截至8月29日,已发布半年报的41家石油石化A股公司中,21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占比超五成。
行业低迷之际,“三桶油”业绩受到波及。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油(601857.SH,0857.HK)、中国海油(600938.SH)、中国石化(600028.SH)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0亿元、695亿元、215亿元,分居行业前三,同比分别下滑5%、13%、40%。
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均暂居行业首位的中国石油,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均有小幅下滑。分业务看,当期公司油气和新能源分部营业收入为4226.67亿元,同比下滑6.3%;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营业收入为5541.7亿元,同比下滑12.8%。这是自2020年后,中国石油首次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降”。业内将其业绩下滑主要归因于全球原油价格回落。
分析指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新能源替代加速及地缘政治缓和是导致油价承压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