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阿里公布了2025年二季度(2026财年一季度)业绩。外卖大战上半场,三家平台的“粮草”和收益情况变得清晰。
这场竞争较大程度削弱了各家的盈利能力,不过阿里的业绩依然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
二季度,阿里收入2476.52亿元,同比增长2%。由于报告期内出售了高鑫零售和银泰,同口径收入实际同比增长为10%。
利润方面,阿里披露了经营利润、经调整EBITA、净利润、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等不同口径。其中,经营利润为349.88亿元,同比下降3%;经调整EBITA为388.44亿元,同比下降14%;净利润为423.82亿元,同比增长76%。财报解释称,经调整EBITA的下降主要归因于对淘宝闪购、用户获取和科技的投入。
根据一季度和二季度数据可以推算,2025年上半年,阿里巴巴实现营收4841亿元,经营利润634.5亿元,经调整EBITA为714.6亿元。
以淘宝闪购作为主要入口的外卖业务,是二季度阿里经营的最大变量。针对外卖竞争和即时零售,阿里在二季度完全颠覆了此前以饿了么为中心的业务布局,淘宝闪购成为业务核心。
资金和火力持续向外卖聚拢。先是4月底上线“饿补超百亿”,7月2日淘宝闪购又宣布将在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共500亿元。不过,由于财报数据为截至6月30日的季度业绩,投入更大、战况更为激烈的七八月份情况在此次财报中并未体现。
在财报发布后的业绩电话会中,阿里电商事业群首席执行官(CEO)蒋凡、阿里集团CEO吴泳铭等高层也对即时零售业务做了一定说明。蒋凡提到,过去四个多月,阿里投入大量市场费用,带来了大量的新用户。目前,淘宝闪购日均订单峰值达到1.2亿单,8月周日均订单达到8000万单。从用户侧来看,闪购整体的月度交易用户买家达到了3亿,对比4月之前,增长200%。
“得益于我们即时零售(闪购)业务的规模,目前每天该频道的活跃用户数已达1.5亿。”蒋凡说道。
当传统电商业务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外卖和即时零售的加入给阿里带来了新的机会。阿里称,不管是从能力的角度、资源的角度,还是现金储备、现金流的角度,乃至整个资产负债表的角度,他们都有足够的资源在消费和AI两个方面都进行饱和式的投入。
外卖压缩利润,现金流受影响
经过组织架构调整,目前阿里主要有四大分部: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以及所有其他。
4月底,阿里整合饿了么供给,升级推出淘宝闪购作为即时零售的新入口。6月,原本归属于阿里本地生活集团的饿了么也并入电商事业群。阿里方面当时表示,会发挥各自优势和长项,构建更加完整的大消费服务体系。特别是即时零售领域,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将加强协同,打通资源。
二季度,由于对外卖的大力投入,这一业务所在的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业绩也因此出现较大变化。
电商集团营收1400.72亿元,在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比56.56%,同比增长10%。即时零售自身的收入同比增长12%至147.84亿元,这部分收入包括淘宝闪购和饿了么,且已扣除视作收入冲减项的补贴,增长主要得益于淘宝闪购带来的订单量增长。
蒋凡称,淘宝闪购显著带动了手淘整体用户规模和活跃度,在用户活跃提升的过程中,也能看到闪购带动电商收益的明显趋势。
外卖的协同效应带动了阿里电商整体大盘的增长,但是由于大规模补贴,利润空间被压缩。二季度,电商集团经调整EBITA为383.89亿元,同比下降21%。财报解释,这主要是由于对淘宝闪购以及用户体验、用户获取和科技的投入所致,部分被电商集团的双位数收入增长所抵消。
对外卖竞争的投入直接拉高了阿里的成本和费用,并大幅削弱了其现金流。
二季度,阿里销售和市场费用有明显增长,达到531.78亿元,占收入比重21.5%,同比增长8.1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对淘宝闪购以及电商的用户体验和用户获取的投入所致。
阿里自由现金流则净流出188.15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流入人民币173.72亿元。一正一负,自由现金流相差了361.87亿元。根据财报的解释,这部分资金除了对淘宝闪购的投入,还用于对云业务基础设施的投入。
外卖是场持久战,阿里家底尚厚
根据瑞银8月25日发布的研报,以订单量为衡量标准,淘宝闪购、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已经从竞争前的11%和二季度的13%翻番至最新的28%;美团的市场份额则从竞争前的85%、二季度的74%下滑至65%;京东的市场份额从二季度的13%降至7%。
在半年来的激烈竞争下,外卖行业已经呈现出新的格局。原来的行业二分格局被打破,由于各家企业给的补贴、流量、工资存在差异,用户、商家和骑手这三种资源在三大平台之间不断地流转和再分配。
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京东、美团、阿里最直接的手段即大笔烧钱做补贴。《财经》根据媒体报道及各家官方披露的数据整理得出,三家平台截至目前已经累计烧出超过千亿元,各家的经营利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尽管投入颇多,但阿里对于目前所取得的成绩是满意的。淘宝闪购的商户供给和运力规模都在快速增长,淘宝闪购日均活跃骑手数已经达到200万的规模,比4月增长3倍。
有骑手告诉《财经》,近月来饿了么对骑手的活动奖励最丰厚,不少美团骑手已经因为相对好一些的待遇转而去跑饿了么。他本来长期在跑美团,外卖大战期间也“叛变”去饿了么。“还有很多美团队长直接‘带队叛变’。”他说。
蒋凡提到,闪购第一阶段的目标首先是用户规模和心智。他称,经过过去几个月的发展,公司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超预期实现。
根据三家平台高管向外传达出的信号,京东倾向于远离当下的竞争,美团表示会继续捍卫市场地位,阿里也称会继续投资消费这一战略领域。由此看来,美团和阿里的较量还将继续。
蒋凡表示,公司对外卖的投入是看到了新的机遇,是在消费侧投资的整体考量。“近期追加的500亿投资,是基于从远场电商到近场、即时零售大趋势下的历史性机遇。”他说。
从公司体量和家底的丰厚程度而言,阿里在这张牌桌上的筹码要更丰厚一些。截至二季度末京东、美团、阿里的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或流动投资数据依次为2234亿元、1711亿元和5856亿元。
不过,蒋凡坦言,过去饿了么与同行存在巨大的市场份额差距,目前闪购虽然在规模上领先,但是在经营效率上仍然有差距,后期会通过用户结构优化、订单结构优化、履约效率和成本优化等方面带动平台UE(单位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现在,用户每天打开淘宝闪购还会弹出满减的大额红包,比如“满50-21”“满40-20.8”,相比之下,美团和京东的力度早已没有这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