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界”七款车型齐发 鸿蒙智行生态再扩张

2025年08月26日 13:27  

本文2174字,约3分钟

8月25日,鸿蒙智行火力全开,一口气推出问界M8纯电版、新款智界R7和智界新S7三款新车型。此外,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宣布享界S9T将在9月16日发布,而鸿蒙智行第五“界”的首款产品尚界H5也开启了预售,问界M5推出了跃影红版本,全力冲刺传统销售旺季“金九银十”。

值得关注的是,本轮新车的核心亮点在于将技术壁垒转化为用户体验。因此,新车新增动态转向辅助、爆胎稳定控制及车门安全冗余设计等功能,即使在碰撞断电后仍可开门,实现从环境感知到人车交互的全链路升级;另一方面,从20万级到50万级,覆盖SUV与旅行车等多品类,鸿蒙智行不仅推动成熟车型焕新升级,也通过新品牌完善市场布局,覆盖多元用车场景。

分析人士指出,鸿蒙智行目前基本上实现了全价位段的覆盖,且统一搭载华为最新的智驾技术,切实落实了“科技平权”策略。随着鸿蒙智行“五界”布局的全面完成,中国智能汽车行业正迈向“技术定义产品”的全新发展阶段。

累计交付量破90万辆

在华为终端BG构建的“全场景智慧生活”版图中,除了智慧办公、鸿蒙智家、运动健康、影音娱乐等领域,鸿蒙智行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华为终端凭借深厚的能力与ICT解决方案,持续赋能中国车企,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全面升级。

据余承东介绍,截至目前,鸿蒙智行累计交付量已超90万台,预计今年10月将突破百万台。其中,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突破1.2万台;问界M9上市17个月,交付量达到22.6万辆;问界M8上市4个月,交付7万辆,智界R7与智界S7交付超11万辆。在智能驾驶方面,鸿蒙智行辅助驾驶半年里程突破16.7亿公里,累计避免可能的碰撞超215万次。

智界R7与智界新S7以“四新”升级强势切入年轻市场,涵盖新颜值、新舒适、新智能与新性能。两款车首次搭载智界图形车标,新增极光绿车漆与罗兰紫内饰,R7车身线条进一步优化。智能配置上,全系标配华为192线激光雷达,新增后向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与4D毫米波雷达,并搭载HUAWEI ADS 4.0系统,可精准识别复杂障碍物。动力方面,R7纯电版续航达802公里,增程版综合续航1673公里;新S7百公里加速仅3.3秒,续航855公里。价格上,R7起售价24.98万元,新S7为22.98万元。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表示,智界新款车型标志品牌进入2.0阶段,未来将投入超百亿专项投资、组建超5000人研发团队,成立智界新能源公司,以产销服一体化保障用户体验。

此外,问界M8纯电版车型也正式亮相,其起售价与增程版保持一致。新车全系标配宁德时代100度电池,CLTC综合续航里程最高可达705km。因取消增程器,该车还额外提供149L智能电动前备箱,进一步提升了实用性。

在新车上市热潮中,鸿蒙智行新成员尚界H5也开启了预定。据余承东介绍,尚界H5即刻开启预售,预售价16.98万元起。尽管定位于20万元以下B级SUV市场,但尚界H5依旧搭载了192线激光雷达、ADS 4、鸿蒙座舱等配置。

有观点认为,当前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与早年智能手机市场发展路径高度相似,企业正通过加快产品迭代与技术革新刺激消费需求、推动市场增长,鸿蒙智行也希望通过不断推出新车来吸引更多消费者。

东方证券认为,下半年多款鸿蒙智行新车将陆续上市,预计其相关整车企业受“反内卷”影响较小,销量增速有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五界”协同发力加速覆盖市场

目前,鸿蒙智行已完成“五界”品牌布局,涵盖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与奇瑞合作的智界、与北汽合作的享界、与江淮合作的尊界,以及与上汽合作的尚界,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品牌矩阵。

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拥抱鸿蒙智行背后,是汽车产业的竞争已经驶入下半场,智能化才是真赛点,未来不仅比拼续航和动力,更比拼智能化、软件定义能力以及生态整合力。

从目前发展来看,问界的表现最为突出。在这样的情形下,鸿蒙智行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保持问界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如何加速提升其他几“界”的综合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华为将问界已验证的成功经验与核心人才作为战略资源,输送至鸿蒙智行旗下其他品牌。据公开信息显示,华为已从问界抽调一批骨干力量,系统性支持智界、享界等新品牌的发展。

行业分析认为,鸿蒙智行通过“五界”品牌矩阵,有望重塑智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推动整个行业加快软硬件融合与智能互联技术的投入,并促进“人—车—家”全场景生态闭环的构建,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升级与发展。

不过,亦有观点指出,问界的成功是否能够完全复刻至其他品牌,仍需时间检验。毕竟,每个品牌都有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发展路径,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也不尽相同。

对此,鸿蒙智行相关人士表示,五个“界”都具备崛起的潜力,都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品牌培育、市场磨合及产品线拓展皆需时间。正如问界也曾经历艰难的发展阶段,其他品牌同样需要时间成长与突破。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