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被誉为“新黄金”“新石油”,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自2020年《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第一次将数据列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随着《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二十条”)的发布及国家数据局的正式成立,中国数据要素市场从地方自主探索迈向国家顶层设计引领的新阶段,政策体系持续完善为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数据要素的统一大市场也在逐渐形成中。
从市场实践看,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首次突破40泽字节(ZB),达到41.06ZB,同比增长25%,增速较去年提高2.56个百分点。人均数据生产量约为31.31太字节(TB),同比增长25.17%,数据生产总量和人均产量实现同步跃升。然而,数据要素市场化仍面临挑战,如数据增长率低,存在供需失衡、流通规则不健全等问题,企业因合规安全风险、收益分配机制缺失等因素,市场主体参与动能不足。在此背景下,数据交易所(中心)作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核心枢纽,其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成为破解数据流通难题、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关键。
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依托“双区”政策优势,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中承担着探路者角色。2022年11月,深圳数据交易所(下称“深数所”)正式揭牌,其设立既是落实《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的关键举措,也是深圳优化数字经济产业布局的核心实践。深数所聚焦合规保障、流通支撑、供需衔接、生态发展四大方向,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正在不断探索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的深圳之路。
笔者通过在技术与经济的二维模型(FTM2)基础上扩展为三维分析框架(FTM2 Plus分析模型),以系统分析深圳数据交易所的生态构建过程。通过X轴(经济端)、Y轴(技术端)和Z轴(区域端)三个维度,深入探讨深数所在要素市场协同进化与价值共生方面的实践与创新,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深圳样板”。
FTM2 Plus分析模型:理论框架与创新拓展
笔者曾于2018年提出FTM2分析模型(金融科技多维思维模型,Financial Technology Multiple Thinking Model,FTMTM)是一个二维平面分析框架。其核心在于构建“技术—经济”二维矩阵,通过纵向技术架构与横向经济服务阶段的交叉耦合,系统阐释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融合逻辑。该模型将复杂的多维空间简化为二维平面,为分析金融科技提供了结构化分析工具。
纵向(Y轴)为技术架构层面,遵循“云—管—端”的层级逻辑。“云”层作为技术底座,指提供云服务的主体,对应数据要素供给侧的基础设施,为整个体系提供算力、存储及基础技术支撑;“管”层聚焦传输环节,泛指传输层面的服务方,承担数据要素安全流通的技术保障功能,通过构建可信传输通道实现要素在各环节的合规流动;“端”层则是服务触达端口,面向C端或B端直接服务,是技术架构与实体经济需求的连接点,确保技术赋能能够精准触达市场主体。
横向(X轴)为服务于实体经济全生命周期的经济维度,涵盖“生产—流通—交易”三个核心阶段。“生产”阶段是要素价值创造的起点,聚焦数据等要素的生成与初步加工;“流通”阶段是要素价值传递的关键环节,实现要素在不同主体间的高效配置;“交易”阶段(即金融要素市场)则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终点,通过价格发现机制实现要素价值的最终兑现。
在“技术—经济”二维矩阵的内在逻辑中,纵向技术架构与横向服务阶段形成深度协同:“云”层通过提供基础设施支撑“生产”阶段的要素供给,“管”层通过安全传输技术保障“流通”阶段的要素合规流动,“端”层则通过服务界面将技术能力注入实体经济的全生命周期,最终在“交易”层实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闭环。这种架构设计不仅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了定位工具,更揭示了企业理想的增长路径——沿“技术—经济”协同的45度方向发展(最佳路径),最终实现生态化转型。
为更全面地分析深圳数据交易所在区域协同和跨境流通中的独特作用,笔者在FTM2模型基础上,增加了Z轴(区域维度),构建了FTM2 Plus分析模型(如图)。这一扩展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契合数据要素跨区域流动的特性,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分析深数所如何发挥区位优势,促进数据要素的跨境流动和区域协同。
要素市场的协同进化机制与价值共生实践
深圳数据交易所于2021年12月注册成立,2022年11月15日正式揭牌,其核心任务围绕合规保障、流通支撑、供需衔接、生态发展四大维度展开。一些公开数据表明深数所在创新方面持续地取得突破,正实现从“地方试点”到“全国枢纽”的跨越。
基于FTM2 Plus分析模型,可以从X轴(生产—流通—交易)、Y轴(云—管—端技术架构)和Z轴(区域协同:本地、全国及跨境)三个维度,深入剖析深圳数据交易所生态构建背后的协同进化机制以及价值共生的实践成果。
以经济层(X轴)的视角看,深数所通过在生产端的积极探索,有效激发了数据要素的生产活力;通过在生产端的积极探索,有效激发了数据要素市场的供给活力。
在公共数据开发领域,深数所通过“场景授权”模式激活沉睡的数据资源,实现了数据确权从“模糊态”到“清晰态”的重大突破。如,与中国气象局合作推出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全球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等13个公共数据产品,促进气象数据产品市场化。
在人才储备方面,截至2025年6月,深数所已完成六批数据交易员认证,累计培养持证专业人才近300名,为数据要素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在流通端,深数所构建起一套“安全可信、可控可追溯”的数据流通体系。通过打造集成“一平台两中心”(数据交易商业平台、数据产权登记服务中心、数据资产化服务中心)的一体化平台体系,深数所实现了数据产权登记、流通交易、交付监管等全流程的安全保障。目前引入合作跨境数据商达30余家,业务涉及金融、营销、电商等20余类应用场景。同时,深数所建立了专业的数据出境评估流程,提供公益性跨境安全评估服务,确保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性。
在交易端,深数所持续探索创新交易模式与服务,显著提升数据要素的交易效率。截至2025年6月,累计上市标的3633个,包含互联互通标的308个,覆盖智慧城市、金融、医疗等300余类应用场景。同时,深数所已设立超过50家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含珠海首个“政所直连”工作站),培育26个特色数据专区,吸引平台参与主体超4900家,成功构建起一个立足深圳、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数据生态交易圈。
从技术架构(Y轴)的视角来看,深数所在“云”层面充分利用深圳雄厚的算力基础设施,精心构建起高效能的数据交易云平台。深圳坐拥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鹏城实验室、深圳国资云等核心算力资源,其中鹏城云脑Ⅱ的算力达1000P FLOPS,为数据交易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深数所作为全国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的六大枢纽节点之一,正加快推进国家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深圳枢纽)建设。
在“管”层面,深数所结合工作实践,在全国率先开展“动态合规”(DEXC+)体系改革,包含DEXC+标准构建、DEXCO(数据交易合规师)与DEXCA(数据交易合规评估法律服务机构库)培育、DEXC+智库支撑等内容。DEXC+体系改革以新兴法律服务业培育为配套,以特色化公共法律服务为补充,打响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战,探索国内首个数据要素流通“法治+信用”营商环境高地的建设路径,为推动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流通、充分赋能实体经济贡献深圳方案,塑造深圳法治营商品牌,引领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品牌建设。
在“端”层面,深数所打造了线上线下协同的服务网络。线下渠道方面,截至2025年5月,已在全国37个城市设立超过50家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线上平台方面,数据交易平台已完成3.0版本升级,注册用户突破5600家。2024年全年举办数据要素相关活动87场,参与人次超2万,显著提升了数据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放眼区域协同层面(Z轴),深数所依托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区位优势,加快推进大湾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深数所在促进数据要素全球流动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数据合作与交流,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和参加国际数据论坛、研讨会等活动,分享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经验和成果,为全球数据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另一方面,通过优化跨境数据交易规则和流程,为数据的跨境流通提供便利化服务,在确保数据安全和合规的前提下,推动数据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
深数所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在服务保障方面,搭建了一站式的数据交易服务平台,提供数据登记、评估、交易、结算、交付等全流程服务,同时还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技术支持、安全保障等增值服务,解决企业后顾之忧。如今,深数所的“朋友圈”不断扩容,吸引了多家来自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数据商入驻。
从经济与技术(X—Y轴)协同角度分析,深数所构建了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在数据资产化服务方面,已形成覆盖数据产权登记、会计入表、价值评估、金融创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累计完成多家企业数据资产入表,落地多个数据信托项目和联合打造多款数据保险产品,并促成多笔数据资产增信融资。通过融合隐私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深数所的数据流通效率提升显著。
在经济与区域(X—Z轴)协同方面,深数所着力推动数据要素跨区域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依托国家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深圳枢纽),在构建一体化、全流程、创新型数据流通技术支撑体系中,深数所探索搭建了数据交易商业平台、数据产权登记服务中心、数据资产化服务中心“一平台两中心”的平台体系,成为国内上线的首个涵盖数据产权登记、主体授权、流通交易、交付监管、数据融合、开发利用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数据要素高效有序流通交易提供基础设施底座。
在价值共生的实践探索中(X—Y—Z轴协同),深数所在数据资产化创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生态构建以及跨境数据流通等多个关键领域展开了积极且富有成效的尝试。
在数据资产化创新方面,深数所持续推动数据要素价值转化,已形成完整的数据资产化服务体系。典型案例中,优钱科技通过深数所完成科创数据资产入表后,不仅获得深圳标准院颁发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更完成了两笔千万元的数据资产融资。
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方面,深数所与福田区共建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专区”已上线“福田金融1号”等九款数据产品。其中,“福田医疗健康保险自动化理赔”场景创新实现三大突破:一是全国首个医疗数据“授权采集—合规处理—场景应用”全链路闭环;二是商保理赔时效从传统七天缩短至两小时;三是累计服务参保人超50万人次。该模式已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典型案例,并在广州、成都等六个城市复制推广。
在赋能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方面,通过建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数据聚合服务中心(龙岗)、共建市区两级医疗数据语料库(罗湖)等举措,释放数据要素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在国际合作领域,深数所于2025年正式推出“国际版”,围绕跨境数据产品、合规及基础设施服务三大核心板块,构建了覆盖“产品孵化设计—数据跨境合规—流通基础设施利用—交易撮合—产权登记—资产化”全链条的“跨境数链通”解决方案,有效赋能企业的出海与入境场景,打通数据跨境链路。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前海管理局、河套发展署等机构建立常态化合作。此外,深数所已与包括新加坡、英国在内的8个国家和地区及30余家跨境数据商达成合作,持续扩大国际数据合作“朋友圈”。
深圳数据交易所。
挑战、对策与未来展望:数据要素生态重构与协同进化,深圳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中,权属界定模糊、交易标准缺失、安全风险凸显及区域发展失衡等系统性挑战,正制约着全要素生产率的释放。地方数据集团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核心价值在于破解“政府数据碎片化”与“市场交易低效化”的双重困境。通过整合区域内公共数据资源与社会数据资源,这类集团可打破数据孤岛,形成规模效应。
然而,当前国内数据交易所(中心)的“全能化”定位引发深层思考:传统证券交易所生态中,交易、结算、经纪、做市等职能由上交所/深交所(交易平台)、中国结算(登记结算)、证券公司(经纪服务)、IT供应商(技术支撑)等专业机构分权制衡;反观数据要素市场,数交所却被迫成为“六边形战士”,既承担交易撮合(类似证券交易所),又涉足数据登记(对标登记结算公司),还延伸至数据清洗加工(类比第三方服务商)。这种职能泛化既是市场初级阶段的无奈选择,也折射出制度供给不足的现状。
地方数据集团的崛起正推动职能重构。数据要素的生态是否会逐渐改变为:地方数字集团公司聚焦“政府侧”职能,成为公共数据要素市场的基建运营商与治理规则设计者,以数字枢纽角色打通“政府监管—企业服务—市场创新”的全链条;深数所则回归“市场侧”本位,专注跨区域流通与标准化交易,扮演纯交易平台角色;第三方服务机构通过分级认证(数据商/经纪人等)形成专业分工,类比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网络。
进一步,数据要素市场是否会按照“聚合—分化—再平衡”的方式进行演进呢?如过渡期(2025年-2027年),即地方数据集团承担70%公共数据运营职能,逐步承接数据交易所的非核心业务;规范期(2028年起),即借鉴金融基础设施“管运分离”经验,形成“地方集团(资源整合)+交易所(流通交易)+专业服务商(技术赋能)”的金字塔结构;生态成熟期,即建立类证券行业的自律组织,如“中国数据结算公司”统一权属登记,“数据商协会”制定经纪服务标准,最终实现多层次市场体系的专业化分工。
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深数所将在以下关键领域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制度建设方面,随着“数据二十条”配套细则的陆续出台,深数所将重点完善数据产权登记、交易结算、收益分配等核心机制,力争在2025年底前形成可全国推广的标准化操作流程。特别是在跨境数据流通领域,深数所正在研发的“数据护照”制度有望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数据治理的重要工具。
在产业融合方面,深数所计划重点打造制造业、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垂直领域数据专区。以工业数据为例,通过联合华为等龙头企业构建工业数据空间。同时,创新推出的“数据+金融”服务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超数据资产融资支持。
在国际化布局上,深数所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优势,重点建设“深港数据走廊”,预计到2026年大湾区内部数据交易规模将进一步提升。通过与新加坡、德国等国际数据枢纽的合作,深数所正在构建包含数据确权、定价、结算在内的跨境数据流通全链条服务体系。
通过FTM2 Plus模型分析可见,深数所通过技术、经济、区域三维协同,已构建起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相对完整生态。未来,深数所将继续以“制度创新+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供更多深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