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电商巨头入局,香港零售业洗牌

来源 | 《财经》杂志 文|《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 编辑|苏琦  

2025年08月14日 12:37  

本文3069字,约4分钟

在逐渐打通物流链条后,中国内地电商巨头为抢占中国香港市场可能会有哪些新的竞争方向?又或将给当地零售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今年3月,京东在香港人流最稠密的旺角地区投入大型广告牌,提出“全港比价,买贵就赔”。摄/焦建

中国香港的零售市场,正因中国内地电商巨头的频频入港动作变得如同天气般持续火热。

8月13日,按照中国香港海关方面正式公布的相关消息显示,京东物流旗下相关机构已成功获得香港认可经济营运商计划(HKAEO Programme)的AEO认证。

此次认证被认为标志着京东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物流服务能力将迎来进一步提升。继菜鸟物流网络在香港加速布局、拼多多推出“包邮香港”政策后,京东在港积极布局从物流到零售的脉络亦日渐清晰。

AEO全称为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中国内地译为“经认证的经营者”。作为世界海关组织《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中的核心制度,该认证旨在通过海关与海关、海关与商界以及海关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合作,促进全球供应链安全与贸易便利化,实现关企互利共赢、贸易畅通。

中国香港的相关计划推出至今,有约90家企业获得认证,其货物运往与中国香港达成互认安排的16个经济体可享受便利通关安排,被认为有助于促进货物无缝跨境流动。而京东方面获得认证的机构全名为JD Express Investment(Hongkong)Limited,简称JD Express Investment,其服务包括京东物流在香港的仓储管理、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等。

此举亦被认为是京东持续布局中国香港零售市场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除物流业务,在零售业务方面,京东曾在今年3月在香港人流最稠密的旺角地区投入多块大型广告牌,提出 “全港比价,买贵就赔”。作为后续动作,8月12日,京东则正式发出题为“京东佳宝靓又平,心意着数拍住嚟”的邀请函,承认将与香港老牌食品超级市场佳宝方面进行合作。

佳宝成立于1991年,目前在中国香港约有90间分店,员工超过1000人。此次合作的相关消息已在市场中传播多日,内容包括京东方面将以数十亿港元规模收购佳宝方面超过半数的股权,还包括过渡期条款等。虽然最终实际金额并未确定,但各界已普遍预期京东将通过供应链优势进一步丰富当地零售消费市场的供给。

随着近两年抢占中国香港市场竞争日渐白热化,物流链条的打通,曾是中国内地电商巨头进入中国香港市场的核心关注点之一。作为对比,香港居民此前在内地电商平台购物,除要经历数日乃至近一周(因有时会经历海关查验等)的等待,还需支付相对高昂的邮费。

以自2024年底实施一件包邮到港的拼多多为例,其近期主要策略为对香港段运费进行补贴。只要购买带有“包邮到港”标签的商品,低至一元的商品也能享受免运费自提服务,顾客可选择顺丰、神州等指定集运服务商送至附近站点自提。

自实施包邮到港后,拼多多平台在香港居民的认知度提高。图为提供晚间自提快递服务的站点。摄/焦建

今年7月初,顺丰方面曾暂停与拼多多的合作。因货物涌至其他自提点,曾导致香港多个区的大量自提点出现排队取货人龙。截至目前,《财经》记者走访的香港部分片区的顺丰站点已恢复服务,而拼多多方面亦开始建设自提柜。

再以与淘宝方面合作紧密的菜鸟为例,其在香港的网络布局从2018年开始,目前已形成一张覆盖全网的自营物流网络,包括分拨中心、菜鸟驿站、自提点、自提柜、中港车干线及自营车队。

据菜鸟方面对《财经》提供的最新相关数据显示,目前菜鸟香港自提网络超过1000个,已构建覆盖全港“300米自提圈”,并且不断围绕用户收货体验推动服务升级,包括推出“开放式自提”服务、港铁站自提柜或服务点等。“今年618期间,在本地包裹量按年双位数增长的情况下,菜鸟仍通过优化技术,保障全链路包裹准时送递率稳定在99%,达到时效不降速、服务不打折的目标。”菜鸟方面称。

与之相比,京东对香港市场近年来积极布局的节点,则被认为始于2023年港澳服务升级。2024年9月,京东方面宣布加码香港市场布局,初期投入人民币15亿元用于商品价格补贴、物流补贴及服务优化等,并面向全港消费者、当地商家推出多项优质服务和招商政策。

跨境一体化的供应链网络,被认为是京东方面在物流建设的重要关注点之一。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已经在香港运营两大物流仓库。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已在当地建立了保税、报关、运输、仓储、配送等供应链服务。

“与拼多多的一件包邮相比,京东目前的到港服务政策是满188元免10公斤以内运费,自提点自提限时免运费。还包括官方集运、口岸服务站自提等。体系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复杂。”居住在香港新界的一位当地市民对《财经》表示,“还有就是一旦涉及到港,较贵的电子产品等商品性质变为全球售,不支持开具发票。担心拿回内地保修时会有困难。”

而在大致服务格局形成后,持续关注当地零售市场的另一位人士则指出,内地电商平台进入香港,一方面使得港人更容易买到“平靓正”的商品,促进经济互动;另一方面,香港原本以实体零售业为主的线下市场,亦有望出现新的变化与发展。

2025年预计全年零售额达4650亿港元的香港市场有其独特性。因人群密集且地租高昂,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大卖场模式多年来并未在香港大规模扎根。此外因此前物流成本较高,香港亦未被纳入内地电商平台“包邮区”,其实体零售业的发展速度亦被认为相对较慢。

“在此之前,香港物流成本一直都比较高。菜鸟和京东的优势则是在内地已形成了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与经验,能够较快地联通及复制到香港市场。按照各方目前的布局,从战略规划看大概率是为下一步的加速商品流通进行准备。”专注国际物流业务的燕程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合伙人黄彪对《财经》解析称,“香港是成熟的服务型市场,有相对较大消费体量。如果内地的物流科技、完善的供应链管理,再加上香港的自由贸易政策,将带来的需求习惯、频率的改变,会再次推动香港本地化购物和物流业市场的升级。”

与之相关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特点,则是随着商铺租金持续下探带来的压力缓解,加上中国香港的战略地位,正在使得当地实体零售空间重新具备发展潜力。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差估署相关资料显示,2025年3月,零售物业售价及租金按年分别下跌16.3%与5.2%。与历史高位相比,更分别下跌达37.0%与17.8%。

虽香港不少地区商铺租金下跌,但部分商铺经营仍较为困难,只能打折促销乃至结业。摄/焦建

香港美联旺铺董事江静明近日曾向《财经》解析指出,内地电商近年推出“直送香港”措施以及将网购免运门槛下调,这导致家品建材、服饰、美妆、电器零售等商户因产品具有高库存及价格透明的特性而被线上替代,因此出现两大转变:

其一,商铺租赁面积与租金下跌,业主越来越需要把大铺拆小以及推出短租方案才能吸纳商户;其二,行业结构洗牌,一些低成本、体验式的店铺进驻速度加快。高价且须试用或提供即场服务的行业,如珠宝、奢侈品、美容医疗,则改为进驻人流较多的一线街道从而吸引顾客。

在此基础上,租金回落也正吸引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品牌来港开设实体店,新品牌来自中国内地、日本、韩国等,反映了中国香港的实体市场更趋多元化与国际化。类似的租金降低是否也会给内地电商巨头在港经营线下零售业带来新机遇,当地行业人士亦在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