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2.3万亿元持仓解密

来源 | 《财经》杂志 作者 | 《财经》记者 张建锋 特约撰稿人 | 康国亮 编辑 | 杨秀红  

2025年07月21日 12:00  

本文5206字,约7分钟

2025年二季度末,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前五大行业为电池、半导体、白酒、股份制银行、白色家电,其中半导体排名上升,白酒、白色家电排名下滑

2025年上半年,北向资金增持1658家A股公司中,超八成公司在一季度实现盈利。AI插画/小凤

作为外资主力的北向资金(沪股通、深股通),其持仓动态一直备受市场关注。随着官方数据披露,其上半年持仓情况浮出水面。

7月7日,沪深交易所披露2025年二季度北向资金持仓数据。Wind(万得)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北向资金共持有2907只个股,持股数量合计1232亿股,持股市值合计约2.29万亿元。相较于2024年末,北向资金持股市值约增加871亿元,持股数量增加约7.22亿股。

同期,申万二级行业中,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超百亿元行业共计53个,其中最高的前三大行业为电池、半导体、白酒,持股市值均超1300亿元。

调仓路径来看,半导体等实体行业为2025年上半年北向资金加仓重点。《财经》根据万得数据统计,同期,北向资金增持67个行业,7个行业增持金额超百亿元。其中,半导体、股份制银行、乘用车分居前三位,增持金额均超170亿元。

“随着科技股引领中国资产重估逻辑显现,以及贸易战扰动,外资持仓和增持思路已发生变化。”有市场人士告诉《财经》,在国产化加速及国际化战略推动下,A股市场的半导体及新能源细分行业龙头,更受外资青睐。

从2025年上半年外资重仓、增持公司和行业的主要特征来看,大部分业绩实现增长或有较强盈利能力。对于一些因陷入调整、业绩增速下滑的行业,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则有所下降。

万得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北向资金增持1658家A股公司中,超八成公司在一季度实现盈利,超六成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对于后市,多家外资机构给出“超配”A股的建议,消费服务、人工智能、创新药等板块,被重点看好。

重仓五大行业

《财经》根据万得数据统计,申万二级行业中,截至2025年6月30日,北向资金持股市值最高的前五大行业分别为电池、半导体、白酒、股份制银行、白色家电,持股市值均超千亿元。

与2024年末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前五大行业相比,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行业名单未变,但排名稍有变化。其中,电池持股市值依然位居榜首,半导体行业从第五位升至第二位,而白色家电排名从第三位降至第五位,白酒行业从第二位降至第三位。

电池行业依然是北向资金的最爱,其在2024年末及2025年上半年,均位居北向资金持股市值首位,且持股市值在2025年上半年增长超百亿元。

电池行业内,2025年上半年,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超10亿元公司共计七家,其中宁德时代(300750.SZ,3750.HK)、亿纬锂能(300014.SZ)、先导智能(300450.SZ)分居前三位,持股市值分别为1531亿元、37亿元、33亿元。同期,电池行业总市值合计增长超千亿元。

北向资金重仓的电池行业,业绩呈现增长态势。万得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电池行业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长21%至192亿元。

电池行业中,北向资金重仓的宁德时代,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至140亿元。

北向资金持股市值第二大行业为半导体行业。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中,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超10亿元公司共计20家,持股市值超百亿元公司有4家。其中,北方华创(002371.SZ)、豪威集团(603501.SH)、中微公司(688012.SH)分居行业前三位,持股市值均超百亿元。

相对于2024年末,2025年上半年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前五大行业中,白色家电、白酒行业排名均有所下滑。

2025年二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白酒板块市值为1341亿元,相对于2024年末持股市值,减少超200亿元。

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减少的背后,是白酒行业调整进入深水区。2025年一季度,白酒行业营业收入合计同比增长1.6%至1526亿元,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长2.3%至634亿元。相对于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幅,白酒行业业绩增速大幅下滑。当期,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中,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禁酒令”的推出,削弱了市场对白酒行业的预期。有机构指出,2025年中国党政机关实施的“史上最严禁酒令”政策,冲击了高端白酒市场,加速行业从政务依赖向大众消费转型,促使酒企调整产品策略以迎合年轻群体偏好低度、多元化产品的趋势。

据新华社5月18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下称《条例》),要求党政机关应当严格执行国内公务接待标准,实行接待费支出总额控制制度,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标准安排接待对象的住宿用房,协助安排用餐、用车的按照标准收取伙食费、交通费,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

万得数据显示,2025年6月30日白酒板块总市值为29901亿元,相对于5月18日《条例》出台前的33851亿元,蒸发约3950亿元。

“禁酒令”影响开始显现。截至7月15日,已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五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三家公司预计盈利、两家公司预计亏损,三家预计盈利的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均超五成。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微增的水井坊(600779.SH),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滑56.52%。

“春节期间总体消费表现低于预期,导致渠道库存水平高于预期,进而对春节过后几个月的发货量造成一些影响。”水井坊在业绩预告中称,消费疲软的趋势在二季度进一步加剧,宴席和商务宴请等关键场景需求不振,进一步影响了去库存进程,放缓了发货恢复的节奏。

增持银行和黄金股

从持股市值变化来看,相对于2024年末,2025年上半年,北向资金增持金额前五大行业为半导体、股份制银行、乘用车、化学制药、工业金属,持股市值分别增加385.32亿元、213.08亿元、176.54亿元、123.43亿元、122.55亿元。

从增持数量来看,北向资金增持上述行业股份数量分别为2.84亿股、4.02亿股、1.74亿股、1.56亿股、1.65亿股。

同期,北向资金持股的124家A股半导体公司中,77家公司持股市值增长,占比超六成。其中,7家公司持股市值增加超10亿元,北方华创、豪威集团、澜起科技(688008.SH)持股市值分别增加116亿元、62亿元、45亿元。

从持股数量来看,2025年上半年,北向资金持有北方华创股份5445万股,相对于2024年末的3185万股持股数量,增幅超七成。同期,北向资金增持豪威集团、澜起科技股份数量分别超2000万股、4000万股。

北向资金大举增持的半导体行业,业绩快速回升。2025年一季度,半导体行业营业收入合计同比增长16%至148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至93亿元。

其中,北方华创业绩持续增长。该公司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超三成、超四成;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至8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至16亿元。

对于收入增长的原因,北方华创在一季报中表示,主要为公司集成电路装备领域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设备(CCP)、原子层沉积设备(ALD)、高端单片清洗机等多款新产品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工艺覆盖度显著增长,同时多款成熟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半导体公司业绩增长还在持续。北向资金上半年大举加仓的澜起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58.17%至26.33亿元,归母净利润11亿元-12亿元,同比增幅为85.5%-102.36%。

公司预计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约15.47%,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9.46%-28.49%。公司预计,当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均有望再创公司单季度历史新高。

澜起科技在半年报预告中称,AI(人工智能)产业趋势下行业需求旺盛、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合计收入大幅增长、高性能运力芯片销售收入占比增加,是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天风证券看来,半导体行业面临涨价持续性、AI强催化、国产化加速等利好,重点推荐存储板块机遇。

除了半导体,股份制银行也是北向资金重点增持的一大行业。2025年上半年,北向资金持仓的九家股份制银行中,八家公司持股市值增长,七家公司持股市值增长超10亿元。其中,招商银行(600036.SH)持股市值增长128亿元,位居该行业首位。

万得数据显示,尽管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稍有下滑,但凭借148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股份制银行位居申万二级行业第二位,位居国有大型银行之后。

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增加额排名前五的乘用车和工业金属行业,业绩表现也可圈可点。2025年一季度,两大行业营业收入合计增幅分别为8%、6%,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增幅分别为19%、44%。

上半年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增加超150亿元的比亚迪(002594.SZ),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至170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0%至92亿元。2025年1月-6月,公司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幅超三成。

工业金属行业中,紫金矿业(601899.SH)位居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增加首位,持股市值增加约96亿元。

2025年一季度,紫金矿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至78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六成至102亿元。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32亿元,同比增长约54%,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约130亿元,环比增长约27%。

外资如何看后市?

北向资金流动的背后是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持续看好。近期,多家外资机构给出“超配”A股的建议。

高盛日前上调了今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测,并维持对中国股市的“超配”建议,将MSCI中国指数、沪深300指数的12个月目标点位分别上调至84点、4600点。野村证券则将中国股票评级大幅上调至“战术性超配”,并将全年GDP增长预测从此前的4%上调至4.5%。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在对下半年A股市场展望中提到,假设目前中美双边关税水平维持不变,预计沪深300指数的每股盈利或将在2025年同比增长6%,考虑到低基数效应以及更多支持政策的推出,预计今年A股盈利将呈逐季温和回升态势,但经济增长压力或对A股整体盈利预期的上修形成制约。

淡马锡中国区主席吴亦兵对《财经》表示,过去两年中国陆续出台了系统性的政策,其实是被资本市场低估的。“这些政策并非短期政策,而是系统性的改革,只是过去三年资本市场信心受到打击,导致市场对此的敏感度较低。目前对资本市场扶持的政策力度是非常大的,是‘一行一局一会’提出,这体现了最高政策制定者对资本市场的重视。”

淡马锡近日发布的2025财年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按标的资产所在地计算,淡马锡在华投资组合约4230亿元,占其全球投资的18%。“我们2025财年在中国的绝对投资组合净值增长约40亿新元,淡马锡一直以来长期看好中国,而且是重仓中国,这点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吴亦兵表示。

不过,对于外资短期资金流向,总部位于新加坡的APS(毕盛投资)观察到,对于中国科技公司,由于没有进一步技术突破的刺激,外资展现出了阶段性获利了结的迹象。但毕盛投资认为,随着全球AI发展重心逐步从硬件基础设施转向软件应用,中国正处于一个极具优势的位置,以低成本、开源友好的AI服务正展现出全球吸引力。

“短期内A股市场估值或呈现震荡的态势,中期有望推动A股市场估值重构的催化剂包含三类:增量政策、中长期资金流入以及近年来中国正经历的全面的结构性改革。”孟磊认为,“总体而言,中美贸易摩擦缓解或将助力出口型行业并推升高β板块,主要为TMT(科技、媒体和电信)行业;而贸易摩擦升级情景下,投资者或青睐国防军工、自主可控及包括高股息在内的防御性板块。若宏观政策刺激力度较大,内需消费及房地产将最为受益。若政策宽松较为温和,消费服务和人工智能主题或获得持续的资金净流入。”

摩根资产管理则预计下半年A股可能更多呈现结构性行情,兼顾成长侧和防守侧的哑铃型配置策略可能再次成为市场主流。

“在成长侧,围绕新质生产力相关板块的行情仍有可能延续,尤其是供给侧接近出清、盈利底部可能确认的行业板块,以及在全球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出海板块。比如,人工智能相关行业可能持续产生长期投资机会,低渗透率、高成长性的新消费板块值得关注,还有受益于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创新药板块。而在防守侧,A股的高股息策略有望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股息现金流,在不确定性仍较高的环境中,有助于对冲成长侧的波动风险。”摩根资产管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