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牌照引发的关注尚未消退,虚拟资产市场再起波澜。据香港证监会披露,目前已有超40家机构获准通过综合账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一场围绕数字金融的"行业竞赛"正悄然升温。
7月14日,招银国际获批虚拟资产牌照,成为香港首家获得相关资质的中资银行系券商,未来投资者可以在该平台合规参与包括加密货币等虚拟资产交易。这一重要进展直接点燃了市场热情,7月15日港股开盘,相关券商股应声普涨。招商证券(06099.HK)高开近15%,领涨板块;中信建投证券(06066.HK)涨2.4%,东方证券(03958.HK)涨1.58%、光大证券(06178.HK)、中国银河(06881.HK)、中金公司(03908.HK)等也均录得涨幅。
在业内看来,牌照不仅是业务范围的扩展许可,更是监管认可信任的体现。招银国际成为首家持牌的中资银行系券商,标志着传统金融与加密资产的融合正在加速落地。券商布局香港虚拟资产牌照,其核心驱动力在于寻求传统增长放缓的经纪业务之外的新业绩增长点,同时希望通过深度参与数字金融创新来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尽管牌照获批确实能带来短期估值提振,但虚拟资产交易业务从落地到实现规模化盈利仍需较长的培育周期。此外,虚拟资产固有的高波动性及潜在的技术安全等风险依然存在。未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在于,如何有效平衡创新突破与风险防控的关系。
券商抢滩虚拟资产交易赛道
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再掀布局热潮,券商争相入局的新战场已然成形。7月14日,招银国际正式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取得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等相关牌照,业务领域由此拓展至数字金融市场。据香港证监会数据显示,目前,包括胜利证券、老虎证券、富途证券、国泰君安国际、天风国际、哈富证券等超40家机构获批持牌,行业掀起新一轮竞速赛。
各机构牌照类型呈现差异化特征:国泰君安国际获批的牌照覆盖虚拟资产交易全链条,包括咨询、产品发行、分销等多元业务;东方财富旗下哈富证券则持有证券交易、自动化交易服务等四类牌照,具备综合服务能力;天风国际获批的则是“透过综合账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专项资质。
据招银国际证券相关人士介绍,该公司持有香港证监会1号、4号牌照,未来将探索以虚拟资产纳入多元投资组合的策略,并研究其与股票市场的关联性,开发创新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金证券等机构也已启动牌照升级进程。在投资人程宇看来,后续或将有更多拥有国际业务子公司的券商完成传统牌照的升级,逐步切入虚拟资产交易服务领域,推动市场生态进一步完善。
这一轮布局的背后,政策驱动是核心因素。近年来,香港持续完善虚拟资产监管框架,明确鼓励合规发展的态度,为机构提供了长期发展的可能性。
金融科技产业观察人士郑磊表示,牌照的争夺对券商而言是业务边界的实质性突破,使其能从传统资本市场延伸至虚拟资产的交易、融资、投资管理等新兴领域。其中,分销、代理等虚拟资产交易经纪业务因对现有系统改造要求较低,或成为首批落地的业务方向。
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指出,虚拟资产牌照对券商具有战略级意义,尤其是在当前传统券商业务竞争激烈、佣金率持续下滑、盈利空间收窄的背景下,虚拟资产交易及相关服务为开辟新的收入增长点、优化业务结构提供了关键路径。同时,参与数字金融市场有助于提升券商的国际竞争力,并为其估值带来新的支撑逻辑。
门槛提升、洗牌提速 系统风险不容忽视
尽管入局香港虚拟资产业务为券商创新打开了想象空间,但市场本质的高波动与高风险从未因合规外衣而改变。虚拟资产的复杂性与潜在系统性风险,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控体系构成严峻考验,这场围绕牌照展开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振辉揭示了牌照审核的深层逻辑,香港证监会除评估券商资本实力、合规历史外,更聚焦虚拟资产领域的技术设施安全性(需配备防黑客攻击的存储交易系统)、反洗钱、反恐融资措施有效性,以及专业团队配置(熟悉监管规则与交易流程)三大核心能力。相对而言,牌照申设门槛稍低,主要要求包括香港公司注册、合理架构搭建及通过证监会考核的负责人员,但券商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仍需强大研究团队与市场声誉支撑。
盈利转化同样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程宇指出,牌照虽带来新业务来源,但转化前景尚不明朗。目前持牌券商主要采用分销模式,通过在持牌交易所内设立综合账户,为客户提供比特币等主流币种的买卖通道。这种模式盈利空间低于海外平台自建交易所的全生态运营模式,加之香港严格监管限制了可交易币种范围,进一步压缩了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券商的入局为行业注入了传统金融的合规基因,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但建立引流获客体系、设立托管机制及构建完善风控体系等环节,仍意味着巨大的投入挑战。
郑磊提到,虽然牌照让券商业务延伸到虚拟资产新领域,但业绩快速变现的可能性较低。短期内甚至可能因为软硬件的投入产生成本压力。券商的"重估"本质是市场对其新业务定价的过程,若后续虚拟资产业务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或未能转化为收入增长,估值波动仍将持续。
牌照仅是起点,能力建设才是竞争的核心。在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看来,运营能力与技术水平的实质性提升才是券商在虚拟资产市场立足的根本。未来,持牌机构需依托本地监管与保险机制打造稳健、合规的交易通道,但更需突破两大瓶颈:持续丰富交易品种以提升吸引力,深度优化市场流动性以激活交易潜力。
数藏中国(香港)RWA Group创始人付饶表示,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正步入制度化与机构化的新阶段。头部券商入场,将加快行业洗牌,提高市场门槛,有望带动机构投资者更广泛、规范地参与虚拟资产市场。同时,也意味着香港虚拟资产市场的下一阶段竞争将更加集中在“合规能力”与“服务体系”的构建上,这对持牌券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其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