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一周,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香港金管局”)再度入市买港元。
7月2日纽约时段交易时间,港元兑美元汇率再度触及区间“弱方兑换保证”,随后香港金管局买入200.2亿港元本币。这一规模是其上周回笼的94.2亿港元的两倍以上,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将于7月3日减少至1441.75亿港元。
受此影响,截至7月2日8时50分左右,港元兑美元汇率小幅上涨至7.8495水平。
6月26日,为捍卫联系汇率制度,香港金管局已入市买港元。当日,亚洲市场早盘,港元兑美元汇率小幅上涨至7.8492。
不过,虽然香港金管局上述举动有助于将港币兑美元汇率拉回正常区间,但不到一周后,它又回到了弱区间。从利率指标来看,6月30日,一个月港元拆息利率报0.73%,为6月23日以来最低。
联系汇率制度规定,美元与港元以1:7.8价格锚定,并设立了7.75-7.85的浮动区间。在该机制下,香港金管局须按照既定承诺响应银行的兑换需求。若港元兑美元汇率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便要“买港元、抛美元”,反之亦然。
在市场人士看来,除了推动港元脱离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香港金管局上述举动还通过回笼流动性,提高港元利率,提升了做空港元的成本。
这几次干预的背景是,几个月来港元兑美元汇率宛如“过山车”,其走势在联系汇率制度交易区间的两端大幅波动。
6月26日,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5月初,港元兑美元汇率数度触发“强方兑换保证”,共计流入1294亿港元。港元市场资金充裕,令港元利率下调,港美息差扩阔,引发买美元、卖港元的套息交易,这令港元汇率转弱,加上上市公司派息高峰期接近尾声、非本地公司将招股或发债所得的港元资金兑换回笼,以及半年结相关的港元资金需求已大致完成筹措,市场对港元需求有所减少,多重因素结合引致港汇触发“弱方兑换保证”。这是联系汇率制度设计和正常操作的一部分。
一般而言,当港元的融资成本远低于美元时,交易员往往会借入港元,然后将其与收益率更高的美元货币对卖出,以赚取利差。过去一个月,这使得港元套息成为全球收益最高的交易之一。
不过,余伟文亦表示:“建议大家要小心管理利率和市场风险。视乎资金的走向以及港元资金的供求情况,未来有可能会再次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随着银行体系总结余减少,港元利率或会上升,这都符合联汇机制的设计。香港金管局会紧密监察市场和外围环境的变化,确保港元市场有序运作。”
展望后市,瑞银认为,最近港元短期利率大幅下降,这吸引了一些投资者将其作为融资货币的兴趣。虽然这表面上看起来颇具吸引力,但短期利率不太可能长期保持低位,而长期利率水位更高。
从需求方面来看,高盛研究部此前表示,投资者对香港市场和港元资产目前兴趣浓厚,港元流动性环境比较充裕。香港IPO(首次公开募股)市场持续火爆,并未对流动性形成冲击。海外投资者对港元的需求提升,如果该现象持续,未来香港金融市场或呈现相对温和的流动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