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亿人次的零食治愈:鸣鸣很忙如何实现“零食自由”

文|郭思嘉 编辑|温铭予  

2025年05月01日 15:35  

本文1805字,约3分钟

无论是深夜撕开一包薯片的“咔嚓”声,还是朋友聚会时共享一盒点心的快乐,亦或独处时巧克力入口治愈疲惫的瞬间,零食以独特的方式,成为人们与生活对话的又一座桥梁。

与此同时,人们的需求持续变革。在历经几十元一根的雪糕、上百元一斤的话梅等“零食刺客”的背刺之后,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味觉感受,还期待更高的性价比。

零食量贩模式应运而生。作为量贩零食赛道的代表,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鸣鸣很忙”)凭借旗下的“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两大品牌,以“质价比”为核心竞争力,成为零食江湖激烈竞争中杀出的黑马,并于近日递表港交所。

量贩模式造就“零食自由”

近年来,中国休闲食品饮料零售行业以年均5.5%的增速扩张,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9万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3.7万亿元。随着市场逐渐成熟,消费者日益理性,对零食品质与价格越发挑剔。

行业报告显示,量贩零食店优惠力度相当于线下商超6折-8折,成功迎合了这一轮消费心态的转变。尤其值得一提,鸣鸣很忙以1.9元600ml乌龙茶、9.9元50克牛肉为代表的一批高质、平价单品,精准锚定零食消费者的预期。 

平价背后的模式说来也简单。

在传统零售模式中,商品从工厂来到消费者手中,中间需要经过代理商、经销商等长达4-6个流通和加价环节。鸣鸣很忙通过“厂商直采”,大大缩短了中间链条。

同时,公司凭借36个智能仓配中心所构建的“300公里配送辐射圈”,为全国门店24小时持续供货,同步借助数字化管理系统使整体仓储及物流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小规格、高频次”的商业模式,降低了消费者的尝新门槛。另一方面,“鸣鸣很忙”将存货周转天数降至11.6天,相较传统商超30天以上的存货周转天数大幅缩减,让成本优势转化为价格竞争力。

平价带来销量,而大批量的采购,摊平了生产成本,也产生了议价优势。薄利多销的模式,实现了正向循环。

相比大城市,零食量贩模式更多惠及下沉市场的消费者。一直以来,由于物流成本和多级经销商加价,低线城市和县乡缺乏平价优质的商品。鸣鸣很忙有58%的门店扎根县城和乡镇,覆盖全国66%的县城,让县城家庭仅用30元的预算,就可以实现“满筐”的获得感。

截至2024年底,鸣鸣很忙全国门店累计接待消费者超16亿人次,让更多消费者实现了“零食自由”。

从“买买买”到“逛吃玩”

当物质丰裕催生对“体验感”的渴求,当快节奏生活让“小确幸”成为刚需,零售空间的价值已不再局限于商品交易,而在于能否构建起让消费者身心放松、乐于沉浸的“情绪场”。

“鸣鸣很忙”敏锐捕捉到这一变化,将门店从单纯的商品陈列空间,改造成集“逛”“吃”“玩”于一体的消费社交体验场。

落地长沙的“零食很大”通过定制化的超大包装零食、旋转楼梯、零食IP雕塑等场景,成为小红书的“打卡地标”。

在广州,“赵一鸣零食研究所”凭借795款零食组成的“零食打卡墙”“人气定制零食娃娃机”等特色打卡点,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前来拍照和体验。

创新的门店设计,让零食消费从“功能性购买”升级为“情绪价值获取”。数据显示,2024年鸣鸣很忙会员购买人数超1亿,复购率超75%。

日本商业观察家、社会学家三浦展在《孤独社会》中写道:“情绪和体验消费是表层,底层是我们本就认可的人生逻辑。”

这一观点在量贩零食行业得到验证——当传统模式受困于“品质与价格”的二选一难题时,鸣鸣很忙用555亿元的年销售额证明:真正的零食自由,是让消费者在透明、高效的体系中,享受不被溢价绑架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