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30日,各大家电上市公司的2024年财报已悉数出炉。在国补政策持续发力下,家电市场呈现结构性复苏态势。据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家电全品类(不含3C电子产品)零售额9071亿元,同比增长6.4%,行业整体规模稳步扩张。
但繁荣表象下暗流涌动,企业业绩分化加剧。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三大巨头合计营收突破8851亿元,合计净利超894亿元。其中,美的集团继续领跑,格力电器则出现营收下滑,二者营收差距已从2023年的1687亿元拉大至2190亿元。
这种分化态势在细分赛道同样显著,智能清洁赛道上演"冰火两重天”。2024年,科沃斯实现量利齐升,而石头科技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这种格局,本质是行业转型升级期企业战略选择差异的具象化呈现,暴露出价格竞争与价值创造之间的深层矛盾。
当国内市场陷入价格战与同质化红海,海外市场正蜕变为头部企业的战略纵深。2024年,包括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石头科技等在内的厂商,其海外业务增长迅猛,其中石头科技海外收入占比已过半。但是,全球化征程并非坦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全球供应链重构正形成双重挤压:原材料价格波动与物流成本攀升持续侵蚀利润空间。如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供应链战争中,构建兼具韧性与效率的全球价值网络,已成为中国家电企业破局突围的关键命题。
“三巨头”激战白热化 加速向精细化发展转型
2024年,复杂的市场环境使得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三大头部家电企业的业绩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
财报显示,美的集团营收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9.5%至4090.84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增长14.3%至385亿元;海尔智家营收达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187.41亿元,同比增长12.92%;而格力电器则出现负增长,营收同比下滑7.26%至1891.64亿元,归母净利润321.85亿元,同比增长10.91%。
对比三家数据来看,营收规模差距加速扩大,美的集团与格力电器营收差距从2023年的1687亿元拉大至2190亿元。盈利结构呈现梯队分化,美的集团以385亿元净利润规模及14.3%增速领跑行业,格力电器净利润突破300亿元但增速放缓,海尔智家净利润规模尚未突破200亿元级别。
值得注意的是,美的与格力在最新财报中均选择淡化单一空调品类披露,转而聚焦全屋智能生态的竞争布局。根据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美的集团智能家居业务(涵盖暖通空调、消费电器业务)实现营收2695.32亿元,同比增长9.41%;而格力电器将空调和生活电器合并至消费电器业务,该板块营收1485.6亿元,同比下滑4.29%,双方营收差距接近1210亿元。
颇具戏剧性的是,尽管双方均未单独列示空调业务数据,却在财报中援引不同统计口径隔空争夺“家用空调第一”头衔。这场暗战的背后,实则是行业集中度提升背景下的生存焦虑。
一位不愿具名的家电厂商相关人士告诉笔者,今年以来,渠道端压力尤为明显,空调市场呈现“商家谨慎备货、终端以销定产”特征,部分经销商采取"卖一补一"策略规避风险。未来,空调行业竞争不仅是三巨头的市场洗牌,更是全维度生存战,企业需要找到适合自身的竞争策略与手段以求生存。
“从财报数据可见,家电三巨头业绩分化的本质是战略选择与执行效率的博弈结果。”某大型家电企业相关人士分析认为,美的集团通过“C端家电+B端业务”双轮驱动实现规模扩张,但需警惕多元化带来的管理半径扩大与成本管控挑战;海尔智家高端化转型进入深水区,旗下多品牌矩阵的协同效应尚待充分释放;格力电器则面临转型阵痛,过度依赖空调业务、渠道改革滞后及多元化拓展受阻,使其在行业效率驱动阶段承压明显。这标志着中国家电产业正从粗放式规模扩张向精细化质量发展加速转型。
细分赛道争夺战全面升级 技术深水区破局成关键
2024年,智能家居赛道竞争白热化,扫地机器人行业迎来关键转折点。国补政策催化下,"扫地机一哥"争夺战全面升级。
财报显示,2024年,科沃斯2024年实现营收165.42亿元、归母净利润8.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71%和31.7%,实现量利齐升;而石头科技虽以119.45亿元营收实现38.03%的高速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3.64%至19.77亿元,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对此,石头科技解释称,利润下滑主要源于海内外市场拓展与新品推广带来的费用增长。
这种反差直接体现在毛利率指标上,石头科技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3.79个百分点至50.14%,主力品类毛利率收缩2.87%;科沃斯则凭借高端新品占比提升,推动服务机器人业务毛利率提升4.1%,带动综合毛利率逆势增长1.95%至46.52%。
“石头科技的毛利率波动,暴露出规模扩张与效益提升的失衡。”数据资产化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指出,价格战压力迫使企业让渡部分利润空间换取市场份额,叠加欧美市场通胀导致的物流成本上升,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这种战略选择正催生“双轨制”竞争格局:一方以性价比扩大用户基盘,另一方则通过技术创新抢占高端市场。而毛利率的分化正是这种战略分野的早期信号,其最终导向可能是市场份额的重新切割与价值链的深度重构。
当清洁覆盖率、避障精度等核心指标逐渐趋同,同质化竞争成为悬在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头部企业开启差异化突围,石头科技、追觅科技等厂商接入AI大模型DeepSeek,通过用户行为数据训练生成千人千面的清洁方案。科沃斯则联合华为鸿蒙构建智能生态,打造多种家居联动场景。
在家电产业分析师梁振鹏看来,基础功能趋同倒逼竞争维度跃迁,AI决策优化、跨设备协同响应速度等技术深水区将成为决胜关键。唯有在底层技术领域持续突破,企业才能在红海竞争中筑牢护城河,开辟新的价值蓝海。
海外市场成新增长极 关税壁垒待破局
在国内市场深陷价格战与同质化泥潭之际,海外市场正成为中国家电企业增长的核心引擎。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家电出口额达1124亿美元,同比增长14.0%,再创历史新高。
头部企业中,美的集团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约1690亿元,占总收入比例达41.52%,其2025年战略明确将优先发展海外自有品牌(OBM)业务,持续拓展海外制造布局;海尔智家的全球化程度更甚,海外收入占比达52%,其中北美市场贡献半壁江山,形成以区域市场深耕为特色的扩张路径;格力电器虽海外销售额占比14.91%,但已销往190个国家和地区。
智能家居领域的出海竞赛同样激烈。2024年,石头科技境外收入同比激增51.06%至63.8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过半;科沃斯与添可品牌在欧洲市场带动下,海外收入达68.08亿元,占品牌业务收入的42.2%。
然而,在海外业务快速发展之际,环境不确定性为企业扩张增添变数。不过,多个家电企业均表示,影响不大。
科沃斯相关人士指出,该公司海外布局一直是全球性的,已构建起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等核心市场的业务网络。在产能部署层面,同步推进中国本土与东南亚生产基地的协同运作,形成双基地联动格局;格力电器方面回应称,在全球化布局中,其美国市场占比不高。
针对潜在的贸易摩擦风险,HIZERO赫兹副总经理陈迪武表示,有信心应对当前的挑战,未来将坚持打磨好每一款产品,深耕好每一个市场,服务好每一个客户;科沃斯方面指出,保持技术、体验领先,服务好消费者,在目前情势下是最好的应对方式;美的集团相关人士指出,该公司在海外设有22个研发中心和23个主要制造基地,遍布南美洲、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区域的十多个国家。未来,公司还将持续拓展海外制造布局,推动海外新工厂的建设与投产。
王鹏表示,中国家电产业破局的关键在于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化运营体系:一方面需深化欧美成熟市场的渠道渗透与品牌溢价能力,另一方面要加速推进东南亚、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战略布局,通过市场组合多元化降低对单一区域的过度依赖。他强调,唯有打造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到物流服务形成全链路协同优势,才能真正突破关税壁垒的桎梏,以产业升级的硬实力在全球贸易博弈中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