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式全球化成为往事

来源 | 《财经》杂志   

2025年04月28日 12:00  

本文1537字,约2分钟

美国特朗普政府一通操作猛如虎的关税战,如大象闯进瓷器店一般,将全世界人们对全球化红利、供应链安全和高效分工协作的信心粉碎殆尽。目前事态还正在演进之中,美国在全世界的反制下何时迷途知返,知所进退,回到正确的行事轨道上来,尚在未定之天,而各种损害,包括对美国自身利益的损害,已经发生,且还在发生。

尤为令人唏嘘的是,美方此番自己主动出手拆解的全球化贸易机制,正是其在二战后以主力和带头人自居与各国人民协力打造的,也因此,数十年来美方一直将二战后的全球化自诩为美式全球化,而这一点也或多或少得到人们的默认。此番美方自己带头砸碎一个自身投入甚多也获利甚丰的国际贸易体系,从“带头大哥”摇身一变而成为砸自己场子、并向场内各利益相关方索取保护费的“黑社会老大”,其摇摆之剧烈、进退之失据,充满了历史的反讽和吊诡。

虽然在遭遇此番关税战飓风前的国际贸易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和机制难言完美和公平,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更是如此。而美式全球化更是不乏美式霸凌的案例。但平心而论,一个持续推进的全球化进程和一个不断扩围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运行机制,叠加冷战的缓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发展环境。日益广阔的市场和资本、技术日益顺畅的转移扩散,为不少国家和地区提供了难得一遇的发展契机。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蓬勃发展即为明证。

当然,与美西方霸权相伴而生的全球化也有先天的痼疾,无论是发达经济体和后发达经济体之间,还是发达经济体内部,都存在全球化红利分配不均,贫富日益分化、社会日益极化等病症,且呈间歇式发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拉美金融危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都不断证明了这一点。而英国脱欧和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更是全球范围内作为对美式全球化反弹的民粹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勃兴的终极标志。

美式全球化的弊端需要各方联手救治,正确的道路是加大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话语权和获得感,而美方此番以主动去美国化且以邻为壑为标志的休克疗法,不仅于事无补,只会适得其反,害人害己。

美式全球化的坍塌,令国际社会的航船来到一片不确定的水域,需要重新寻锚,重新确定航向和动力机制。从旧秩序的坍塌到新秩序的建立,注定充满痛苦和波折,对此要有充分的预估。以美元为例,随着美元失去锚定货币的功能,必然会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重组。这个寻锚的过程注定不会一蹴而就,其中还包括美国国内政局演进的变量。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下一个美国还不知身处何处。此时此刻,人们对美式全球化甚至全球化本身的信心都不复以往。作为这一轮全球化红利的主要获益者和贡献者,中国应该以大国风范,发挥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压舱石的作用,以双边、多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稳住全球化的基本盘,稳住全球供应链和生产链,并继续推进全球化进程。

风物长宜放眼量。此次危机也提供了一个反省全球化得失进退的契机,让人们深度思考如何让全球化红利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内部更好更公平地分配,让贸易规则更加公平,让后发展国家更能雨露均沾,让全球化更可持续等深层次问题。一言以蔽之,如何让一个因自身的失衡和“带头大哥”的弃船而正趑趄徘徊的全球化进程重获动力,是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共同的挑战和机遇。

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分工协作,贸易往来,互通有无,是人类的天性,就像地球引力一样无从摆脱。无论历史的钟摆如何摇摆,终究要回到正常的轨道。全球化终将继续,虽然会踩着不同的鼓点,遵循着不同的规则。和全世界拥抱全球化的力量一起去打造一个更为公平公正的国际政经秩序,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