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携旗下五大品牌独立成馆,加速布局新能源各细分市场;鸿蒙智行瞄准高端市场,多款新车集体亮相,展台前人声鼎沸;“长年不变”的标轴宝马X3终于“顺应”市场趋势,推出改款加长版;合资车竞争力逐渐减弱,日产甚至选择放弃参展……
近日,第二十七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作为国内四大A级车展之一,本届车展规模再创新高,展览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吸引了近130家参展企业,共展出超过1600台车辆,而这届车展不仅是一场行业盛宴,更是国内汽车市场的风向标。
笔者从多家车企处获悉,本届车展中,众多车企展示了其最新的新能源技术和产品,通过推出更高续航的电池、普及更快的充电技术来解决新能源最为核心的用车痛点。价格战也转向了新车市场,诸如以往25万元价位段车型才能搭载的800V高压快充技术,进一步下放至20万元车型。同时,国内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和品牌的要求不断提高,促使高端市场成为未来几年车企角逐的主要战场,无论是传统豪华品牌还是新兴的新能源车企,无一不在绞尽脑汁挖掘用户需求。
面对竞争持续加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管是增配降价,还是频繁改款,车企选择不同策略与方向的目的都是为了活下去。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车企竞相布局的诸多技术中,一些已经不止与技术本身,而是车企的情绪表达。随着市场走向成熟,未来又将有几家欢喜几家愁?
加速解决新能源用车痛点
今年7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1.1%。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73.9%。不难看出,与燃油车时代合资、进口占据市场优势的局面不同,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步超越传统燃油车,成为汽车市场的新主流。
不过,虽然消费意愿逐步转向了新能源市场,但续航焦虑等问题依然摆在新能源市场面前的一道难题。
成都车展开幕当日,蔚来、小鹏开启直播,纷纷提到续航问题。小鹏MONA产品线负责人杨光直言,续航是小鹏最新上市MONA M03重要卖点之一,并表示有人试驾515公里版本能耗达到了百公里9.6度电。如果按照官方标注的51.8kWh的电池容量计算,这辆车续航可接近540公里,续航达成率极高。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则表示,蔚来推出的150度电池包,续航可达1000公里,解决了电池里程焦虑的问题。
与此同时,为了彰显续航表现能力,不少车企还拉上了电池厂商,在近期的新车发布会中,电池厂商宁德时代的出现频率明显提高。笔者从哪吒汽车处了解到,哪吒旗下新车哪吒S猎装CIIC 800V版亮点之一就是采用了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匹配了全栈800V高压平台。长安旗下深蓝品牌则将深蓝S07搭载宁德时代的神行系列电芯作为产品的竞争力之一。
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告诉笔者,近期车企频繁提及电池的目的在于希望展示新能源汽车正在解决用户最为关心的里程焦虑问题。尤其对于北方城市用户,新能源车如果无法解决续航焦虑,就难以覆盖丰富的用车场景,无法成为家庭中的主力车型。
事实上,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不管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燃油车,其本质仍然是交通工具。相对于各种屏幕、交互等能力,能否破解用车痛点才是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国内新能源技术研发人员坦言,从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表现来看,车端AI能力仍然较弱,没有想象中的聪明,所以才会让人们难以感受到明显的差异。
价格战仍在持续
尽管行业内对“卷”价格持有不同的观点,有车企认为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也有车企认为是合理的市场行为,但从本届车展发布的新车来看,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仍在上演,只是从以往轰轰烈的促销降价,“卷”到了暗潮汹涌的新车市场。
新车增配降价几乎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而且伴随着行业竞争加剧,车型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从两项技术来看:在用户最为关注的补能方面,今年20万元价位的车型就能使用800V高压快充平台,而一年前,搭载800V高压快充平台的车型普遍售价要在25万元以上,20万元价位搭载的几乎是400V高压快充技术;除此之外,在新能源新赛点智能化方面,今年以来众多车企表示将采用端到端大模型,一些20万元的车型甚至搭载了车企的高阶智能驾驶技术,这在一年前几乎无法实现。
此次车展中,新能源市场销量排名第一的比亚迪单独包揽了一个场馆。其王朝网旗下MPV比亚迪夏在车展上全球首发亮相,预计售价30万起,相较市场中其他MPV的定价较有竞争力;与此同时,基于e平台3.0 Evo设计的纯电中型轿车海豹06GT在成都车展期间开始盲订,价格区间为15万-20万元,该车型配备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和智能升流快充技术。
同样选择降低800V高压平台技术使用门槛的还有哪吒汽车。哪吒汽车表示,车展前几日,哪吒汽车发布了哪吒S猎装纯电CIIC 800V版,全系搭载了 800V高压快充技术,售价在18.99万-20.99万元。
小鹏汽车则选择了将自身最为擅长的智能化能力,将其进一步下放。据小鹏方面介绍,小鹏第二品牌旗下车型MONA M03在成都车展开启交付,该车售价11.98万-15.58万元,基础车型配备L2级智驾能力,如果是MAX版本则采用全新高阶智驾方案。
不过,当车企为了争抢市场,不断增配降价、频繁改款,越来越像电子产品的新能源车也让部分老车主有所不满。然而,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车企想活下去,就不得不“卷”。此前,极氪CEO安聪慧就曾表示,“我认为在今年、明年的竞争可能最激烈,现在大家都想要活下去。这个市场阶段对企业的考验能力很强,不能出错,否则熬不过下一个阶段。”
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内部人士告诉笔者,新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背后,面临不仅仅是竞争,还有科技焦虑。比如今年车企都在加速端到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这将关系到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以及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各大车企纷纷入局或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即无论技术未来表现如何,但在当下必须要有最新的技术能力。
高端市场竞争加剧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本届车展期间,众多国产新车亮相,鸿蒙智行携带问界、智界、享界三大品牌参展,包括最新上市的问界新M7 PRO以及暂未上市的智界面s7在内共有六款车型,售价20万-60万元价格区间不等;红旗则带来了两款新车红旗HS7 PHEV为以及EH7荣耀版,覆盖20万-35万元价格区间;备受市场关注的腾势Z9也迎来公众首秀,预售价覆盖了30万-45万价格带……
为了守住并争夺更多的高端市场份额,传统豪华品牌也不再“躺平”开始发力。
宝马率先打响了第一枪。在本届车展中,全新宝马X3长轴距版迎来了全球首发。对此有声音认为,以往从来不加长轴距的宝马X3放弃了以往国内外同轴距尺寸的设计,选择轴距加长,或是为了迎合国内消费者对车内大空间的喜好。与此同时,性能车也成为了宝马抢夺市场重要产品。宝马方面告诉笔者,2024是M系列大年,车型数量将扩至23款,几乎覆盖宝马所有细分市场。
新能源时代各大车企纷纷发布从几十万到上百万的新车,甚至一些企业跨界携手迈向智能化新时代,其背后国内高端市场正成为未来几年车企角逐的主要市场。
来自华鑫证券研报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国内5-10万元价位段乘用车市场快速萎缩,由2018年的772.9万辆下降至2023年的372.3万辆。10-20万元价位段市场相对稳定。20万元以上价位段市场空间扩容,特别是20-20万元价位段由2018年的198.2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352.9万辆,增长78.1%。在高端市场中,自主品牌份额由2022年的6.5%迅速提升至2024年1-5月的21.0%。
易车研究院院长周丽君表示,结合目前高端市场空间来看,日后车企每在市占率排行榜前进一步,都将为其带来几十万辆的增量空间。
周丽君认为,近几年,中国高端车市快速滋生出大家庭、个人代步与运动化等新消费诉求,这不仅导致传统豪华品牌的主力产品脱节于市场新需求,还加剧了传统豪华品牌之间的内耗。在国内市场,女性市场、城市代步场景、性价比等卖点都是电动车的新机遇,对于国内企业而言,未来三年,将是与传统豪华品牌争夺市场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