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雷军称为“小米生态链中最有激情的公司,也是小米生态链投资额最大项目”的九号公司(689009.SH)正在减少对小米渠道的依赖。
近日,九号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报显示,去年其营收同比增长0.97%至102.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5%至5.98亿元。而在2021年和2022年,其营收增速分别为52.36%、10.7%。值得关注的是,来自小米渠道的收入下滑明显,仅占4.27%为4.36亿元,而在2021年,小米渠道营收占比32.29%;2022年,营收占比则下滑为12.63%。
针对这一变化,九号公司告诉笔者,九号公司在小米渠道销售的产品主要是电动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由于小米自身经营安排导致小米渠道收入下滑。尽管小米公司针这一变化没有直接回应,但在其内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小米早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发起了生态链2.0变革,根据品类和重要性采取不同的投入,构建IoT产品端到端的产业链能力更为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小米渠道的营收下滑并没有让九号公司止步不前,除了原有业务外,发展新兴业务成为九号公司的重中之重,去年电动两轮车业务在一跃成为九号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机器人”和“全地形车”增速明显。不过,随着电动两轮车行业竞争加剧,九号公司能否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仍待观察。
对小米渠道依赖度下降
2020年10月29日,九号公司(689009.SH)登陆科创板当天,小米创始人雷军通过视频为九号公司“站台”,他在视频中称,“九号公司是小米生态链中最有激情的公司,也是小米生态链投资额最大的一个项目,达到数千万美元。”
九号公司是小米生态链最早期的成员之一,2014年,正处于初创期的九号公司获得小米、红杉、顺为等资本共同注资超过8000万美元,并成为其生态链的一员,为小米定制生产电动平衡车产品。2016年底,九号公司与小米共同推出第一款智能电动滑板车;2017年,成立仅5年的九号公司营收达到12.8亿元,其中小米渠道为其贡献了超过七成营收。
最新年报数据显示,在九号公司的三大销售渠道中,来自小米渠道的收入降幅明显。2023年小米定制产品分销收入同比下降65%至4.36亿元,2021、2022年则为29.53亿元、12.79亿元。
那么,九号公司与小米之间如何合作?九号公司在2020年的问询回复中对此解释称,其将定制产品以成本价卖给小米,由小米通过其自有渠道销售后,将产生的利润按双方各自一半的比例进行分成结算。
在性价比模式下,生态链企业的利润或被压缩。2023年,九号公司自主品牌分销毛利率为25.38%,而小米定制产品分销的毛利率为17.14%。
事实上,随着企业发展,九号公司的营收来源早已不完全依赖于小米。2017年,九号公司开始推出自有品牌“九号电动滑板车”,2018年,虽然来自小米渠道的收入翻倍至24.34亿元,但其占比从2017年74%下降至57%。根据财报,去年,其自主品牌营收同比增长31.36%至81.8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过80%。
目前,九号公司自主品牌包括电动两轮车业务、自主品牌零售电动滑板车、割草机器人、ORV全地形车等。
九号公司对笔者表示,九号公司在小米渠道销售的产品主要是电动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由于小米自身经营安排导致小米渠道收入下滑。双方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公司核心营收构成来自自主品牌,因此小米渠道收入下滑,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不大。
事实上,早在去年第四季度小米就发起了生态链2.0的变革。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表示,过去小米生态链、IoT产品主要是基于产品和模式的创新,而现在小米则将构建端到端的产业链能力当作下一阶段发展的重任,因此小米将根据品类和重要性采取不同的投入。在他看来,只有能力构建起来之后,小米所有经营指标都会稳步增长。
海外需求疲软致主营产品销量下滑
财报显示,2023年九号公司营收同比增长0.97%至102.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5%至5.98亿元。而在2021年和2022年,其营收增速分别为52.36%、10.7%。分产品来看,“电动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作为以往九号公司最大的营收来源,也在去年出现大幅下滑。
2023年,“电动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营收同比减少37.01%至34.88亿元。与此同时,该业务营收占总营收比重也进一步下探,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为70.04%、54.69%及34.12%。
九号公司告诉笔者,去年“电动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收入下滑与海外需求疲软有关。2023年,海外经济明显放缓,受高通胀影响,海外居民消费热情持续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九号公司海外产品销量。
目前来看,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趋势下,九号公司的海外收入开始下降。财报显示,2023年,九号公司海外市场营收同比减少16.21%至48.09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47.05%。2021年、2022年,海外业务营收占比则为48.61%、56.69%。
笔者注意到,此前海外市场一直是九号公司重点发展的方向。2015年,通过收购全球平衡车品牌Segway,九号公司拓展到海外市场并加速全球化布局。到2022年,九号公司总裁陈中元还表示,电动滑板车由于在国内市场还没有落地标准和上路权,两年内公司发力方向仍以国外为主,尤其是欧洲、北美和亚太等核心发达国家市场。
在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看来,电动滑板车产品主要市场仍在海外,去年欧美消费疲软影响该品类增长。而电动平衡车行业整体已进入缓慢发展阶段,且市场份额分散,九号公司的产品、品牌影响力等综合竞争力还需继续提升。
新兴业务或成未来增长点
与原有业务的低迷相比,近两年九号公司的新业务却突飞猛进。其中,“电动两轮车”业务在去年一跃成为九号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机器人”和“全地形车”增速明显。
财报显示,2023年,“电动两轮车”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4.1%至42.32亿元,“机器人”和“全地形车”营收分别为2.52亿元、6.98亿元,同比增长125.3%及18.98%。
不过,随着电动两轮车行业加速洗牌,头部效应愈发明显,雅迪、爱玛和台铃三大头部电动两轮车厂商市场份额在2022年已经接近六成,九号公司能否进一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仍待观察。
值得一提的是,九号公司多年前就开始布局机器人业务。2019年,九号公司发布了配送机器人S2和X1,次年的上市现场,配送机器人S2为其完成了敲钟仪式。九号公司董事长高禄峰曾表示,其原本希望用“九号机器人”的名字登陆科创板,但递交IPO申请时,相关业务收入占比并不高,这个念头就此作罢。
尽管机器人业务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前期投入大、落地周期长的行业特性也意味着九号公司需要继续保持研发投入并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才能形成自身的竞争壁垒。
那么,未来九号公司应如何平衡各类业务及产品间的关系?
九号公司告诉笔者,未来九号公司仍将巩固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电动两轮车等优势业务地位,在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加速海外业务拓展,通过优化产品序列满足更细分的市场需求。同时,智能割草机器人、ORV全地形车、新物种E-bike产品等都将成为未来业务重点,且对应品类均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对于上述业务九号公司将聚焦全球市场,进一步扩大产品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