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已经是第32年参加全国两会。今年3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带来了六份提案,关注民营经济、农业发展、医疗健康。
在一份名为《提升民营经济活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刘永好建议,对民营企业给予金融信贷支持,建立民企征信保护机制,支持民企在公开市场发行债券。
刘永好在这份提案中表示,近年来,受内外部环境影响,民营经济活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转型换挡阵痛明显,惯性增长方式失灵;二是一些支撑行业增长受转型、周期等因素影响出现业绩明显下滑,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三是预期分歧较大,部分民营企业观望、收缩、躺平情绪有所蔓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4%。而国家统计局的另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民间投资总额为310145亿元,2023年为503036亿元,以此计算,2023年的民间投资则是下降18.2%。北京大成企业研究院副院长陈永杰指出,由于两组企业的统计范围及投资总额有差别,计算出的投资增速就有差别。从经济学上讲,更能反映全国经济总量真实变化情况的是第二组数据。民营经济,之于中国经济的意义不言而喻。
在提案中,刘永好表示,民营经济活力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重点行业的头部企业社会影响和行业带动作用大,建议建立“一对一”“点对点”的绿色沟通机制,“一企一策”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增强民营头部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能力。对当前头部企业面临的特殊性困难和问题给予帮扶和支持,在一定规范下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开辟绿色通道。
清华大学曾发布的《中国社会融资环境报告》显示,小贷公司、保理、互联网金融(网贷)、民营股份制银行这些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或融资机构一度出现了全面萎缩,而服务于央企和上市公司的融资业务则出现了大幅增长。
刘永好建议,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特殊时期的金融和资金支持,不在特殊困难时期抽贷,在新增贷款和发债担保增信方面给予支持。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提升民营企业在信贷投放中的比重;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在各银行贷款总额不减少,增幅比例不低于各银行企业贷款增幅平均比例。给予民营企业征信保护机制,如发生展期,在不超过企业总融资额比例和期限的情况下,不在征信上体现。
北京一家防火材料产品民营企业的负责人曾向《财经》反映,中小科技型企业固定资产少,大部分是无形资产,缺乏贷款抵押物,银行不认可,债权融资没有优势;风险资金对于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创新项目几乎都在观望,股权融资也行不通。该企业更多是通过担保贷款、抵押贷款、小贷公司借款等方式来解决融资难题,融资成本相对较高(银行利息+2.5%至8%额外手续费)。
任泽平团队发布的《中国民企融资环境报告:2020》显示,民营企业的债券净融资额远低于国企。2019年债券总发行量为32.5万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发行债券17.18万亿元,占比52.85%,而民营企业发行规模为1.55万亿元,仅占比4.77%。刘永好建议,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在公开市场发行债券,鼓励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国有大型增信公司等加大民营企业债券发行担保;成立专门针对民营企业债券的投资基金,在各级市场引导投资,发挥积极的推动和支持作用。
此外,刘永好建议,产业调整政策出台前多征求相关方的意见,避免对行业和相关企业造成大的冲击。尤其是在体量大、影响大的行业,要充分重视政策出台前的预沟通,让相关企业和机构了解政策调整的目的和措施以及可能会产生的积极或负面的影响,提出较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推动解决困难的合力,降低政策出台后的曲解和冲击。政策出台后,要重视解读引导和相关落地措施配套,定期进行政策效果评估复盘。加强各部门协同,对于重要政策要持续坚持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