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市场战火重燃,新一轮价格战一触即发。2月29日,阿里云对外宣布,全线下调包括计算、存储、数据库等在内的100多款、500多种规格的核心云产品,最高降幅达55%。无独有偶,2月29日深夜,京东云也宣布加入降价行列,承诺全系核心产品参与全网比价,对标产品的最低成交价再降10%。
云厂商价格博弈的背后,一方面国内公有云市场面临增长压力,价格成了唯一的杀手锏;另一方面,Sora文生视频大模型的热潮带来了AI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云厂商之间的竞争也将在算力、算法、数据等层面进一步强化,降价更是为未来的市场竞争“蓄能”。
在业内看来,存量竞争下,低价将成为云厂商的发展策略。但这只是短期内搏斗的工具,依然要通过加强技术应用创新、为用户创造价值来获取利润。同时,随着竞争愈演愈烈,谁能真正抓住AI带来的增量,谁才能抢占新一轮云计算竞争的制高点,而那些缺乏技术、资金的中小企业将遭淘汰。
以价换量抢市场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阿里云再次开启更大力度的降价。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甚至用“直击灵魂”来评价此次降价。其中,云服务器ECS最高降36%、对象存储OSS最高降55%、云数据库RDS最高降40%。此次降价除了全线核心产品参与外,最大亮点在于不设置采购门槛,存量订单未履约部分也可参与。
继阿里云官宣降价后,2月9日深夜,京东云也宣布加入降价阵营。据京东云方面介绍,京东云的策略是提供同等或不低于该配置的产品,对标三大云的相近产品的官网最低成交价,再给予10%的代金券返还,代金券有效期为一年。
阿里云、京东云战火重燃的背后意味着云服务市场新一轮的价格战悄然打响。
对于年内再次大规模降价原因,刘伟光指出,与此前降价有所不同,阿里云希望通过降价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同时,目前中国仍有很多企业尚未享受到公共云带来的真正价值,并未将云变成一个真正实现企业业务升级的战略武器。因此,阿里云希望通过降价吸引更多企业上云,从而加速云计算的普及。
京东云相关人士则认为,在公有云行业,降价是主要竞争策略。AWS、Azure和谷歌云都曾多次启动降价。这是因为当规模扩大,云服务平均成本持续降低,形成规模效应。同时,云服务的技术也在进步,技术红利以降价普惠社会。
不过,在百度智能云相关人士看来,从数据上看,目前国内云厂商的毛利率通常在30%左右,而谷歌、亚马逊和微软智能云的毛利率在60%-70%,与国际一线云厂商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云厂商选择降价,说明感受到了竞争的威胁。
上述人士表示,国内市场正确的竞争姿势应该是通过为用户创造价值获取利润,而不是卷价格战,否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磨好产品和服务,最终受伤的还是用户。
公有云面临增长瓶颈
云厂商价格博弈的背后,是云计算行业增长按下“刹车键”。
据IDC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为190.1亿美元,同比增长15.9%。而在2021年上半年、2022年上半年增速分别为48.6%、30.6%,公有云市场增速持续放缓。
而云智能业务是阿里巴巴核心业务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阿里云仍是国内市场“一哥”,但其公有云laas市占率也从2021年上半年的38.7%下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29.9%。因此,在2024财年第二季度业绩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对阿里云的战略方向做出新的判断,确定未来五年阿里云将实施“AI驱动、公共云优先”的发展策略,并减少项目制销售订单,加大公共云核心产品投入。
不容忽视的是,阿里云在实施公共云优先战略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一方面,目前中国市场在公共云发展程度上远低于欧美国家;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采用云服务时更倾向于私有云,这对推动公共云优先战略形成了一定阻力。不仅如此,强调公共云优先,意味着短期内阿里云总营收或将受到影响,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阿里云副总裁、公众沟通部总经理张启指出,可以适当让出利润,再通过降价做大规模,让降价产生的收入弥补回来。同时称,阿里云有完整的自研技术体系,随着云上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断提升,供应链采购成本、均摊研发成本和资源闲置成本就能不断降低。
AI技术成未来竞争制高点
在技术驱动下,未来云服务的盈利点将从拼资源转向AI技术的比拼。尤其是在AIGC应用爆发式增长下,将给各大厂商市场竞争格局带来新的变化,加速行业淘汰赛。
市场普遍认为,AI应用能力或将成为云计算厂商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着力方向。这就要求云厂商在调整收费模式和定价策略的同时,还需关注云服务能力和生态建设。
在刘伟光看来,自去年以来,不仅是阿里云甚至是全球市场,从对大模型的支持都比较粗放,甚至提供裸算力的模式,但是AI会倒逼网络架构的重塑。
今年1月,中国一汽与阿里云通义千问联合打造的GPT-BI大模型应用落地,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对话,自动生成企业经营数据分析图表。去年快速爆红的妙鸭相机,高峰期的访问量至少需要几千台GPU服务器才能满足,妙鸭在阿里云公共云上紧急扩容,实现了算力供应。
在他看来,未来的新收入一定会产生在云的大模型上,这是全球的必然趋势,也是阿里云重要的战略方向。
一位熟悉云计算行业的分析人士称,未来用户购买云服务时,会更加重视模型好不好、应用落不落地,而不仅是底层的算力、存储怎么样。AI与云的深度融合,使云面向应用提供端到端服务更加可行,像过去一样只拼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要。
独立国际策略分析师陈佳指出,未来的云计算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围绕生态系统而展开,而决定整个行业走势的,是AIGC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已渗透到国内云业务市场。这对云服务厂商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提供基础设施和技术,更要打造差异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而那些缺乏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