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酒集中调整高管阵容 管理团队年轻化成未来趋势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撰稿人 舒志娟 编辑 | 高素英  

2024年02月06日 18:00  

本文1311字,约2分钟

继五粮液、酒鬼酒、郎酒之后,山西汾酒管理层也加入“换血”大军。2月5日晚间,山西汾酒(600809.SH)发布公告,一口气公布了五位高管调整。其中,李沛洁、王怀、张永踊被任命为该公司副总经理,同时聘任宋亚鹏为公司总经理助理、许志峰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从公布的简历来看,新聘任高管团队整体均为“70后”。在这背后是,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市场、渠道、消费需求均发生了变化,打造年轻化、专业化的团队,将成为未来酒企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山西汾酒来说,未来如何优化汾酒的收入结构,站稳千元档,从而继续扩大品牌势能,成为新管理团队面临的新课题。

从山西汾酒的业绩来看,增速明显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2021年至2022年,山西汾酒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2.75%、31.26%,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2.98%、52.36%。而到了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的增速分别为20.78%、32.68%,收入与净利增速进一步下滑。

与此同时,高端化不足成为其发展掣肘。从高端化产品市场渗透情况来看,目前在青花系列中,300元价格带的青花20占据了山西汾酒高端白酒的60%营收。而千元档的青花30·复兴版,青花40·中国龙等系列并未在市场激起太大的水花,在高端白酒当中的话语权还有所缺失。

不仅如此,青花30等酒品存在渠道库存超预期的风险,部分地区出现价格倒挂的现象。笔者发现,官方指导价为1199元的青花汾30复兴版,目前郑州、济南、北京等地的经销商报价不足900元。甚至在电商平台补贴后的价格在800元左右。

山西畅行未来烟酒中心总经理张峰认为,山西汾酒依然面临着清香型白酒的品质教育与品类价值提升。虽然近几年清香型白酒行业占比从12%提升至17%,但与酱香以倍计的增幅和浓香近50%的占比来看,依旧“火候未到”。未来,汾酒应自上而下,由内到外进行一场大变革,唯有苦练内功才能具有应对市场新挑战的实力。

事实上,白酒行业人事变动屡见不鲜,2月3日,五粮液进行人事调整,蒋佳出任该公司副总经理。而在此之前,郎酒更是进行了三年以来最大一次组织架构调整,销售公司经营班子成员为总经理梅刚,副总经理易明亮、王勇军、胡红,总经理助理张继、李俊。其中,梅刚兼任青花郎事业部总经理。

而对于白酒高管调整,上述酒企均表示,不断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首要目的在于服务市场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行业新周期下,中国白酒市场已经从增量发展进入存量博弈阶段,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和消费结构均面临变革与调整,这也对年轻管理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张峰认为,白酒企业高管频繁变动,且频率远高于以往,原因在于白酒行业仍处于弱复苏阶段,所在企业的业绩承压,酒企纷纷希望借由调整,从而尽快走出行业低谷。从本质上而言,更像是一次应对产业变革的“根源式转型”。

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告诉笔者,开年以来,包括山西汾酒、郎酒、五粮液等在内的酒企相继调整高层管理团队,这意味着酒企已经完成初步的布局,进入到新的增长周期,因此需要更年轻的管理团队、新的企业战略以及新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