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呼吁合力共治“金融黑灰产”,奇富科技积极践行

文 | 《财经》新媒体 王柏匀  

2023年12月19日 11:14  

本文1237字,约2分钟

12月15日,由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牵头,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参与,福建省地方金融协会与奇富科技承办的“汇聚金融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暨福建省地方金融协会揭牌仪式,以及“打击金融黑灰产 共创行业好环境”座谈会在福州进行。

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相关人士在活动现场指出,当前金融乱象屡禁不止,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各类黑灰产活动的侵害,亟需各界联合整治、合力打击。

据《财经》新媒体了解,目前,金融领域的黑灰产涉及非法代理维权、反催收联盟、有组织逃废债、恶意投诉、征信修复、非法代理退保、电信网络诈骗、非法贷款中介、盗取账号、仿冒网站和App等。

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多地派出机构披露的辖区消费投诉数据看,2023年上半年贷款类业务投诉占比仍普遍居于高位,非法代理维权、征信修复骗局等金融黑灰产呈现多发趋势,并逐渐形成完整的黑灰产产业链。

相较于前几年的“代理维权”,目前黑灰产产业链更具职业性、隐蔽性以及规模化等特点。具体来看,“非法代理维权”主要有五大套路:一是通过流量平台、私域社群诱导获客;二是培训所谓避债“技巧”,教唆故意逃债;三是煽动客户反复投诉,层层施压以达成目的;四是制造假公章、假公文、假证明,编造事实进行敲诈,层层抽佣收费;五是渠道愈发多元化、隐蔽化。

对于非法代理投诉乱象时打时新的问题,奇富科技高级副总裁徐庆宏指出,黑灰产组织向监管部门或信访部门恶意投诉举报,扰乱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秩序,已经导致涉企客诉从过去的各类诉求均态分布发展为聚焦少数领域,恶意挤占客诉服务资源,侵害到平台和其他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需要监管部门协同各方力量共同打击治理。

公开信息显示,监管和行业协会层面,从2022年至今已有多份文件“剑指”金融黑灰产。

金融机构层面,则不断升级与完善识别黑灰产的技术手段。奇富科技在自身积累的风险识别、风险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加入金融行业大模型辅助,主动识别各类黑灰组织,阻塞各类黑灰产渗透。据悉,奇富科技自有的“奇网”系统已为用户提供超2500次反诈预警。

在12月15日的座谈会上,有监管人士指出,遏制非法代理维权,净化金融市场环境,需要监管部门、司法部门、金融行业和消费者合力共治。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要进一步推进金融黑灰产的认定范围、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区别处理由此引发的信访投诉;金融机构和借贷平台应强化合规经营意识,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共建联防联治反诈数据库;金融消费者要提升理性消费意识和正确投资理念,通过正规渠道反映问题,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外,互联网短视频平台也要加大整治力度,屏蔽非法代理维权视频,从引流端阻断不良诱导信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