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良品铺子宣布降价后,休闲零食赛道再掀波澜。近日,笔者从良品铺子方面了解到,良品铺子旗下全资子公司宁波广源聚亿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广源聚亿)以所投企业宜春赵一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赵一鸣”)在双方合作期内刻意隐瞒重大事项、损害小股东知情权为由,于11月27日正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值得关注的是,广源聚亿所指刻意隐瞒的重大事项是赵一鸣与另一家量贩零食头部企业“零食很忙”进行战略合并一事。不过,赵一鸣宣布与零食很忙合并时,良品铺子已经清仓赵一鸣22天。
针对该案件进展及事件具体细节,笔者尝试良品铺子、赵一鸣零食及零食很忙三方。截至发稿时,良品铺子表示,当前在诉讼过程中,相关信息不便透露;而赵一鸣零食及零食很忙则均未回复。
从入股合作到对簿公堂
今年4月,良品铺子通过全资子公司广源聚亿出资4500万元,获得了赵一鸣3%的股权。当时,作为量贩零食赛道颇受瞩目的企业,赵一鸣处于已经初具规模,截至2022年年末,其全国门店总数已经突破700家。
彼时,业内普遍认为,专注高端零食的良品铺子入股主打平价的赵一鸣,是希望通过这一方式快速切入风头正劲的量贩零食市场,与赵一鸣在市场上进行互补。
然而,仅仅过去半年时间,良品铺子就宣布拟以1.05亿元的对价将这些股份分别转让给黑蚁资本名下的上海翼嗨和厦门黑。基于这一交易,良品铺子获得了6000万元收益,相当于其上半年净利润的三成。
在良品铺子“清仓”赵一鸣仅22天后,11月10日,赵一鸣宣布与另一家量贩零食头部企业“零食很忙”进行战略合并。
这也成为良品铺子起诉赵一鸣的导火索。良品铺子质疑,赵一鸣与其行业最大竞争对手零食很忙合并的启动与决策,应该在良品铺子出让赵一鸣股份之前,其当时作为小股东对此消息并不知情。
良品铺子认为,一方面,赵一鸣与零食很忙对外发布合并声明当天,双方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两家行业内体量靠前的头部企业,不可能在短短22天内完成合并所需的尽职调查、谈判、拟定合同、投资方审批等所有流程;另一方面,赵定、王平安等赵一鸣高管在合并后用于参股零食很忙的某个持股平台在今年9月28日就已经完成注册登记,也在良品铺子出售股权之前。
中国政法大学实践导师乔路律师认为,目前的商业行为不能简单通过时间长短来判断合理性,要调查相关的法律手续尤其是登记备案手续是否完备才可。因为有些企业很早就进行各类法律预案,提前做好各类合同流程条线的法律准备,当商业决策时,直接启动法律手续的办理。
乔路进一步表示,将赵一鸣高管参持股平台登记注册日期作为证据,在法律上可能并不充分。他认为,这类证据需要证明上述持股平台的成立目的就是为了未来的合并,并且该合并行为对于良品铺子3%股权转让行为,是有关联的、恶意的、故意隐瞒的。
目前来看,赵一鸣是否存在侵犯股东权益的情况仍需进一步调查。北京盛冲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盛冲认为,这一事件明确合并事项启动的时间点很重要,若合并事项在出售股权前就已经启动,良品铺子作为小股东,在持股期间对于赵一鸣和零食很忙合并的事情享有知情权,甚至对于赵一鸣的股权享有优先购买权。但最终结果还需根据后续双方提供的证据材料确定。
休闲零食行业竞争加剧
在赚到钱的情况下,良品铺子为何会对此次合并反应如此激烈?从赵一鸣合并前后的估值变化中或许可以看到端倪。
通过合并,赵一鸣与零食很忙或一跃成为量贩零食业中规模最大的企业,市场格局或因此生变。据良品铺子方面披露,赵一鸣与零食很忙合计共有门店近7000家、2022年合并销售额超70亿元,估值约90亿元、远超良品铺子出售股权时的价值。
对此,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分析称,如果良品铺子知道赵一鸣与零食很忙合并一事,出于保护自身竞争优势,可能会阻止或搅局。
这或意味着,尽管良品铺子通过投资赚取了一笔收益,但也错过了此后出现的更大的投资机会。同时,量贩零食赛道因此次合并迎来了竞争力更强的玩家,包括良品铺子在内的中高端零食企业都需直面竞争。
目前,作为传统零食企业的强劲对手,量贩零食行业正进入一轮整合期,市场普遍认为,类似赵一鸣等量贩式零食企业规模扩张,或促使零食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在今年11月量贩零食两大头部品牌宣布战略合作之前,今年9月,万辰集团将旗下四大零食品牌合并,统一为“好想来品牌零食”,合并后,其旗下量贩零食门店超过3300家。紧接着,万辰集团又收购了量贩零食品牌老婆大人。
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认为,当前整个量贩零食行业都在洗牌,收购、合并成了抱团作战最有效、最直接的模式,‘赵一鸣们’作为后入局者,需要依靠巨人的肩膀加速自身扩张、实现规模效益。而‘良品铺子们’也慢慢意识到性价比在消费群体中越来越被重视。
“不过,随着零食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只有适应市场需求、供应链强大的企业才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的双重要求。”林岳进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