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上市进程提速 投入10亿元争抢“护眼”细分赛道

作者 《财经》新媒体 撰稿人 闫晓寒 编辑 | 高素英  

2023年11月25日 15:18  

本文3876字,约6分钟

“荣耀IPO没有可对标的行业对象,我们肯定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借壳从来不是荣耀的选择。”11月23日,荣耀CEO赵明在新荣耀三周年暨荣耀100系列新品发布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了外界对于“借壳上市”的传闻。

他表示,未来荣耀走向资本市场过程中,一定按照相应的上市公司或相应监管机构的要求,不断完善董事会的结构和运作,新董事长的加入是整个过程中的一部分,会让董事会更多元,这也是让荣耀未来发展更具潜力或者更持久的综合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当天对外发售的荣耀100系列手机,除了强调将单反相机体验引入智能手机外,更重要的是屏幕的“护眼”功能,这在新品手机中几乎很少有厂商提及。赵明表示,过去三年荣耀在护眼研究方面投资了10亿元,未来三年投资可能还会超过10亿元,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方向,打造最护眼的屏幕需要持续的投入。

事实上,经过消费电子市场持续已久的低迷,利润更高、更“抗跌”的高端机成为手机厂商们越来越重视的战场。赵明也表示,荣耀将把欧洲市场打造为第二市场,打造高端品牌与苹果和三星进行竞争,未来旗舰手机要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要以更强的创新能力才能参与进来。

不会借壳上市 

11月23日晚间,赵明再次对外界确认了公司将通过首发上市的方式登陆中国资本市场这一消息。

对于荣耀为何不选择看起来相对容易的“借壳上市”,赵明表示,“借壳”从来不是荣耀的选择,荣耀成立以来始终遵循最严格的财务标准,目前现金流兑现率为130%,荣耀愿意以最透明的方式接受公众的审视。

自荣耀独立发展以来,市场有关其“需要在独立三年后上市”的消息从未间断。去年11月,荣耀完成一轮数十亿元的战略融资,并新增京东方、中国国新等股东后,市场便传出荣耀要借壳上市的消息。当时,荣耀否认了这一传闻,并称公司会持续多元化股权结构。

11月21日,因市场传闻荣耀将借壳天音控股上市,导致后者股价一度涨停。次日,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出公告,对荣耀借壳上市传闻作出回应:“为实现公司下一阶段的战略发展,公司将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吸引多元化资本进入,通过首发上市推动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赵明表示,董事会发公告,就是表明公司要IPO上市,希望通过公告的方式以正视听。“近一段网上各种荣耀借壳上市的谣言,真的给股民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他说道。

同时,上述公告还确认了吴晖将担任公司董事、董事长的消息。吴晖此前曾在政府部门任职多年,入职荣耀前他在深圳国资委旗下的深圳环境水务集团、深圳水务担任董事长一职。而荣耀自2020年11月从华为分拆剥离后,便成为深圳国资委旗下企业。有观点认为,深圳国资委在吴晖此次职务变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荣耀在公告中称,随着公司走向公开市场的规划逐步启动实施,公司董事会将按照上市公司标准进行调整,董事会成员逐步多元化,以适应公司在新发展阶段的治理需要和监管需要。

赵明对此进一步解释称,吴晖的加入会让公司董事会更加多元。未来在面向资本市场或者是荣耀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董事会的多元化,未来可能有各行业的专家加入到董事会当中,这是让荣耀未来发展更具潜力或者更持久的综合考量。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笔者分析认为,首发上市可以让荣耀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有利于其后续的发展和扩张。同时,首发上市也可以提高荣耀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借壳上市虽然可以快速上市,但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较大,包括对壳公司的审计、合规等问题,而首发上市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细分赛道竞争加剧

除了回应了上市传闻外,荣耀还对外发布了起售价为2499元的100系列新机。根据赵明介绍,荣耀100 Pro的AI性能较上一代提升435%,这是其选取该芯片的关键原因。此外,荣耀100 Pro还配备了荣耀自研射频增强芯片C1。

对于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手机厂商纷纷抢新屏幕、新传感器配置,荣耀抢“首发”的问题。赵明表示,当天荣耀首发了第三代骁龙7处理器,索尼的MX906和IMX816传感器,是产品的打磨和开发到了一定程度,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一个过程。荣耀从来没有刻意追求某一个硬件设备、SOC的首发。他认为,抢首发固然可以带来一时的营销声量或是消费者关注度,但是从长期的消费者体验来讲,仍要把产品打磨好再推向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荣耀100系列手机在屏幕、影响、性能、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其中,影像是荣耀重点发力的一环。笔者从荣耀方面了解到,荣耀100系列在影像方面最大的突破点是其全系搭载单反级写真相机,在硬件和算法上实现升级迭代。

事实上,影像依然是国产手机厂商比拼激烈的赛道。OPPO最新发布的Reno 11系列同样全系标配单反级人像摄像头,OPPO表示,Reno 11将在3000元以内普及单反级人像镜头。

手机厂商不断升级影像功能原因在于,随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时代,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抢占细分赛道,并围绕用户需求打造差异化产品成为各大手机厂商的共同选择。

屏幕的“护眼”功能则是荣耀在影像之外,找到的又一个细分赛道。赵明认为,今天不能抑制消费者不使用手机和电子产品,但护眼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单纯地靠荣耀自身以及跟屏幕厂家之间的合作,对于护眼领域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相应的医疗科研机构,包括医院、标准化组织和各个领域的专家人员介入。过去三年荣耀在护眼研究方面投资了10亿元,可能未来三年投资还会超过10亿元,打造最护眼的屏幕需要持续的投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而从整个手机大盘来看,全球手机市场已经出现复苏信号。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10月全球智能手机单月销量同比增长5%,而此前,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已经连续27个月同比下滑。具体到中国市场,复苏也在进行当中。上述机构数据显示,今年10月前4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

高端化角逐欧洲

高端市场作为智能手机“存量中的增量”,已经成为手机厂商们寻求新增长的关键。

作为国产手机厂商在新机发布会上最常对标的手机厂商,iPhone也成为荣耀100系列手机在性能、续航等方面的参照物。赵明在发布会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荣耀100 Pro对标的对象就是最新发布的iPhone 15系列。他认为,100 Pro在屏幕、通讯、续航能力以及AI智能化上都要超过iPhone 15系列。

实际上,小米也曾放出“全面对标苹果,三年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第一”的豪言。雷军还曾在去年年初表示,高端之路是小米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发展的生死之战。

这背后,相比品牌众多、竞争激烈、毛利空间有限的中低端市场,明显更加“抗跌”的高端机市场是关乎手机厂商未来发展的必争之地。Canalys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同比下滑4.5%,但当季高端智能手机(售价3500元以上)的出货量却实现12.3%的同比增长。

而唯一能与苹果在高端市场展开差异化较量的折叠屏手机,就成为荣耀开启高端之路的重要武器。2021年8月,荣耀发布荣耀Magic 3正式开启高端化。今年荣耀加快了折叠屏手机的发布节奏,从7月到10月,荣耀接连发布三款折叠屏手机,价格覆盖5999到12999元。

这也许是荣耀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能够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赵明在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开始截至11月23日,荣耀自有产线折叠机产量累计突破100万台。将荣耀折叠屏放在整个市场来看,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荣耀Magic V2在第三季度以13%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最畅销的机型,但从整个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来看,其以1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排在华为和三星之后。

不过赵明在今年7月曾表示,Magic V2的目标不是与折叠屏手机竞争,而是与直板旗舰手机、与iPhone 14和未来的iPhone 15竞争。

荣耀的高端化在海外市场体现得更加明显,谈及海外市场,赵明表示,2022年是荣耀全球市场的元年,三年前荣耀重新开启独立创业之路时,从产品体系到市场体系都是推倒重来,中间将近18个月荣耀在海外市场几乎没有发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重新培养市场,到今天,荣耀的海外市场在过去两年都是处于高速增长状态,而且未来5年我们看不到增长的天花板。”

他表示,面对苹果和三星等海外高端品牌,荣耀并未觉得有太大挑战。荣耀未来发展最大的挑战,还是公司能否像过去三年一样,持续快速地成长,不断推出让消费者认可的产品。

还要提到的一个现实是,苹果依然是高端市场难以逾越的强大对手。Canalys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国内智能手机高端市场(3500元以上)出货量前十的高端机型中,iPhone占有七个席位,其中,iPhone 14 Pro Max当季出货量远高于位居第四位的Mate 60 Pro。

张孝荣认为,近两年荣耀一直在高端产品Magic系列产品上发力,但其出货量还有增长空间。另外,荣耀在高端市场与苹果、三星等国际巨头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如果荣耀要走“先欧洲后国内”的发展路径,还需要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用户体验等方面不断提升,才能在高端市场中获得更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