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的松子、越南的腰果、秘鲁的鱿鱼、土耳其的无花果和杏、俄罗斯的巧克力……良品铺子要把这些万里之外的零食搬到消家门口,让消费者大饱口福。在这背后是,良品铺子通过“世界会客厅”进博会,不断扩大国内外“朋友圈”,将美食原料供应链版图覆盖到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
11月6日,第六届进博会上,良品铺子与施皮茨、澳牧两家国际供应商签下一笔价值5000万元的采购订单。未来三年,双方将围绕原辅料采购、产品研发、质量管控等展开合作。
据了解,良品铺子的国际原辅料或成品合作额度已超过12亿元。预计2023年,年度采购额将会持续增长,未来几年还会扩大直采的项目,直接深入欧洲、东南亚等国家采购饼干膨化、糖巧、饮料等产品,将“差异化”和“性价比”的产品引进国内。
事实上,过去4年,良品铺子通过进博会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先后与科汉森,恒天然、好时、安德鲁、嘉吉等全球食品企业巨头开展深入合作,推出了益生菌综合果仁、A2牛奶、鲜果月等产品。
今年4月,良品铺子在越南平福省腰果原料核心产区,建立了近百亩的腰果原料种植基地以及一座日产量超百吨的工厂,确保从原料种植、采收、晾晒、去壳、加工、包装、运输的全链条布局。
当中国品牌的影响力在世界舞台上持续扩大,也拓展其在市场的销量。值得一提的是,良品铺子的营收从2018年的64亿元增至2022年的94.40亿元。销量大增的背后,离不开良品铺子对全球供应链战略持续迭代升级。
据良品铺子方面介绍,近年来,该公司通过建立供应链协同机制,推动种、产、销,提升产业链生产标准,带动一二三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不仅如此,良品铺子还协同供应商建立了12个专供种养殖基地,为葵花籽、灰枣、冬枣、莲藕、虾夷扇贝、天目山小核桃等产品提供原料,并制定了一系列产品与原料标准,包括原材料的等级、品相、选用部位等。
目前,良品铺子已带动30个国家的44个农业产业集群、220家食品类合作伙伴以及2177家辅料类合作伙伴共同发展。通过数智化供应链的全链路优化,良品铺子在提高履约交付效率、仓配资源智能调度等方面逐年降低供应链综合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如今,这种力量正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继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开展联名跨界合作后,在本届进博会上,良品铺子还将与动漫IP《长安三万里》联名合作的礼盒以及周边产品在现场陈列展示,通过零食与唐诗的结合,打造新IP,让中国美食走向世界。
有分析人士指出,推进国际合作,加速构建全球供应链对本土食品企业发展意义重大。而以良品铺子为代表的休闲零食企业一方面打破了进口零食壁垒,使进口品类本土化,降低了消费门槛;另一方面,通过重构产业链,包括与供应商、科研机构以及农人等各环节要素构建新的合作关系,构建企业战略,形成以产品为根本,驱动整个零食业经营链条的新生态系统升级。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