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国内首款AIGC健康管理应用CareGPT问世,中科创达AI辅助诊断系统已在北京三甲医院试用,三星电子将推出一款人形医疗机器人

来源 | 《财经》新媒体综编  编辑 | 瑾瑜 实习生 冉进颖  

2023年08月20日 16:01  

本文3488字,约5分钟

我国已有40多款医用机器人获批上市,机器人临床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医用机器人的精准应用,改变了很多学科的手术方式,也让更多患者受益。

【产业与科研动态】

40多款医用机器人获批上市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221亿

8月17日,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医疗机器人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侯岩介绍,2021年以来,我国已有40多款医用机器人获批上市,涵盖骨科、神经外科、口腔等多个领域,机器人临床应用范围也在持续扩大。医用机器人的精准应用,改变了很多学科的手术方式,也让更多患者受益。此外,在大会举行的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上,《2023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约90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221亿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田伟:国内医疗机器人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技术及人机结合需要新突破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报道: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医疗机器人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田伟在开场致辞时提到,国内医疗机器人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是在机器人整体的基础技术方面并未取得太大突破,比如在机器人的智能化、精准度,以及人机结合等方面,一些工业上的更高精的传感器,都需要未来在工业上有新的突破。此外,临床医生的参与度也有待加深,比如认真思考临床的需求而非跟风式的被动参与,凝练出对机器人的需求非常重要。

 

美国的猪肾人体移植试验成功撑过1个月

器官移植作为诸多终末期器官疾病的最后治疗手段,长期处于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器官捐赠)的客观情况。诸多科研团队也把突破的希望放在异种移植领域——尝试着让猪心、猪肾和猪肝在人体中发挥作用。在这方面,本周出现了一个小的里程碑事件。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宣布,在7月14日移植进入一名57岁脑死亡男性Maurice Miller体内的基因编辑猪肾已经成功撑过1个月,目前仍在正常运作。

 

【公司新闻】

微脉发布大语言模型健康管理应用“CareGPT

8月17日消息,全病程管理平台微脉发布健康管理领域大语言模型应用——CareGPT。据微脉介绍,CareGPT将语言大模型AI技术与一系列工程调优技术以及全病程管理相结合,目前参数规模为70亿,可支持医疗健康场景下的多模态输入和输出。

 

微软:GPT-4在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8月15日,微软研究团队日前表示,像GPT-4这样的大模型在医疗领域有巨大的潜力,其具有“通用结构化”能力,能从大规模临床文本中有效提取患者信息。这种潜力堪比大模型目前在软件开发和生产力工具等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微软声称,GPT-4甚至优于市面上的Criteria2Query等医疗工具,虽然GPT-4仅接受了“通用”互联网数据而非特定医学数据的训练,但依然够根据指定的医学标准构建复杂的临床研究,并在处理医疗图像和其他生物数据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心擎医疗:介入式人工心脏获美国FDA“突破性设备”认定

近日,心擎医疗介入式人工心脏NyokAssist®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突破性设备(Breakthrough Device)”认定,成为国内首个获此认定的介入式人工心脏。

 

佰仁医疗:创新产品“限位可扩张人工生物心脏瓣膜”获批注册

佰仁医疗8月10日晚间公告,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限位可扩张人工生物心脏瓣膜获准注册,用于替换病变、损伤、畸形的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或替换先前植入的人工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佰仁医疗介绍,作为首个可覆盖三个瓣位,具有可扩性外科生物瓣研制成功,标志着人工生物瓣进入可扩理念的时代,对即将迎来的介入瓣中瓣治疗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星电子:将推出一款人形医疗机器人

10日讯,据Business Korea报道,三星将于10月举行的2023年三星科技日上公布“Semicon人形机器人”计划,系统LSI部门成立了一个新的业务组专注于考察人形机器人应用,业务组副总裁Joo Hyuk预计将在三星科技日上推出一款运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医疗机器人。

 

 

【投融资动态】

国科恒泰:与各合作方共同研究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应用

国科恒泰8月1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我们正与各合作方共同研究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应用场景,积极布局相关产品,以提升国科恒泰在供应链智能化领域的竞争力。

 

豪江智能:公司研发生产的智慧医养线性驱动系统被应用于ICU病床、牙科椅等

豪江智能8月1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研发生产的智慧医养线性驱动系统被应用于ICU病床、手术床、牙科椅、医美用床、X光机和CT机等医疗设备以及护理床、翻身床、电动轮椅、移位机等养护设备中,未来亦可在C型臂、核磁共振设备、吊塔、台车等多种医疗设备中加以应用。

 

卫宁健康:医疗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WiNGPT研发工作正在进行

8月16日电,卫宁健康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2023年1月开展了医疗垂直领域的大语言模型WiNGPT的研发和训练工作;公司新一代产品WiNEX的市场反馈非常好。

 

九州通:公司已为150余家医疗客户提供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服务

8月16日电,九州通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根据医改政策要求和市场需求,在2022年重新构建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体系2.0,重点打造供应链管理平台(简称:SPD)、骨科耗材供应链智慧化系统(简称:嫦娥系统)、采供协同平台(简称:OMS)、运营服务中心(简称:OCS)、运营决策中心(简称:DCS)、患者服务平台(简称:PMS)。 截至2023年7月31日,公司已为150余家医疗客户提供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服务,其中三甲医院客户35家。

 

翔宇医疗:公司已有脑机电方面的产品10余项

8月14日电,翔宇医疗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早期就有脑机接口领域的研发和布局。依托前期的研发及产品基础,公司和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联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中的“生-机智能交互与生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项目子课题。公司的下肢反馈康复训练系统,应用到高校“脑控”和“脑机接口”的研究,通过捕捉瘫痪患者的运动意念,激发神经重塑,帮助瘫痪患者重新站立。目前,公司已有脑机电方面的产品10余项,比如团体生物反馈训练系统,实现了脑电的采集、评估及团体的训练等。

 

联影医疗:拟推400万股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8月14日讯,联影医疗披露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激励对象授予40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49%。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1595人,约占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7302人的21.84%。本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的首次授予价格为78元/股,即满足授予条件和归属条件后,激励对象可以78元/股的价格购买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及/或回购的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

 

中科创达:公司基于英伟达Jetson平台的AI辅助诊断系统已在北京三甲医院试用

8月11日,中科创达在互动平台表示,自动驾驶技术处于快速发展的产业赛道中, 其核心是布局产品和技术的领先性, 以及面向整车电子电气(EE)架构走向中央计算的时代中不断打造领先的产品和方案。 公司和地平线的合资公司, 双方的共同研发, 战略合作发展顺利。在AI医疗领域, 公司基于英伟达Jetson平台的AI辅助诊断系统——“慧镜”系统,已在北京三甲医院试用。

 

亚华电子:持续关注数据要素及大数据行业在医养场景的应用

8月8日,亚华电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为医院智能通讯交互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系统可以提供面向医疗养老机构的运维可视化、数据可视化等功能,检测我公司设备和系统的性能状况、各类数据质量和异常,让用户及时了解系统综合运行状况,辅助医养管理者决策。公司将持续关注数据要素及大数据行业在医养场景的应用。

 

荣联科技:对外投资设立智慧医疗合资公司

8月10日电,荣联科技公告,拟与北京中镕信有限公司、艾迪宁(天津)管理有限公司展开合作。根据《合作协议》约定,三方拟共同以货币出资3000万元设立北京荣联智慧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中荣联科技以自有资金出资1350万元认购合资公司45%的股权。

(财经新媒体综编信息来源:科创板日报、财联社、36氪、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