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 (CNH) 兑美元北京时间04:59报7.1657元,较周二纽约尾盘上涨462点,盘中整体交投于7.2155-7.1617元区间。截至7月13日早间,离岸人民币暂报7.1656,升值12基点。Wind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美元指数持续下跌,12日更是大跌1.06%。与此同时,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迎来反弹,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收复7.2关。自上周四起,人民币对美元连续走高,截至12日收盘,离岸人民币对美元5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956个基点。
据界面新新闻,分析师表示,此轮人民币汇率贬值已基本结束,但短期内出现强势反转的可能不大,预计三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走势以震荡为主。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认为,人民币汇率这波反弹和美元指数的关系更大。他表示,非农数据明显低于前值和预期值,说明美国经济复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劲,使得市场对美联储9月继续加息的预期有所降温。
”但人民币汇率可能也还未到迎来拐点之时,目前美联储加息周期尚未结束,利率峰值可能还会继续走高,短期仍将对美元走势形成支撑,预计三季度人民币更多将呈现区间波动态势。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形势好转,欧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四季度人民币汇率将逐渐从底部回升。“他说。
据北京商报,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表示,当前美联储的高通胀治理难题依旧严峻复杂。虽然美国的整体通胀率预期水平出现了市场久违的拐点,但其实际水平距离美联储数十年来践行的双重政策目标还很遥远,尤其是核心通胀率指标距离2%的合意水平有数倍的距离。
陈佳表示,从美联储治理通胀预期最核心的难点出发,当前全球市场对美联储治理通胀最大的担忧莫过于美国经济硬着陆风险加持下,美国通胀预期刚性和长期化。若包括短期通胀指标、长期通胀预期、劳动力市场等宏观经济指标体系不能尽快进入到2%及其以下的区间,一旦就业数据出现波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将持续高度承压,而今绝不是对美联储通胀治理压力掉以轻心的时候。
据21财经,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期在《经济研究》发表《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有效性与经济金融稳定》一文。易纲在文中指出,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首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这是保持经济金融稳定运行并从宏观层面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货币政策调控首先要将国内目标放在首位,并为实现国内目标选择利率等最优政策,其次需创造良好环境,使汇率由市场决定。易纲还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在调控中充分考虑时滞等复杂因素,在做好逆周期调节的同时,注重跨周期调节和跨区域平衡,在收紧和放松两个方向都相对审慎、留有余地,货币政策始终运行在正常区间,实际利率与潜在经济增速大体匹配。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提高了利率调控的自主性,促进了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基本面稳定又对汇率稳定形成支撑,外汇市场运行更有韧性,利率和汇率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易纲表示,下一步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保持总量适度,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条件与经济潜在增速和物价基本稳定的要求相匹配。二是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三是加强政策协同,持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