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对就业问题有过诸多精深论断,对后世影响深远。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就认为,正是凯恩斯打破传统经济学的壁垒,引入了新观念,即政府有可能也有必要采取措施,以减少失业。
凯恩斯还曾讨论过“技术性失业”,并设想过未来技术极大进步后的就业情景。1930年,凯恩斯在其名文《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中描述,未来世界的技术进步将导致大规模技术性失业、劳动力需求持续下降以及物质极大丰富,人们可能每周只需要工作15个小时。在这样的经济体系中,对财富和金钱的追求将失去意义。凯恩斯描绘的情景,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比如,出现技术性失业和劳动者工作时间缩短的情况下,人们如何获得足够的收入以支付商品和服务?凯恩斯对此并未明言,但如今研究就业问题的学者们则提出了不少新说。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冲击,是经济学家常常争论的问题,较有代表性的乐观主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一方面会增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也将拓宽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创造出同一行业的新工种,甚至全新的行业,接纳被技术进步挤压出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悲观主义者则主张“技术导致不平等和就业不足”等观点。他们认为,当今的技术变革已非蒸汽机时代所能比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对于旧科技,已不再是互补型变革,而是一种替代型的变革,所以“技术性失业”的威胁是真实的,且当下就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