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上演花式比拼 行业分化加剧催生新一轮淘汰赛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王婧雅 编辑 | 舒志娟  

2023年06月16日 17:32  

本文2561字,约4分钟

今年以来,各大车企为了争夺市场,瞄准各类不同场景密集发布多款新车型,整体行业发展节奏越跑越快。近日,2023年重庆国际车展拉开帷幕,与上海车展类似,新能源汽车仍然占据C位,40余个品牌、300多款新能源车型集体亮相。

不容忽视的是,新车密集发布虽然丰富了市场选择,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竞争再度升级。《财经》新媒体走访市场发现,目前车企创新速度正在逐步放缓,而围绕智能座舱等用户体验的细节比拼不断加剧,类似座椅按摩、车载冰箱、智能香氛、多屏娱乐等成为了新能源汽车新卖点。与此同时,降价已成为行业趋势,蔚来、小鹏、比亚迪、特斯拉等均以降价促销、增加权益补贴等方式刺激消费。

市场普遍认为,目前新能源行业已经进入了淘汰赛,品牌间开始出现分化的情况,小鹏、长城等部分早入局的车企在此轮竞争中出现了失速现象,而消费者仍然呈现观望的态度。不过,现在断言市场格局为时尚早。即便是对于已经发展成熟的车企而言,决策失误也将导致其在本轮竞赛中被市场加速淘汰。

车企花式打价格战  新能源赛道内卷加剧

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节奏明显加快。一方面,传统车企纷纷进入新能源赛道,另一方面,各路车企为了抢占市场加快了新车发布节奏。

据《财经》新媒体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小鹏P7i、小鹏G6、理想L7、蔚来全新ES6、蔚来ET5旅行版、睿蓝7、新版比亚迪宋、比亚迪海鸥、仰望U8、长安欧尚Z6、吉利银河L7、奔驰EQE、哪吒GT等多款主流车型上市,相较往年市场中各品牌仅有1-3款爆款车型的局面不同,今年车企在不同细分车型市场上的扩容明显提速。

不容忽视的是,伴随着竞争加剧,新能源早期的技术优势已逐渐减弱。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百米加速、L2级别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无法满足现阶段车企的竞争需要。在30万以上价位新能源汽车中,以往C级燃油车使用的空气悬架、座椅按摩等卖点已成为车企间新的竞争焦点,而环绕音响、座椅腿托、智能香氛、多屏智能化体验等各类围绕舒适性体验的功能也开启了新一轮比拼。

除此之外,从价格情况来看,降价促销费已成新能源市场新趋势。除了坚持不降价的蔚来宣布取消免费换电权益全系降价三万元,记者从市场获悉,比亚迪、小鹏、极氪、特斯拉等也在通过限时优惠、团购、赠送选装基金等方式上演花式促销。

近期,多地比亚迪经销商上线优惠活动,王朝、海洋系列降幅从几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小鹏汽车也在扩大降价力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今年五月开始,小鹏开启了新一轮促销,以刚刚上市不久的小鹏旗舰车型G9为例,仅仅半年时间综合优惠便提高了约2万元;极氪上线了免息和选装基金活动;特斯拉销售人员则表示购买Model 3后轮驱动版综合优惠可达到22000元。

事实上,车企上演花式比拼的背后,与汽车市场大盘下滑不无关系。根据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上汽集团、北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广汽集团、一汽解放、蔚来、赛力斯、小鹏、零跑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营收或净利润下滑问题。

在造车新势力方面,小鹏、零跑一季度营收分别同比下降45.9%、28%至40.3亿元及14.43亿元,蔚来亏损同比扩大165.9%至47.395亿元。而在传统车企方面,上汽、广汽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49.55%、48.89%至27.83亿元和15.38亿元,长城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116.65%至亏损2.17亿元。

车企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车企上演花式比拼是不得已而为之。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整体行业内卷非常严重。汽车市场经历数论变革后,现阶段已经进入存量时代,车企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以往汽车售价往往由供需决定,但目前为了抢夺市场,车企调价已经没有规律可言。与此同时,各个车企间还在不断比拼研发力度,不断加大技术储备。一些车企的技术储备由于政策等原因无法量产使用,但是政策一旦落地,行业或将快速发生新的变化。

行业淘汰赛提速  性价比成为市场比拼关键

尽管新入局者不断增多,但倒在新能源浪潮之下的的车企也不胜枚举。据《财经》新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涉及新能源的汽车品牌约有300余个,但其中大部分已经没有在售车型,拜腾、赛麟、爱驰、知豆等品牌更是早已销声匿迹。从市场来看,包括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在内,仍受到市场关注的不过七十余个。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一轮新能源市场淘汰赛中,并非越早入局就可以站稳市场地位。小鹏曾凭借P7红极一时,后续却因自动驾驶无法落地等问题致使销量未有明显起色。长城在欧拉黑、白猫停产后不断加大新能源转型力度,然而旗下主力车型转型并不顺利。数据显示,今年1-5月,长城汽新能源累计销售不过6.64万台,对比吉利、比亚迪等明显失速。

而在此前,已经进行多轮融资的威马突然暴雷引发了市场担忧。虽然市场传言威马已经着手准备复工复产,但一位购买威马汽车的用户告诉记者,近期威马汽车已经无法正常供应售后零部件,车主迫不得已在电商平台中下单相似配件前往第三方修车店自行更换。

不难看出,在经历百花齐放后,新能源市场加速进入淘汰赛。“新能源市场发展迅速,现在断言哪家车企可以在激烈竞争之中屹立不倒为时尚早。新能源市场变化非常快,一个决策失误或将导致该车企在此轮竞赛中被市场淘汰。”上述车企人士表示。

易车研究院院长周丽君同样认为,行业经历发展快速发展后,留下的车企不过几家,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不管是燃油车市场,还是新能源市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永远是市场的竞争核心,更高的性价比是车企立足市场的根本。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淘汰赛明显,焦虑情绪已传递至消费端。特别是传统燃油车用户,或更加在意品牌价值。多位燃油车车主接受采访时表示难以信任新能源新品牌。此外,也有消费者认为,新能源车技术发展速度较快,现在购买保值率较低。

事实上,我国新能源市场主要受政策推动,市场发展尚不成熟。国产新能源车企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在经历本轮淘汰赛后,市场或将逐步走向平稳,彼时消费者的消费热度或将上涨。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分析认为,在新能源时代,消费者选择品牌时仍然以销量为主要决策因素,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市场畅销车型。一方面,畅销车型意味着更符合市场主流审美;另一方面,从品牌来看,销量大的车企更容易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消费者面临的消费风险也随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