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冲突背后

《财经》杂志 文 | 朱海斌  

2018年04月02日 15:34  

本文1816字,约3分钟

中美贸易冲突的加剧演化成全面贸易战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在短期内双方也很难达成重大妥协。贸易冲突只是表象,背后深层的变化是中美经济力量的此消彼长

中美经贸关系近来矛盾加剧。3月22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航空、信息通讯技术、机械的部分产品征收25%惩罚性关税。总统备忘录责成美国贸易代表在15天之内发布具体关税产品的清单。目前预计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500亿美元,也有说法称500亿美元指的是征税的税额。

50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说不小,以500亿美元按税进口而言,这也将是史上最大的单边惩罚性关税举措,其规模超出美国今年以来宣布在洗衣机、光伏产品、钢、铝征收高额关税对中国影响的10倍以上。这意味着中国出口美国商品的整体平均关税增加2.9%,差不多在目前关税水平上翻了一倍。说不大,5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全年出口额的2.2%,涉及的征税额(125亿美元)仅相当于中国经济总量的0.1%、美国经济总量的0.06%。因此关税对于中美两国的短期经济影响相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