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成:物流现代化有三个重要特征

2017年12月09日 16:37  

本文1886字,约3分钟

“物流现代化,怎么来解读?怎么来定义?我觉得应该有三个特征。”12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李连成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全球治理挑战与中国角色”上如此表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 李连成

李连成详细解读了物流现代化的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快,首先是快速,这个无论对客运也好,对于以货运为主的物流也好,都需要更快。

第二个特征应该是经济,就是运输的费用应该要低,现在物流经常提到一个指标,就是物流的费用占我们GDP的比例,在货运和物流发展过程当中,不仅要强调本身的费用低,更主要的潜在的本质的一个指标,就应该是用物流支撑更多的经济总量的发展,也就是说物流占GDP的比例要低。

第三个特征是融合发展。现在物流和其他一些新业态之间的发展,呈现出融合化的趋势,用更少的物流代价,来支撑更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量。

以下为李连成发言实录:

李连成:因为物流在中国进行研究已经几十年了,尤其最近20年,应该是比较火爆的,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了未来发展的两步走,提出了要实现现代化,2035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那么物流和交通运输,我们也在考虑,应该是率先实现现代化,因为它作为一个基础性的产业。但是我们有一个思考,交通运输,包括物流,它的现代化,怎么来解读它,怎么来定义它。我觉得应该有三个特征,第一个要快,首先是快速,这个无论对客运也好,对于以货运为主的物流也好,都需要更快。我们观察我们几千年的交通发展的历史,我们都是沿这个方向去走的,那么未来也肯定是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行。但这里边快,不仅仅是运载工具的快,而是整个链条的这种运输的时间要短。

那么第二个特征应该是经济,就是运输的费用应该要低,现在物流经常提到一个指标,就是物流的费用占我们GDP的比例,其实我们在在货运和物流发展过程当中,不仅要强调本身的费用低,更主要的潜在的本质的一个指标,就应该是用我们物流支撑更多的经济总量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物流占这个GDP的比例要低,我们前几年的几个规划,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规划,都提出了一些发展的目标,应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那么第三个特征,我认为是融合发展。现在我们的物流和其他一些新业态之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呈现一个融合化的趋势,而且融合化也是发挥,用更少的物流代价,来支撑更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量。那么现在我们是研究比较关注一些枢纽经济的发展,通道经济的发展,包括多市联运的发展,就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推动物流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快的发展。

主持人:我首先问李所长,刚才您讲到的就是现代物流的几个特点,快肯定是需要的,但是我觉得技术装备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技术装备达不到这个水平,这个快是无法实现的。大家知道,大概6年前,我们在央视做节目的时候,央视的主持人就问到,他说你们在快递方面有什么问题,有一个代表就起来说了,说我在广州发一个快递,一星期了,我找不着在哪,问谁谁不知道,这种情况是6年前的事情,我们现在所有的这些问题解决了,一个快递公司的老总跟我说,我们前面好像没有标杆了,确实我们是靠量大而达到第一的位置,所以我想问李所长,您能不能在未来的交通运输的物流技术方面的发展前景,给我们做一个描述,或者展望。

李连成:谈不上展望,我对于快有一个界定,它这个快是一个全链条的快,那么我们可能更多的切身的感受,是我们的车辆快,车跑得越来越快了,原来是速度比较低的汽车,现在速度比较高了,尤其有了高速公路,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刚才我们姜会长其实谈到一些互联网,信息技术方面,它也属于我们运载设备当中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一部分,在整个链条当中我们如何组织管理,实现更佳的优化。应该说我们的一些车辆的技术发展,过去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这种车辆的技术进展,它是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它很难有一些大的变化,大的变化之后,可能在相当长的时期稳定下来了。对于中国来说,我觉得要实现这种更快,在目前阶段,我刚才提了一句,多式联运的发展,因为我们的货物很难说一种运输方式承担起来。现在我们交通的基础设施也好,物流的基础设施,包括仓储的设施也罢,包括我们的一些信息技术,车辆方面的,现在应该说发展得都比较好,设置在拿到世界上,我们都不落后。但是我们现在落后的,是我们整个组织的一些流程。那么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就是我们在多式联运当中,如何把公路、铁路、航空、水运放到我们物流当中,实现一个优化,我想这是未来,对于物流发展而言,应该是着力作用的一个方面,这是我的一个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