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实业运营总裁黄秋:产业地产大有可为

2017年11月29日 18:06  

本文1115字,约2分钟

“从销售到限售,企业经营方式更多依靠金融机构参与,让大家分享资产,让租的人住得起房,是地产行业生产方式的转变。”11月29日,海航实业运营总裁黄秋在“《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上如此表示。

海航实业运营总裁黄秋

黄秋介绍,对海航地产而言,商业地产不是主流,海航地产发展更多靠产业驱动,具备几个主要特点:第一,围绕房地产投资所形成的产业链资产会增值。第二,新型城镇化。这是城乡商品流通和城镇化解决的方向。第三,结合海南的趋势,地产与旅游、养老概念相结合。第四,健康医疗养老。

黄秋认为,地方政府的需求要通过产业地产发展来实现,产业地产仍然大有可为。

以下是黄秋发言实录:

黄秋:听了各位专家讲的,收获非常多。我是来自海航集团的,海航怎么会有地产呢?其实是从航空货运物流产业链延伸下来的。我们干这一行,要深度学习地产政策。我们理解政策上的变化,就是多渠道供应、多主体保障,租售并举。另外,限售限购,金融方面的去杠杆。这些变化会不会导致房地产行业的拐点,作为房地产的从业者来讲,我们理解,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是我们执政的第一要务,从长期判断,结合人民币国际化,我们手上没有资产和资源怎么发展,怎么强国。现在很多人想去买房,但交了定金很久,为什么不开盘卖呢?涉及到市场内动因素和需求的关系,所以,它还是有价值的。

政策调整是不是对我们拐点有影响呢?有的。短期内,企业的经营方式要发生变化,资金来源,以前靠销售,现在限售了,资金不能回来,经营方式更多的要靠金融机构的参与,全社会要靠政策来支持,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金融机构参与的趋势,包括建行、中信的案例,国外有基金参与的方式,甚至资本的参与方式,让大家来分享这个资产,让租的人能够住得起房,这是生产方式的变化。

从海航地产来说,商业地产对我们来说还不是主流,我们长期的发展是靠产业驱动,产业驱动体现了几个主要的特点:第一,航空、物流、机场,整个产业链的保障。房地产投资,从长远来看,这个产业链上的资产一定会增值。比如,我们投资海口的一个老机场,现在变成了海口中央城区。第二,新型城镇化。这块区域是城乡商品流通和城镇化解决的方向,只要选准了点就会有很好的驱动因素。第三,结合海南的趋势,旅游、养老的概念。第四,健康医疗养老。从我们的实际经验来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多个城市铺开了。实际上,我们在地产产业和地方政府发展需求方面,地方政府迫切需求的是产业带动,就业拉动,我们有一个良好的产业做依靠,所以产业地产仍然大有可为。

《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由《财经》杂志、财经网主办,于11月28日-30日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