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退守中端,需要抱紧OV和魅族大腿

《财经》记者 梁辰 | 文 谢丽容 |  编辑  

2017年08月31日 17:02  

本文1901字,约3分钟

无法进攻,就保住自己的位置,这可能是联发科当前最正确的决策,但它的境地越来越危险

《财经》记者 梁辰/文 谢丽容/编辑

半导体设计厂商联发科技有限公司(TPE:2454,下称联发科)本周二宣布,未来将更加专注面向中端智能手机的曦力P系列产品,期望这次调整或将在第四季度推动联发科毛利率提升。

曾经全球手机芯片第三的联发科如今正在面对产品性能不足和市场份额下滑的危机,今年上半年,联发科对主要客户进行了走访,重新调整了产品路线规划。

该公司无线通信事业部总经理李宗霖今天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产品将根据客户未来一两年的需求设定”。这意味着,联发科缩减了产品规划周期,更加注重眼下的投入产出比。

该公司董事长蔡明介在此前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表示,目前最重要的计划是重振核心的智能手机芯片业务,希望未来在12至18个月内重拾中国市场份额。

研究机构DigiTimes Reasearch数据显示,在中国智能手机处理器芯片市场,2017年第一季度,高通份额上升了30%,而联发科下滑至40%以下。

因此,联发科选择了更为保守的商业策略。联发科透露,搭载了曦力P系列的智能手机将在今年年底大规模出货,而针对高端产品的X系列尚未制定明确的计划。这意味着,这家公司虽然从2014年就制定了冲击高端芯片市场的计划,但至今难产。

曦力产品目前占联发科总收入的10%-15%,联发科曦力品牌芯片分为P和X两条产品线,而P系列是这个品牌下的核心产品。联发科发布了新产品曦力P23和P30。两款芯片在原有产品上,均提升性能、降低功耗。

然而,在性能和品牌营销上,P系列仍难以与竞争对手抗衡。因此,联发科希望手机厂商可以更加注重该该系列对影像等多媒体技术的优化,和对偏远地区信号接收能力的提升。

李宗霖告诉《财经》,新品将普遍使用在售价为1000-1500元区间的智能手机上,而这一价位的最终用户更关注性价比,而非产品品牌。

“第四季度,我们客户的新品会大量生产出来。随着出货量上升,联发科的毛利率将显著提升”,李宗霖说,未来搭载该产品的手机将主要销往三个市场:2018年的中国换机市场、智能手机新兴市场,以及海外发达国家的运营商渠道市场。

第三方咨询机构Gartner研究副总裁盛陵海对此表示,没有办法进攻,就保住自己的位置,这样的策略是正确的。

然而,这种策略将导致联发科的市场单一,将面临更残酷的竞争。

联发科曾经重要客户正在流失。手机厂商魅族曾是联发科最有力的支持者。2016年,魅族共发布了14款智能手机,其中13款采用了联发科处理器,魅蓝X成为联发科曦力P20的全球首发产品。然而,在年终总结时,该公司高管却炮轰联发科拖累其公司发展。

中低端市场供应商的丰富,为手机厂商提供了更多的替代品。最后一个与高通就专利纠纷达成和解的魅族,正在加快对骁龙芯片的支持。其子品牌魅蓝抢先在第三季度发布了支持高通芯片的新款手机。其他厂商甚至也选择高通次高端的600系列替代联发科曦力X系列。

不仅如此,随着三星可以支持全网通,以及展讯新品的发布,原来联发科霸占的低端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多了很多竞争对手,手机厂商的选择越来越多。展讯通信总裁兼CEO李力游曾公开宣称,在相同价位端可以提供超过1000元的产品的性能,并针对联发科优势的影像功能加大投入,以期赶超。

一位手机厂商高管告诉《财经》记者,“手机厂商对芯片的选择将决定联发科的未来”。

目前来看,手机厂商在中低端产品上选用联发科芯片正在减少。主要原因是,随着高通低端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的扩大,价格的下降,联发科芯片的品牌和性价比在下降。

一位主流手机厂商工作人员对《财经》记者说,“从看市场营销角度出发,我们其实不愿意去说会采用联发科的芯片。”

但是,李宗霖认为联发科还有机会。他说,“三星(们)要面对的跟我们一样,就是谁对客户的需求理解更深刻,谁能把客户需要的做得更好”。

“这个市场已经很成熟,没人愿意做白老鼠”,盛陵海表示,联发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弄清楚中国厂商的需求,在OV(OPPO和vivo)两家中吃住一家,同时要扶持其他厂商于华为竞争,并在海外市场帮助客户拓展。

在新品大规模上市前,联发科的财务状况仍持续低迷。官网披露的月度营收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7月,其总营收同比下降13.13%,而按月累计,下降比例超过该数值的超过一半。

“联发科应该守好本分,市场自然会回馈我们该有的利润,这才是健康产业的循环”,李宗霖告诉《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