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金融4月28日对《财经》杂志确认,其已于3月获得基金销售牌照,并于4月完成互联网保险经纪的网销备案。
某乐视金融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获得上述牌照后,乐视金融平台上的金融产品会更丰富一些。
此前,乐视金融已获得小贷、保理牌照,并完成私募基金的备案。乐视金融方面另表示,其民营银行的申请仍然在推进之中,并且是主推的业务。
“由于现在金融业务是按条块发牌照,不管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金融机构,凑齐牌照做金服是一个普遍的思路。如果要想做生态,牌照收齐是第一步。”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研究总监郭大治表示。
对于互联网保险经纪牌照与基金销售牌照的发展前景,郭大治认为,互联网公司做金融的优势,是通过流量变现。而乐视作为互联网公司,在保销售险与基金销售方面具有上述优势。
国泰君安资产管理公司李贺则表示,基金销售牌照是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必争之地,蚂蚁金服、苏宁金融等先行者的第三方渠道较多,单就销售来说后来者的竞争力已不高,未来的盈利能力还要看是否有特殊的产品和渠道加持,以及业务之间是否有协同效应。
事实上,在互联网金融热潮放缓之际,金融科技或者科技金融公司,都纷纷强调自身大数据优势,以及向传统金融机构开放平台为其服务的愿景,基金代销牌照也越发重要。
今年3月份,蚂蚁金服宣布向基金行业开放自运营平台“财富号”,为金融机构提供用户触达、数据、营销等一系列能力支持。
乐视金融于2016年11月正式上线。据乐视金融透露,目前其业务框架包括在上游的面向B端供应商的小额贷款公司和商业保理公司;在中游的互联网理财、基金产品销售业务,以及互联网保险业务;在下游,则已经推出了循环额度消费金融服务“有π”。
纵观跑马圈地正酣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金融牌照是各方角力的落脚点之一。被称为BATJ(百度金融、蚂蚁金服、腾讯、京东金融)的四家互联网金融巨头虽然禀赋各不相同,但在金融牌照上都斩获颇多。
巨头之中,规模最大的蚂蚁金服手握支付、银行、保险、基金等高含金量牌照;一直欲与蚂蚁金服分庭抗礼的腾讯则手握支付、民营银行、互联网保险、小贷等牌照;京东金融具有小贷、第三方支付、保理和基金销售牌照;而稍显落后的百度金融业曲线设立了百信银行,并拥有支付、基金销售等牌照。
各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表态也很值得玩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期间,百度副总裁张旭阳则公开表示,百度未来不会刻意追求获取全金融牌照,希望基于自身技术和数据特色,来做传统金融机构的“能力商”。
金融牌照,即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由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部门分别颁发,其中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基金、期货、租赁为7张主要金融牌照。
目前,国内的金融牌照大致分为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小贷、第三方支付等16大类,受到监管的影响,目前券商、第三方支付等几类牌照的发放均已冻结。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来看金融牌照发放收紧已成趋势,由于监管层对第三方销售机构在销售、推广、结算、风控等层面要求近乎苛刻,导致新牌照的下发少之又少;在此背景下,机构获取牌照的时间成本根本无法预估,这也是导致牌照转让市场火爆的原因;以基金牌照为例,从近期公开交易价格来看,实际成交价格已高达4000多万元。
(《财经》记者 陈杨 张威/文 袁满/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