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拟剥离重组,变身内资谋A股上市

《财经》记者 丁雪真 | 文  

2016年11月16日 12:02  

本文1472字,约2分钟

此次重组的主要目的是将京东金融股权结构转为纯内资,以便在中国开展某些政府许可准入的金融服务业务,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

《财经》记者 丁雪真/文

在11月15日晚举行的京东集团的电话会议中,京东集团CFO黄宣德侧面证实了京东金融的A股上市计划。据其披露,京东目前持有京东金融的股份约占后者完全稀释后股份的68.6%,而这一比例是在算入A股股份以及为员工期权池预留股份的基础上所得出。

根据京东集团董事会于11月15日批准的一项关于京东金融重组的初步方案,京东将从集团剥离京东金融,并计划出让京东所持有的全部京东金融股份。

通过签署股份出让、经营许可和业务合作协议,京东将从参与交易的投资人处获得按市场公允价值计算的现金对价,并在未来京东金融累计实现税前盈利后,获得其税前利润的40%。

关于重组的具体过程,黄宣德说,“接下来我们首先要接触投资人,一旦吸引到足够的投资兴趣,我们会着手准备具体方案并提交独立审计委员会审批,之后提交董事会审议。”

眼下,京东金融的重组尚未有具体的时间表,京东方面表示“当然希望能够尽快推进”。黄宣德强调,目前京东金融的重组尚处在非常初步阶段,“我们不能保证重组计划最终完成,而且之后随着与潜在投资人的接触,初步方案的内容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据京东第三季度财报介绍,此次重组的主要目的是将京东金融股权结构转为纯内资,以便在中国开展某些政府许可准入的金融服务业务,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

“京东金融正在尝试向更多领域拓展业务,而其中有些业务在外界看来,可能对于一家电商企业来说是有风险的。”在黄宣德看来,分拆重组是“深思熟虑的双赢方案”。

黄宣德解读称,对于京东集团,一方面,该重组交易将消除与金融业务相关的跌价风险,同时若相关监管部门批准,京东还能将其有关京东金融的权利转为京东金融40%的股份;另一方面,该交易也有助于释放股东价值,因为不仅可以了结部分获利,还能通过分拆使得投资人能够专注于京东的核心业务。

而重组完成后的京东金融或将跳出母公司风险偏好的束缚,能够向更多领域拓展业务。同时在诸如证券、共同基金等领域,京东金融也将有机会探索某些有限经营许可如何能够更好地得到应用。

“对于京东金融,在西方国家这可能是非常成熟的业务,但是在中国,这仍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现在机会依然有很多,得不断创新,并且敢在不违规的情况下冒一定风险。不过,作为一家做电商的母公司,我们其实很看重风险规避,所以对一些新商业模式的发展,时常会加以限制。”

黄宣德补充道,通过将京东金融重组为一家国内实体,也将有助于京东金融接下来的长期融资,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内投资人要求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符合相关法规,以便未来在国内资本市场谋求上市。

京东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京东金融2016年前9个月贷款发放和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出额为250亿元,通过融资获得的净现金流入额为302亿元。截至9月末,京东金融消费信贷、企业融资和供应链融资的期末余额分别为197亿元、5亿元和101亿元。

京东方面称,京东集团董事长兼CEO刘强东计划参与本次京东金融的重组交易,将按照与其他待定第三方投资人一致的市场公允价格购入京东金融少数股份,此举意在保障京东和京东金融之间的“长期亲密战略伙伴关系”。交易完成后,按照个人持股以及通过投票权委托或其他安排获取的员工和其他投资人的投票权,刘强东按计划将拥有京东金融的多数表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