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亿美元入股滴滴出行,中国人寿二度出手移动出行领域

《财经》记者 俞燕 | 文  

2016年06月13日 19:31  

本文1660字,约2分钟

中国人寿此笔对滴滴出行的战略投资包括3亿美元股权投资和20亿元人民币长期债权投资,其中债权投资部分不附带转股条款。除了资本层面的合作之外,双方还将在保险、综合金融服务、市场开发以及企业用车等方面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探索,打造多元化的移动出行金融生态。

继去年投资了Uber Global之后,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另类投资平台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国寿投资”)日前以逾6亿美元战略投资滴滴出行。

《财经》记者从国寿投资获悉,中国人寿此笔对滴滴出行的战略投资包括3亿美元股权投资和20亿元人民币长期债权投资,其中债权投资部分不附带转股条款。除了资本层面的合作之外,双方还将在保险、综合金融服务、市场开发以及企业用车等方面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探索,打造多元化的移动出行金融生态。

滴滴出行总裁柳青表示,滴滴出行与中国人寿的战略合作将为双方带来长远的价值,借助中国人寿在资金、品牌、金融产品体系和服务网络等方面的优势,滴滴将能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可靠、丰富的增值出行服务体验。

国寿投资总裁王军辉则表示,将金融保险业务与互联网生态有机融合,是中国人寿创新推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双方合作将有助于优势互补,激发双方网络的协同效应,为“互联网+金融”开辟新的产业发展空间。

据了解, 未来双方将围绕“互联网+金融”展开全方位合作。业务范围全面涵盖寿险、财产险、养老保险、资产管理等。此外,双方正在探索境内外移动出行及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 国寿投资人表示,对于这一块合作还正在探索,目前暂时不便披露细节。

去年中国人寿通过京驰无限科技有限公司与滴滴出行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为其1.6万辆车提供保险服务,是中国人寿与商家联盟建设方面的重大突破。而此次参与滴滴出行的战略入股,使其合作由业务层面进阶到关系更深入的股权层面。

国寿投资相关人士表示,滴滴出行是最大的出行平台,其四年间的发展速度证明了其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滴滴出行所拥有的海量用户、丰富的出行场景、强大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及巨大的平台价值,是中国人寿转型升级时期的合适伙伴

滴滴出行原为滴滴打车,成立于2012年,2015年2月与快的打车合并,同年9月更名为滴滴出行,目前是中国以及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拥有注册用户近3亿人,注册司机超过1400万人,服务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和试驾等多个垂直领域,目前日完成订单超过1400万份。

滴滴出行方面表示,本轮融资尚未结束,目前总额已经超过35亿美元,中国人寿的战略入股是融资的其中一部分。此前,腾讯、阿里巴巴和苹果公司等亦参与了滴滴出行的融资。

今年初中国平安亦参与了滴滴出行的融资,并与其合作推出了“滴滴平台司乘意外综合险”等保险业务,作为其“互联网+保险”新模式的探索之一。对于此次中国人寿于滴滴出行达成的全面战略合作是否意味着未来实行排他性合作,滴滴出行方面表示,作为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平台,滴滴一直以积极开放的心态联手优质合作伙伴,未来将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与更多优势企业合作。

至于未来是否涉足汽车租赁和金融理财等业务,滴滴出行方面表示,将坚持专注于出行领域,未来会根据用户实际的需求进一步规划。

除了参与滴滴出行的本轮融资,国寿投资去年还出资2.3亿美元参与了Uber Global 的融资。成立于2009年的Uber是移动出行应用平台的鼻祖,2013年8月进入中国。 此外,中国人寿还与微微拼车和嘀嗒拼车等拼车平台合作推出了专门针对拼车领域的保险产品,显示出中国人寿对于布局移动出行市场的热情。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来看,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于投资移动出行平台热情最大。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该类平台是其切入车险、意外险、责任险等业务的新入口,已经完成了市场培育期的滴滴出行和Uber等移动出行平台,无论从投资标的价值还是业务合作角度,对于险企来说也都显示出一定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