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2015年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总资产规模6605.6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01亿元,同比增长34.3%,实现总投资收益456.03亿元,同比增长41.1%,投资收益率7.5%,为上市以来新高。
刚刚完成掌门人更迭的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下称“新华保险”,601336.SH,1336.HK),在发布2015年年报的同时,其新任董事长兼CEO万峰也首次对外发布了其施政方向。
新华保险2015年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总资产规模6605.6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01亿元,同比增长34.3%,实现总投资收益456.03亿元,同比增长41.1%,投资收益率7.5%,为上市以来新高。不过原保费收入1118.59亿元,同比增长1.8%。
在3月30日新华保险召开的年报业绩发布会上,刚刚从康典手中接棒的万峰表示,康典执政新华保险的6年,是新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连续四年稳居寿险业第三位。未来的新华保险是“站在他的肩膀上发展”,仍将坚守既定的以寿险为核心的发展战略。
投资收益增四成
新华保险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实现总投资收益456.03亿元,同比增长41.1%;实现净投资收益301.84亿元,同比增长4.0%。总投资收益率为7.5%,较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为4.9%,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新华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李全表示,总投资收益率是新华保险上市以来最好的投资收益水平,投资收益的提升,主要来自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收益增加及股权型投资分红收入增加。
从投资结构上来看,定期存款1276.79亿元,占比为20.1%,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债权型投资3482.81亿元,占比为54.8%,同比基本持平;股权型投资占比为18.0%,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比为2.2%,较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其他投资4.9%,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从投资意图来看,新华保险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比同比上升6.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基金、理财产品和未上市股权配置增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同比增加60.9%,主要在于基金配置规模增加。
李全表示,早在2014年公司就研判经济将处于下行周期,2015年收紧了固定收益投资的配置。此外,对股票投资进行了预见性的仓位调控,在股市大幅波动前率先调整,实现了收益落袋为安。
不过,受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的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为亏损,使得公允价值变动由去年同期的收益3.24亿元转为损失0.09亿元。
李全表示,去年初亦收紧了对非标资产的风险偏好,不过其非标资产的整体信用评级较高,AAA级评级占比达99.27%,同比提升了3.69个百分点。
在股权投资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去年6月,新华保险通过新华资产管理公司(香港),以每股2.73港元,斥资27.82亿港元认购了中化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金茂”,0817.HK)增发的10.13亿股,持股9.5%,成为其第二大股东。10月,新华保险与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主要探索养老地产业务,在项目层面投资中国金茂现有或潜在写字楼和住宅等项目,并联合投资不动产、海外不动产投资和资本市场收购等。
截至去年底,新华保险的投资性房地产同比增加30.8%,主要来自部分房屋及建筑物由自用改为出租,同时部分在建工程转入投资性房地产。
近年来险资纷纷“出海”,布局海外投资,新华保险亦通过旗下资产管理公司(香港)实现境外投资148.64亿元。万峰表示,海外的发展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是发展业务还是发展资产管理,公司正在研究,采取积极态度,如果有适当的投资机会,“也不会放弃”。
非标资产投资一向是新华保险的强项,其中非标债权投资增长10.1%,增长主要来自资产管理计划和理财产品;非标股权投资增长87.2%,主要来自其投资的中石油西一、二线西部管道项目计划转股,由长期股权投资转为未上市股权。
年报显示,去年12月,包括新华保险在内的投资人与中石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签署了《中石油东部管道有限公司、中石油管道联合有限公司及中石油西北联合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之股权收购协议》,新华保险以所持中石油管道联合有限公司7.09%股权作为对价,参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管道资产重组计划。重组完成后,新华保险持有该项目平台公司3.46%的股权,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李全表示,2016年在利率下行和股市波动加剧的大背景下,将降低收益预期,进一步收紧投资的风险偏好,把防范风险放在首位,今年将重点监控非标资产和企业债等投资品种的信用违约风险。在他看来,这也是整个保险业需要重视的方面。
据了解,今年新华保险的资产配置风格将更加稳健,从过去主要投资于高成长型股票转为加大高分红型股票的配置。李全表示,在大类资产的配置上,公司将“耐心等待市场机会”。
业务重结构轻增速
新华保险年报显示,原保费收入1118.59亿元,同比增长仅1.8%。其中,新单保费收入523.39亿元,同比增长18.7%;首年期交保费收入167.65亿元,同比增长40.4%;新业务价值66.21亿元,同比增长34.8%。
虽然保费增速仅有1.8%,万峰表示,主要是因为调整了产品策略和优化了产品结构,降低了分红险,加大传统险和保障型产品的销售。其中,传统型保险业务收入442.15亿元,同比增长41.1%,健康险保险业务收入165.17亿元,同比增长47.8%,而分红型保险499.88亿元,同比下降24.4%。
在渠道策略上,新华保险加大了个险渠道的开发,深化了“健康人海”转型,代理人队伍增至25.9万人,同比增长47.6%。有效人力人均产能超过1万元,创历史新高。
在代理人队伍规模和产能的双增之下,新华保险来自个险的保费贡献占比增至45.9%。其中,首年期交保费收入 99.08亿元,同比增长36.5%,占个险渠道首年保费收入的79.0%,而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产品保费收入88.38亿元,同比增长44.0%,占该渠道首年保费收入的70.5%。
银保保费虽然同比下降7.4%,但期交保费增长明显,首年期交保费收入39.04亿元,同比增长41.1%。通过阶段性期交产品运作,带动银保渠道期交产能同比提升73%。
万峰表示,今年新华保险亦将主要着力于期交业务的增长,特别是十年期及以上业务的增长,并在考核指标中首次纳入了期交业务量化目标。其次,保障型产品占比要持续提升,三是要加强成本管理以实现增收节支。
在具体策略上,万峰介绍,公司将以发达地区作为业务增长点,不会在偏远地区设机构。养老、医疗和健康等五大类保障型业务将成为其主流业务。在渠道建设上,仍将以个险作为核心渠道,银行渠道作为重要的发展渠道,辅以互联网等新渠道。
今年前两个月新华保险保费出现负增长,排名跌至第十位。万峰表示,这在公司的自主掌控之中,因为负增长主要来自趸交保费,期交业务则呈大幅增长,期交业务和保障型产品的增速都在50%以上。“这是公司转型发展、注重业务结构的体现,排名和总规模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实现转型发展,加大业务调整力度”。
对于未来的发展,万峰表示,新华保险仍将坚守以寿险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不会发展成为综合经营集团。在他看来,国内寿险仍是刚刚开发的市场,养老和医疗保险改革,将为寿险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这个市场不是以一二万亿计,而是几十万亿元大市场,足够公司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