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银行系养老金公司开业,美国信安金融集团入股遇阻

《财经》记者 王培成 | 文  

2015年11月20日 17:46  

本文1420字,约2分钟

11月20日,国内首家由银行发起设立的养老金管理公司“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建信养老金公司)正式开业运行,这是国内首家专业的养老金管理公司。

《财经》记者获悉,在建信养老金公司正式落地后,数家大型银行已经向相关部门提出了申请设立此类养老金公司的意向,并已递交了相关申请材料,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银行系养老金公司必将大量涌现。“预计短时间内,或者说一年以内获批的可能性不大,”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建信养老金公司由国务院特批,注册资本金23亿元,由中国建设银行发起,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双方持股比例分别为85%、15%。公司设置5个董事会席位,2个独立董事席位,其中3个股权董事席位中,建设银行和社保基金分别持有2个、1个股权董事席位。

这家公司筹备成立前后历时三年多,建设银行曾尝试与美国最大的养老金服务供应商美国信安金融集团(Principal Financial Group)共同出资成立,以此引入美国信安的管理经营和成熟的业务模式,但是最终未能获得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很遗憾我们未能与建行达成这样的合作”,美国信安一位高层人士说。

据悉,建信养老金公司的初步组建方案上报至国务院后,美国信安方面也曾通过外交等多种途径极力沟通争取,但是最终无果而终。

在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看来,外资未能获准主要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国内养老金市场刚刚起步,政府部门希望先培育市场,形成一定市场规模后,再对外开放,例如南美洲国家智利,由于养老金市场对外开放过快,专业的外资机构迅速占领市场,本土机构发展迟缓。此外,近几年中美两国政治博弈升级,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商业企业业务层面的合作。

建信养老金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业务,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相关业务,受托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以养老保障为目地的资金,与上述资产管理相关的养老金咨询业务,以及经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建信养老金公司副总裁杭琛预测,2016年该公司资产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左右,2017年有望达到5000亿元左右。

早在今年4月,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接受《财经》专访时曾表示,建信养老金公司计划于今年6月中旬正式开业,但此后一再延后,直到11月4日才获得银监会最终批复。养老金业务往往跨越银行、信托、保险、证券,涉及账户管理、资产托管、投资理财等领域,是典型的金融业综合经营的金融形态。

建信养老金公司将遵循机构监管与业务监管相结合的原则,银监会作为机构监管主体,负责日常审慎监管和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工作,并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保监会开展机构准入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保监会按照职责分工,对相关经营业务实施监管。

此外,国内专业养老金投资行业刚刚起步,对于一家市场化的专业养老金管理机构,如何发挥专业优势,使得“养命钱”保值增值,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实现“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者兼顾,这对养老金投资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悉,建信养老金成立后,会率先启动搭建基础资产池,募集存量的企业年金资产,并拓展职业年金市场。一位养老金投资领域的资深人士认为,建信养老金公司对资金回报要求较高,未来或将投资延伸至PE、VC领域,但中国PE、VC领域市场制度不健全、不清晰,大范围的投资可能需要时间,这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养老金的此类投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