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美国国务卿克里结束35小时旋风式访华之旅,前往韩国,但他在访问期间再三提出的南海问题并未因其离开而结束。
随着美国计划在南海问题加码介入,中美博弈将聚焦亚太海事争端。美国官员甚至重申,这将是未来美中关系的首要议题。
中国过去数个月在南海新建人工岛礁,美国就此发出一系列强硬措辞,一位前美国国务院官员对《财经》记者解释,美国政府正就此议题向中方进行“示警”,其步骤包括:显现决心、展示实力、测试对方意图。未来几个月,中美双方将会往复通过发言人、媒体、学者互相测试底线,双方将会进入行动、回应、对抗式回应的博弈模式。
这位前官员指出,接下来5月底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论坛、6月中旬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下一轮东盟会谈和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等几个场合,南海问题都将是中美会谈重点。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于5月13日就东亚海事议题召开听证会,邀请美国国务院、国防部相关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就此发表评估报告。国务院和国防部都认为,中方过去数个月在南海新增的人工岛礁正在改变现状。
中国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在与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在4月29日的视频通话中说,中国在南海的填海造岛工程不会影响通航自由,反而会提高在这一海域进行气象预报、海上救助等能力,以及履行维护国际海域安全的国际义务。
美国国防部主管亚太安全事务的部长助理施大伟(David Shear)指出,美方认为中方在南中国海的活动不只是(关于)领土和海洋争端,而是具有长期军事战略意涵。其中最直接的可能性,“就是中国最后单方面宣布设立南中国海防空识别区(ADIZ)以保护其领土和基础设施。”
对此,5月16日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在会见克里时表示,中国在自己的岛礁上搞建设,“完全是主权范围内的事,无可非议。”中国希望美方“客观公正看待南海问题,正确理解中方政策意图,恪守在领土主权争议不选边站队的承诺。”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国防部长表示美国正评估在南中国海布署海军,依国际法在中方扩建岛礁的空域和12海里海域来回巡逻。施大伟也在听证会上指出,美国和澳大利亚、菲律宾在2014年已签订协议,将扩大军事训练合作,同时美国也加强美日澳的军事同盟。
5月16日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长王毅在和美国国务卿克里见面时表示,中美在南中国海问题有分歧不要紧,但双方不要有误解和误判。王毅重申中国维护主权领土的正当性,并强调以和平手段在直接当事国间寻求妥善解决的立场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