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院动向

2014年08月22日 13:18  

本文1664字,约2分钟

发改委:营改增是税改重头戏;外汇局:连续六次发文应对热钱;商务部:中瑞自贸协定有望7月签署;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出口影响几何?

发改委:营改增是税改重头戏

5月9日,央行首次警示了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的风险。央行指出,加强表外理财产品风险管理,要从严掌握商业银行风险计量,根据业务真实属性和风险状况,及时、足额计提资本和风险准备。

【评点】从目前看来,单纯从经济视角来看财税改革是不够的,还要从社会角度考虑,比如税制的改革方案、预算改革方案等,需要将经济视角和社会视角结合起来考量。

 

外汇局:连续六次发文应对热钱

5月22日,外汇局发布《关于改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外汇局按照货物贸易法规对区内机构货物贸易外汇收支进行非现场检测,对异常或可疑情况进行现场核查或现场检查,并根据核查和检查结果进行分类管理。5月2日至22日,外汇局已连续六次发文,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应对热钱的流入。

【评点】外汇局密集出台的政策措施,主要源于今年以来中国靓丽的外贸数据引发市场对中国出口数据“被增长”的质疑,以及外汇占款出现的连续增长。中国进出口出现异常资金流,外汇套利难逃干系。人民币汇率近来连创新高,导致资本套利现象猖獗。相信随着政策的落实,将对热钱流入现象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商务部:中瑞自贸协定有望7月签署

5月27日,商务部部长助理俞建华表示,现在中瑞双方正在探讨今年7月左右正式签署自贸协定的可能性。自贸区建成后,瑞士将对中国99.7%的出口产品实行零关税,并且没有任何过渡期。此外,备受关注的瑞士手表将在十年内降税60%。

【评点】首先,中瑞自贸协定为欧美等其他发达国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打下了良好基础。瑞士是最开放的经济体,其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肯定,会对其他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产生影响。

其次,中瑞自贸区相当于在瑞士打开了一个中国与欧洲连接的窗口。欧盟和中国可以借助瑞士这个平台,享受各自自由贸易带来的制度红利,减少众多人为的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

 

《财经》答疑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出口影响几何?

问:近来,人民币持续升值与中小外贸企业出口利润缩水正在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请问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对中国外贸是否存在较大压力?

答:近期人民币快速升值对企业出口签约和利润产生了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导致企业“有单不敢接”现象严重、出口利润被进一步压缩。

人民币快速升值对中小企业出口的影响更明显,特别是对中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比如生产纺织服装、箱包玩具的企业。中小企业出口经营难以为继,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优势赢得市场,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率普遍低于3%,加上竞争激烈,国外客户对价格相对敏感,所以,人民币短期快速升值对它们造成直接的影响和冲击都比较大。

除了人民币快速升值,频生的贸易摩擦,也给中国的出口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在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为抢占市场、提高产业竞争力,频繁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

 

数据气象

汇丰PMI

时间——2013年5月

地区——中国

趋势——放缓

中国5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降至49.6%,创七个月新低,4月终值为50.49%。

PMI反映经济运行情况,数值高于50%表明制造业在扩张,低于50%则表明制造业萎缩。这是该指数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跌落至50%的荣枯分水岭之下,显示5月中国制造业活动七个月以来首次陷入收缩。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目前内需走弱、外需疲弱等因素拖累5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进一步放缓,二季度增长下行风险有所上升。此外,新订单和就业指数继续回落值得关注。政策层面,尤其是财政政策层面仍有充裕空间稳增长、促就业。

总体来说,当前实体经济偏弱,这会导致整个二季度经济增长继续偏低,经济恢复还需要时间。

不过种种迹象显示,中国最高领导层对经济放缓的容忍度在进一步增强,频频释放的改革“强音”强化着市场对于政府加快结构调整、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