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

2014年08月22日 13:18  

本文2512字,约4分钟

比特币能否成为投资新宠;美前财长呼吁中美签署投资协定;宝洁CEO麦睿博将卸任;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创新高

编辑推荐

房调需要长效机制

邓聿文:民革中央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委员

对地方政府来说,许多地方尤其是一些二线城市,产业基础薄弱,地方财政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税收,20%的所得税如果导致楼市成交清淡,影响地方税收,当然也不乐意。所以,他们一方面会想各种办法拖延或干脆不执行中央政府部门的指令,包括借重民意;另一方面,又有着卖地的冲动,因为卖地能制造楼市繁荣的假象。

要走出这种中央地方的博弈怪圈,维护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需要政策制定者在出台政策时,尽可能考虑到各地的不同情况,使政策最大程度符合现实,增加政策的适应性。

此外,政策制定者也有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少用行政手段,多用市场方式,提高调控水平。因为行政手段本身就具有刚性和一刀切的特点,即使政策本身是好的,也可能误杀一片。

以房地产调控为例,房价之所以越调越高,与政策制定者过分迷信政府力量而采取行政手段有关,以为政府一出手,市场会应声下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形成因素很复杂,在国民投资渠道狭窄、股市长期不景气、地方政府长期依赖土地财政的状况下,房子作为投资品的属性只会被进一步放大,导致社会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房地产行业。在此情形下,行政调控要发挥效果,就必须既准且狠,但这无疑要有很高的调控水准。即使如此,人们尤其是既得利益者也会采取各种办法进行狙击。

从目前看来,为使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达到效果,必须建立起长效机制。过去的调控都带有短期应急的特点,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长效机制就必须解决上述资本市场的景气问题、地方财政的可持续问题和土地供应的可持续问题。

从房地产市场长远发展来看,分流市场投机资金,改革税制,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保障市场有充足的土地供应,改善市场的供应结构,非常重要。新一轮房地产的调控难度很大,在不放松现有政策导向的同时,建立起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乃当务之急。

《财经网》博客

比特币能否成为投资新宠

赵晓: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对于比特币是否适合投资,笔者以为,在决定投资之前,以下六个方面的风险投资者必须提前考虑。

一是高额的取得成本。当前投资者再想通过“挖矿”的渠道来获取比特币,成本已经非常高了。由于比特币的现有量与算法的复杂程度成正比,参与“挖矿”的人数也与算法的复杂程度成正比,再用普通的家庭计算机来“挖矿”已经不太可能。而目前高配置的专业“挖矿机”市面价格已高达30万元一台;而通过网上交易平台兑换,当前的行情也高达1比特币兑换122.49美元。

二是要考虑政治环境是否有足够的支撑。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比特币是否可以得到各国政府的认可非常关键。由于比特币缺乏监管,易于成为洗钱、行贿受贿、转移资产的渠道。更重要的是比特币的本质缺乏有力的信用支持,如果作为货币,它既缺乏金本位币背后的商品职能,也缺乏信用货币的强制力保证。当比特币市值不断攀升而对现实货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时,各国政府就有可能宣布其非法。

三是技术上的安全性。比特币的设计算法目前来说尚比较安全,但各个网上交易平台却不是没有漏洞。随着市值攀升,比特币已经成为网络黑客们热衷的攻击目标,用户比特币被盗、比特币交易中心遭受黑客攻击的事件频发,这也会对比特币的走势带来未知波动。

四是比特币的升值空间到底有多大。货币的供给应当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而从比特币的设计原理上来看,比特币的供给速度由算法决定,而与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无关。虽然比特币在理论上消除了通胀,但最大短板是其总量的相对匮乏又没有辅币。比特币比金本位币更容易带来通缩,通缩和通胀一样有害。直接背离了货币的流动本质,注定比特币的受众范围会十分有限。

五是最佳的入市时机可能已过。从行情走势上看,比特币从一开始的1美元兑换1309.03比特币,到今年才开始火箭式地上涨,在今年4月达到266美元兑换1比特币的最高纪录。这是因为按照算法比特币的供给量每四年减半,从今年起恰恰是新的四年开始。供应量减半的时点肯定是一个敏感的时间窗口。

六是投资者要有足够强大的心脏。比特币的交易有极高的风险,它没有像股市那样的涨跌停限制,而且交易是24小时开放。由于筹码较少,比特币价格容易受到庄家控制,有可能出现一天价格涨几倍的情况,同时也有可能一觉醒来发现资产损失大半。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比特币投资的风险远远高于一般的金融投资产品,恐怕只能作为极少数“胆大妄为者”的投资游戏。

 

《财经网》消息

美前财长呼吁中美签署投资协定

【《财经》综合报道】美国前财长保尔森5月23日表示,中美两国应鼓励资本的自由流动和贸易自由。他呼吁双方尽快签署促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双边投资协定。

保尔森说,尽管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存在诸多分歧,但两国有很多渠道解决这些分歧。他认为,目前是中美经贸关系的关键时刻,是签订双边投资协定的恰当时机,中美需要关注对方。

 

宝洁CEO麦睿博将卸任

【《财经》综合报道】世界最大消费品制造商宝洁公司5月23日宣布,重新聘用雷富礼为CEO,接替将要退休的现任CEO麦睿博。

在麦睿博的领导下,宝洁在经营策略上犯了一系列错误,包括产品定价上的失误,以及在部分新兴市场的过度扩张,导致其营收增长速度低于股东预期。这招致部分股东的不满,要求该公司尽快采取措施改善业绩,包括进行管理层的调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创新高

【《财经》综合报道】5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867,较前一交易日大涨80个基点,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警示:人民币中间价长期走强将强化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吸引更多资本流入,即期汇率也将变得更强。这或误导决策者进一步扩大交易区间,形成恶性循环。

 

上期本刊高关注度报道

1 法官腐败报告

2 政改的预测框架

3 廉洁司法的期许与路径

4 建构更独立和公正的司法破解法官腐败

5 自“朱令案”衡量侦查公开

6 风暴眼中的茅于轼

7 领导制度改革新机

8 暂停IPO“吃力不讨好”

9 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10 “大数据”开放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