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

2014年07月20日 21:37  

本文2573字,约4分钟

社会公德需要公民自尊;新一轮金改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央行设自贸区分账核算;21部委合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地方债或达24万亿元

编辑推荐

《财经网》述评/对话

 

社会公德需要公民自尊

徐贲: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

中国《旅游法》已正式实施,该法明确提出,旅游者应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但“十一”假期仍有不少关于游客素质差的报道。最近几年的“全球最差游客”调查中,中国游客也总是名列前茅。

人们往往在这些不良行为中看到公共道德的缺失,但公共道德的缺乏与不良行为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

一种看法是,不良行为是因为缺乏公共道德的知识。其实并非如此。现在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不良行为,其真正原因不是不知道,而是明知故犯。根本原因便是缺乏一个人应有的自尊,因而不能在公共行为上自重和自爱。

社会心理学家罗森伯格把“自尊”界定为一个人基于自我价值的认知行为。自尊不只是对自己有良好评价和正面看法,而且更是有与此一致的行为。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但行为不端,这不是真正有自尊。因此,任何一个自恃甚高的人,其不端行为仍会被视为“不自重”和“不自爱”。

社会学家荷威特在《自我与社会》一书中指出,自尊总是通过某种情绪表现出来,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荣誉感和羞耻心。因此,行为不自重、不自爱的人也常被看作是不要脸、厚脸皮和无羞耻。不要脸和厚脸皮往往表现出一种病态和扭曲的“自尊”,觉得自己特牛,特有面子,特了不起,根本不在乎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的。

自尊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人在群体中有所道德行为的根本条件。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自尊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在特定环境中潜移默化培养而成,父母对待子女、老师对待学生、政府对待国民的方式对大多数人的自尊和自重发展有重要影响。人越是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尊重,养成自由思考、独立判断、理性抉择的习惯,就越能培养自尊和公共行为所需要的自重和自爱。

真正的自尊和自重必须由个人内心的道德力量来支撑。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自尊看成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他把自尊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别人的尊重,另一种是来自内心的自我尊重。外来的尊重与一个人的身份、知名度、相貌、成功等有关,内心的自我尊重来自一个人的信仰、价值观和做人的原则,它比外来的尊重更坚韧、更持久,也更有价值。只有内心的自尊才能使一个人相信,我是一个好人、好公民,并以此感到荣誉、幸福和骄傲。比起外来的约束,这种内在力量对人的公共行为有着更大也更可靠的正面指导作用。

 

《财经网》博客

新一轮金改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张茉楠: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

9月30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总体方案公布。其中,金融领域改革举措和放开尺度无疑将是最大亮点。解决金融结构失衡问题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新一轮金融改革的突破口和重点将是提高金融配置资源效率以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体系的期限错配、结构错配和方向错配不仅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导致大量不良资产、闲置资产和沉淀资产,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银行信贷为主的融资体系决定了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发达,而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资金供给相对落后。信贷资金投放一直存在“重大轻小”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为信贷投放集中于政府项目、大型企业与传统行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与新兴行业信贷支持力度不足,而信贷资金向房地产领域与地方政府投资项目严重倾斜。

其二,金融部门对实体部门明显产生“挤出效应”。金融部门与制造业利润鸿沟不断扩大,2012年中国五大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占中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超过60%,利润占到35%;而268家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占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比重为41%,利润仅占20%左右。

2011年以来,不断攀升的社会融资总量以及表外融资与债券融资的大幅增长,与持续下行的经济增速与宏观经济产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和背离。释放出来的货币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在金融和虚拟经济内循环,反映实体经济的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以及商业流通数据依旧十分疲弱。

其三,货币产出效率急剧下降。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货币超发”现象日趋严重。即使银行资金能够贷放出去,货币供给增加,但货币供应量增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小还依赖于货币流通速度。

因此,中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前提是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避免金融经济偏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实现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从资金筹集型向资源优化配置型转变。一方面,通过宏观审慎控制金融系统顺周期性、控制信用的扩张速度,避免走向过度负债型经济;另一方面,加快利率市场化、资产证券化以及直接融资等全方位金融体制改革,疏通社会资金在金融体制内外的循环。

 

《财经网》消息

央行设自贸区分账核算

【财经网综合报道】据悉,中国人民银行正着手建立一套“分账核算”系统,即自贸区内的所有企业、个人、金融机构账户都将被标识,与境内账号“隔离”。这些被标识账户的所有资金往来,央行将通过该系统实时监控。

一位知情人士强调,“目前,分账核算系统是独立于央行境内账户管理系统的”。在他看来,这将是相关部门防范热钱借自贸区流入境内的一项监管措施。

 

21部委合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财经网综合报道】日前,创新驱动正成为各界谈论的热点话题。目前包括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国税总局等在内的21个部委正在酝酿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关政策,这些政策包括落实企业主体地位、科技金融、人才评价、科研投入、经费管理、资源配置等。

业内人士表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充分调动市场的作用,落实企业的主体地位。

 

中国地方债或达24万亿元

【财经网专稿 记者 魏枫凌】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日前表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末,该行测算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估计在21.9万亿元,如果加上公司化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则债务总额最高或达24.4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约为 9.7万亿元,占全部债务的约 44%。

 

上期本刊高关注度报道

10月7日-20日

1 挑战者周鸿

2 运营商4G迷局

3 摸底社会抚养费

4 新三板扩容冲刺

5 改革计划生育政策的理由

6 中国需要解决新挑战

7 优化生育政策调整方案

8 千岛湖纠葛

9 中国面对TPP的战略选择

10 全面推进五大领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