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财经网》述评/对话
中国央行基本通过市场考验
赋理:路透Breakingviews专栏作家
背负重重压力的中国央行官员们通过了另一场考验:12月24日央行介入,结束了银行间利率的飙升。没有一家银行垮台,整个经济也不会受到惊扰。不过利率仍是个问题,因为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仍是个处于成长阶段的央行。
今年银行间利率攀升且变得越来越有波动性的时候,中国央行基本采取了作壁上观的态度。央行的目的很可能是打压这种融资渠道的吸引力。这样银行就不会依赖这种渠道维持某些不健康的行为。
但该战略存在风险。若央行允许银行间利率升得太高或太快,银行体系或面临流动性不足的局面,而无法良好运转下去,实体经济也将因此受到损伤。
截至目前还没什么坏事发生。银行间市场的异象也许已经影响到了部分机构,但整个国家广义货币供给增加的速度仍高于央行预期的13%。在实体经济中,6月的银行间利率飙升只略微拉低了贷款的速度,而贷款价格几乎没有变化。
央行的工作基本上做得比较好。其主要任务是在不损害经济的情况下管理信贷流动。而现如今央行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抑制过快的贷款增速。3月,央行开始管理银行间的不良行为,不过零售业、投资或工业产出都没有受到明显伤害。至今,贷款增幅已经放缓。
央行似乎是在通过实践学习,有时候还把事情搞糟。不过截至目前,央行的表现可以得B+。这个分数还不错,不过考虑到中国的经济试验规模如此巨大,我们有理由为任何尚不完美的地方感到忧心。
《财经网》博客
中国须审慎应对美退出QE风险
张茉楠: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
在金融危机过去五年后,美联储终于迈出QE退出的步伐。12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把每个月购买债券的规模从850亿美元削减至750亿美元,这意味着全球货币金融环境和资本流动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如果我们把全球资金结构做个划分,可用“核心+夹心+外围”来表示,核心是美国,夹心是日本、欧洲,外围是新兴经济体。过去,核心大量消费、外围大量制造、夹心扮演资金放贷。但这一切将发生重大改变。美国正在改变消费驱动,转向实体再造,全球资金正回流美国。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启动内需战略将遏制全球储蓄的增长,中国长期以来为美国提供低廉融资的时代也将结束。
美联储退出QE将在2014年初,而第一次加息很可能出现在2015年二季度,加息将成为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首次加息后,美国会开始出售所持有的证券资产,预计这一过程需要3年-5年,这意味着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将是大势所趋。
当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经扩张至3.5万亿美元,从逐步减少85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到3.5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的逐渐回缩并正常化,资本流向的逆转和利率的上升将是一个中长期过程。
当前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这种低利率是不可持续的。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计,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在未来五年高于5%。由于全球利率是以美国利率为基准的,随着美国真实利率上行,全球低利率环境很可能会在几年内结束,这将大大抬高中国利率的整体水平。
美国债券利率上升,意味着全球融资成本的上升,以及全球资产的重新配置,这势必改变全球资金的风险偏好,使包括新兴经济体股市、贵金属、金融资产、非美货币等在内的广义资产价格出现大幅调整。
为此,美联储已为流动性困境的来临做好了充分准备。10月31日,美联储与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士央行达成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并将临时性协议转换成长期货币互换协议。这意味着未来几年,美国将采取货币配给制,也就是在美元货币流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对全球不同区域进行结构性的分化。
全球货币金融环境以及资本流向的改变对中国而言意味着更大的挑战。一方面,美联储一旦开始逐渐减少每月的证券购买计划,全球的货币基数将由停滞转为下降,这是导致国际资本回流的重要推动力,势必造成中国资金池水位下降。
另一方面,美国及全球真实利率的上升,势必抬高中国利率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在当前国内流动性出现结构性紧张、社会融资成本总体上升以及利率市场化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国未来的钱可能会变得更加昂贵。
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亟待重新审视金融自由化政策,特别是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的节奏。因为在全球货币金融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贸然推动金融自由化,对于尚处于金融脆弱性阶段的中国而言将会带来非常大的风险溢价。货币当局需要权衡效率与风险,需要在金融市场化改革与金融稳定、金融安全之间重新找到新的平衡点。
《财经网》消息
埃及政府查封民间组织
【财经网综合报道】12月20日,埃及警方连夜查封了一个与劳工运动有关的非政府组织办事处,这标志着埃及政府镇压活动升级,矛头不再仅仅指向伊斯兰势力的反对者。
埃及政府在查封埃及社会和经济权利中心开罗办事处之前,封锁了附近的街道,此次行动动用了50多名安全部队人员,行动中逮捕了该组织六名工作人员。
韩正:上海要逐步建立权力清单制度
【财经网综合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12月21日结束的中共上海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表示,上海要逐步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规范和明确权力运行的程序、环节、过程、责任,做到可执行、可考核、可问责。
据了解,上海明年重点推进五项改革: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城乡一体融合协调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厦门拟加速推进自贸区建设
【财经网综合报道】据悉,厦门市委近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整合优化和厦门自贸区建设、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工作。厦门市委书记指出,厦门自全面启动自贸区申报工作、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上期本刊高关注度报道
12月16日-12月29日
1 4G之变
2 金改市场化攻坚
3 新型城镇化规划落地
4 金改进入深水区
5 4G如何改变生活
6 中石油美国遇诉的警示
7 克服汽车变速器顽疾
8 货币供应毁大清
9 危机下的并购
10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