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多家银行否认停贷房地产项目
【《财经网》综合报道】针对市场有关银行停止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传言,2月26日,在A股上市的9家银行均在其官网醒目位置发布公告,表示房地产信贷政策没有变化。此外,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也通过新闻稿方式对外发布有关内容。加上前一天(25日)发布公告的招商银行,A股16家上市银行中,除3家城商行外,其他银行均已就“停贷事件”发布公告。
2月25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一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稳健开展房地产融资业务,近期未调整相关信贷政策。
2月26日,有媒体再度报道称,兴业银行总行向各家分行下发有关禁止分行销售非保本理财产品通知,回收分行非保本理财资金池业务权限至总行。对此,兴业银行发布声明称,此报道失实,兴业银行总行并未下发所谓 “禁止分行销售非保本理财产品通知”。
同一天,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9家上市银行均在官网发布公告表示,近期未调整相关信贷政策。
平安银行表示,该行在按揭贷款方面,严格按照监管机构和总行的相关制度要求进行办理,目前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至基准利率,二套房贷利率最低为基准利率上浮10%,信贷政策没有变化。
近期,部分三四线城市出现“空城”,杭州、常州等城市的部分楼盘采取力度较大的降价促销,引发外界对部分开发商资金链骤紧、房地产市场可能转向的猜测。业内人士预测,未来银行对房地产相关贷款将持续采取谨慎态度,尤其是对风险较大的二三线城市和中小型开发商的业务将会进行更严格的审核,必要时不排除暂停的可能。
据媒体此前连线中行、农行、工行、交行、中信、民生、招行七家银行获取的信息显示,目前这几家银行未调整房地产贷款政策,但来自业务部门的反馈则显示了对该类贷款谨慎与逐步收紧的迹象。
声音
中国“影子银行”增长较快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经济放缓的过程中,我国不可避免地面临“影子银行”、负债率提升等潜在风险,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参照和学习国际经验教训,对“影子银行”实行有效监管。中国“影子银行”总体规模不大,但近期增长较快,正谨慎应对。
新兴市场存在三个错配现象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新兴市场国家均存在三个方向的错配现象:两国之间的贸易需用第三国货币结算的货币错配;当地经济发展需要长期资金而供应的都是短期资金导致的期限错配;当地金融市场不发达但投机率高使得资本外出投机导致的结构错配。
要实现对投资者整体和个体的保护
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一方面,需要通过严格执法,严肃查处和惩治各类市场违法失信行为,实现对全体投资者利益的整体保护;另一方面,需要及时弥补因违法违规行为给投资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实现对单一投资者的个体保护。
快讯
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创新高
两年期的主权债务收益率与相同期限的利率掉期的利差一直被视作反映中国金融市场压力的主要指标,2月19日,该利差扩大至121个基点,创下自2007年以来最高。
上海自贸区外币存款完全市场化
上海自贸区内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细则终于正式落地。中国人民银行2月16日宣布,从3月1日起放开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凌涛表示,此举表明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外币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
摩根大通计划裁员8000人
美国最大的银行摩根大通在近日宣布降低盈利目标的同时,还将裁员8000人。据了解,这是由于该行抵押贷款业务萎缩,从而计划限制分支机构的成本支出。据了解,摩根大通可能会为了裁员而砍去其25.1万劳动力的大约3%。被裁人员主要集中在抵押贷款和零售银行业务部门。
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