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新闻1134

  • 刘珺:科技创新,如何重构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文| 刘 珺   2020-05-23 19:53:57
    制造业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和价值链是“中国制造”“世界工厂”的实践起点,中国制造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革故鼎新之前,至少有三大谜题需先行释义
  • 中小银行生存扫描:利润差22.5倍,消费信贷猛增98%
    文/《财经》记者 张颖馨 特约作者 颜棋 制图/周斌  2020-05-19 19:05:47
    国内中小银行数量达到4000多家,资产总额约占到整个银行体系的1/4,但由于中小银行自身管理能力和经营实力有限,身处经济下行期,叠加利差收窄、利润空间被挤压、资产不良率上升等多重因素,其发展面临不小挑战
  • 制造业回归美国知易行难
      2020-05-13 10:56:43
    大流行疫情和贸易战共同凸显了我们全球供应链和贸易体系的脆弱性。
  • 新冠令全球卫生体系瘫痪,下一次大流行病来袭时,我们能准备好吗
    文/《财经》记者 王晓枫  2020-05-12 20:44:00
    加大对流行病的投入总是在流行病肆虐时得到最多关注,然而随着疫情结束并从新闻热点中消失,这种呼声总会被遗忘。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打破这种呼声的历史宿命?
  • 1946-1981:美债长熊的两个阶段、四个原因
    文 |邵宇 陈达飞   2020-04-30 10:50:00
    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债券熊市是如何形成的?科技革命、婴儿潮、石油冲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是共同的推手
  • 疫情映射下的制造业体系跃迁
    文/刘珺  2020-04-27 16:29:48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全球经济和供应链极端情景下的“压力测试”,对中国而言,如果不能加紧提升供应链的科技维度,在关键技术上尽快掌握主动,那么,即便短期内不可替代,也难以确保中长期产业链和供应链本身不存在被局部淘汰和置换的可能
  • 哈佛学者:新冠疫情2024年仍可能复发,保持社交距离可能变常态
    文/《财经》记者 赵天宇  2020-04-18 18:25:00
    即使今年夏季有所减少,也不能得出新冠疫情已控制住的结论。这种下降可能是暂时的,不过,可看作是开发疫苗、抗病毒药物,以及医疗体系备战的一个机会
  • 疫情下的信用体系检视:制度短板凸显,信用之锚初显
    《财经》E法 李星郡/文   2020-04-13 20:58:00
    信用并非万能,信用体系更不是“筐”,但它以其最具韧性的双要素功能,最有可能成为现代治理体系的信用之锚
  • 数据要素跑步入场,交易体系如何构建
    文/车宁  2020-04-13 19:39:12
    生产要素市场不能直接套用产品市场的制度安排。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其交易起点——确权上,依旧存在缺陷,而整个市场交易机制仍有待系统完善
  • 炸鸡+焖锅=?百胜能靠黄记煌打赢中餐翻身仗吗?
    文 | 《财经》记者 杨立赟   2020-04-09 13:19:00
    百胜中国收购已经在走下坡路的黄记煌,主要是看中后者的餐饮标准化和背后的供应链体系。前者是百胜擅长做的事,后者是它需要加强的方面。
51/114 下一页